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內蒙古新能源裝備製造業蓄能起勢

發布時間:2023-06-29 15:11: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盛夏六月,驕陽似火。與(yu) 天氣一樣火熱的,是項目建設所掀起的滾滾熱浪。

  在遠景烏(wu) 蘭(lan) 察布葉片基地葉片車間內(nei) ,工人們(men) 正在各自崗位上有條不紊地忙碌著,車間外,一排排長89米、重20噸左右的巨大風機葉片整齊排列、整裝待發。

  “現在整個(ge) 工廠已實現滿負荷生產(chan) ,二期擴建項目投產(chan) 後,將成為(wei) 遠景在國內(nei) 規模最大的葉片製造基地,實現從(cong) 葉片研發、生產(chan) 到培訓、運維等全流程覆蓋。”遠景烏(wu) 蘭(lan) 察布葉片基地負責人聶建軍(jun) 介紹。

  “遠景集團的事業(ye) 和未來都在內(nei) 蒙古,我們(men) 將充分發揮集團在裝備製造、風電儲(chu) 能等方麵鏈主企業(ye) 的優(you) 勢,帶動和引進更多優(you) 質企業(ye) 來內(nei) 蒙古投資發展,加快構建零碳新工業(ye) 體(ti) 係,打造新型電力係統,助力內(nei) 蒙古儲(chu) 能等新能源全產(chan) 業(ye) 鏈建設。”遠景科技集團董事長、CEO張雷說。

  按照“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思路,內(nei) 蒙古緊盯行業(ye) 頭部企業(ye) 和產(chan) 業(ye) 鏈關(guan) 鍵環節,全力打造新能源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鏈集群。2022年,全區引進多家新能源裝備製造龍頭企業(ye) ,全年新能源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投資達620億(yi) 元,為(wei) 年初計劃的1.3倍。

  頭頂有風光、腳下有煤炭、手中有電網,為(wei) 內(nei) 蒙古製造業(ye) 轉型升級、新能源蓬勃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依托豐(feng) 富的資源優(you) 勢,內(nei) 蒙古持續推動規劃引領、頂層設計,優(you) 化空間布局,從(cong) 全局性、前瞻性、戰略性角度科學謀劃新能源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延鏈、補鏈、強鏈的方向和路徑。

  2022年,《內(nei) 蒙古自治區新能源裝備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出台。按照方案,內(nei) 蒙古將統籌產(chan) 業(ye) 基礎、區位條件、資源要素等因素,以包頭市、通遼市、烏(wu) 蘭(lan) 察布市、錫林郭勒盟等地區為(wei) 重點,集中部署風電裝備製造項目;以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為(wei) 重點,集中布局光伏裝備製造項目;以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烏(wu) 海市為(wei) 重點,集中布局氫能裝備研發製造項目;以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為(wei) 重點,集中布局儲(chu) 能設備製造項目。集聚優(you) 勢資源,重點建設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包頭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園區—包頭稀土高新區、錫林郭勒經濟技術開發區、烏(wu) 蘭(lan) 察布察哈爾工業(ye) 園區、鄂爾多斯蒙蘇經濟開發區江蘇產(chan) 業(ye) 園、通遼科爾沁工業(ye) 園區等新能源裝備製造基地。

  規劃引領下,各盟市因地製宜發展新能源裝備製造業(ye) ,一批規模大、能級高、帶動力強的新能源項目紛紛上馬、新能源裝備製造業(ye) 蓄能起勢。

  鄂爾多斯市堅持以“雙碳”目標倒逼產(chan) 業(ye) 轉型、以能源結構調整帶動經濟結構轉型、以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推動經濟轉型,推進新能源產(chan) 業(ye) 提速、擴量、成鏈,加快構建集能源生產(chan) 、裝備製造、應用示範於(yu) 一體(ti) 的“風光氫儲(chu) 車”全鏈條產(chan) 業(ye) 集群。目前,國內(nei) 首個(ge) 零碳產(chan) 業(ye) 園——遠景鄂爾多斯零碳產(chan) 業(ye) 園一期項目已建成投產(chan) ,全球最大規模的“沙戈荒”風電光伏基地——庫布其沙漠新能源基地項目加緊推進。

  包頭市正朝著打造陸上風電裝備產(chan) 業(ye) 集群的目標穩步前進。目前,包頭市加快推動明陽超大型陸上風機產(chan) 業(ye) 園、龍馬高端風電產(chan) 業(ye) 園、南高齒大型風電齒輪箱等項目投產(chan) 達效。圍繞延鏈補鏈,積極引進大型葉片、大功率發電機等關(guan) 鍵零部件企業(ye) ,構建明陽、龍馬等龍頭引領,中車電機、南高齒等骨幹支撐,天順風電、金海新能源等配套企業(ye) 協作共進的產(chan) 業(ye) 格局。

  通遼市堅持把“零碳城市建設”作為(wei) 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重要抓手,聚焦零碳產(chan) 業(ye) 發展,以低碳能源為(wei) 基底,以零碳發展為(wei) 引領,著力打造新能源及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如今,全市新能源裝機超過火電裝機規模,達到811萬(wan) 千瓦,蒙東(dong) 風電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基地加速建設,年內(nei) 將形成2000台套風電整機的生產(chan) 能力,千萬(wan) 千瓦級風光儲(chu) 氫氨一體(ti) 化零碳產(chan) 業(ye) 園簽約實施,一批零碳產(chan) 業(ye) 重大項目正在集聚。

  ……

  以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通遼4個(ge) 基地為(wei) 基礎,以風光氫儲(chu) 4條產(chan) 業(ye) 鏈為(wei) 重點,內(nei) 蒙古深入開展延鏈、補鏈、強鏈行動,目前已基本實現新能源全產(chan) 業(ye) 鏈貫通,已形成風電裝備整建製配套能力500萬(wan) 千瓦,光伏組件供給能力1000萬(wan) 千瓦,製氫設備年產(chan) 能50台套,儲(chu) 能設備生產(chan) 能力可滿足13萬(wan) 千瓦時裝機需求,風光氫儲(chu) 產(chan) 業(ye) 集群及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通遼裝備製造基地初具規模。

  “內(nei) 蒙古搶抓新能源發展機遇,一手抓新能源開發,一手抓新能源裝備製造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努力打造全國乃至世界新能源產(chan) 業(ye) 高地,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ge) ‘工業(ye) 內(nei) 蒙古’。”自治區能源局有關(guan) 負責人說,按照規劃,“十四五”期間,內(nei) 蒙古新能源裝備製造業(ye) 產(chan) 值要達到1000億(yi) 元以上,形成年產(chan) 800萬(wan) 千瓦以上風電整機及其零部件、400萬(wan) 千瓦以上太陽能電池及組件、360萬(wan) 千瓦以上儲(chu) 能裝備、5000套以上燃料電池汽車電堆係統、800台套以上製氫及工業(ye) 副產(chan) 氫提純設備、40萬(wan) 噸以上儲(chu) 氫設備的生產(chan) 能力。(記者 康麗(li) 娜)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