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深化文旅康養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加快建設國際知名文化旅遊目的地

發布時間:2023-06-29 15:09:00來源: 山西日報

  6月28日,全省文化旅遊工作部署會(hui) 在大同召開。省委書(shu) 記藍佛安出席會(hui) 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文化和旅遊工作重要論述及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麵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文旅康養(yang) 高質量發展的決(jue) 策部署,強化市場意識、拓展開放視野、堅持創新理念,抓住黃金機遇期,深化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推進全省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全省域、全鏈條、全要素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國際知名文化旅遊目的地,為(wei) 奮進“兩(liang) 個(ge) 基本實現”目標注入強勁動力。省委副書(shu) 記、省長金湘軍(jun) 主持會(hui) 議。省領導張吉福、李鳳岐、盧東(dong) 亮、賀天才、李思進出席會(hui) 議,熊繼軍(jun) 通報有關(guan) 工作情況。

  藍佛安在講話中係統重溫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做好山西文旅工作的殷殷囑托,深入分析了當前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發展的內(nei) 在規律和階段性特征。他指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重視文化和旅遊工作,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四次蒞晉考察調研都對文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重要要求。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民生福祉。加快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符合國家戰略要求,符合產(chan) 業(ye) 發展規律,也符合我省比較優(you) 勢。要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三新一高”重大戰略部署要求和關(guan) 於(yu)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重要論述,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重點從(cong) 供給側(ce) 入手,以滿足人民群眾(zhong) 日益增長的文旅康養(yang) 服務需要為(wei) 最終目的,以提高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品供給質量為(wei) 主攻方向,以加快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wei) 根本途徑,持續深化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使供給體(ti) 係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加快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水平動態平衡,不斷把我省得天獨厚的文旅康養(yang) 資源優(you) 勢轉化為(wei) 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和發展勝勢,努力將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打造成為(wei) 我省轉型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chan) 業(ye) 和民生幸福產(chan) 業(ye) ,加快建設國際知名文化旅遊目的地。

  藍佛安指出,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在供給側(ce) 、方向是高質量,要圍繞多樣化、個(ge) 性化和不斷升級的文旅康養(yang) 消費需要,增加高質量的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重點要抓好以下九方麵工作。一是高質量開發文旅康養(yang) 資源。用好氣候條件、自然風光、曆史文化、民俗民風等得天獨厚資源,深化景區(景點)體(ti) 製機製改革,探索建立政府做“生態”、景區做“平台”、市場做“業(ye) 態”的開發運營管理體(ti) 係,高水平編製發展規劃,高標準推進開發建設,持續提升景區的文化底蘊、管理水平、服務意識和設施品位。二是高質量打造龍頭精品景區。全力推動雲(yun) 岡(gang) 石窟、五台山、平遙古城三大世界遺產(chan) 保護開發,推進高等級景區提質升級和5A級景區梯隊建設,促進A級景區倍增,加快文旅康養(yang) 集聚區建設,打造生態環境友好、宜遊宜養(yang) 宜居、有質感有韻味有溫度的美麗(li) 景區、品質景區。三是高質量設計精品旅遊線路。統籌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推動鄉(xiang) 村與(yu) 城市、旅遊與(yu) 康養(yang) 、自然景觀與(yu) 曆史文化相結合,著力打造休閑觀光旅遊、研學旅遊、康養(yang) 旅遊、會(hui) 展旅遊、工業(ye) 旅遊、鄉(xiang) 村旅遊等旅遊業(ye) 態,精心開發根祖文化、紅色文化、晉商文化、古建文化、地質文化等旅遊線路,推出更多產(chan) 品包、景點群和線路套餐,更好滿足遊客個(ge) 性化、定製化需求。四是高質量開發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品。突出特色化、融合化、數字化、品牌化方向,融入時尚元素,嫁接科技手段,開發更多具有晉風晉韻的文創、非遺、工美、特色美食、名優(you) 特產(chan) 等爆款產(chan) 品,設計更多“旅遊+”“+旅遊”的新型綜合旅遊產(chan) 品,打造一批智慧景區、智慧康養(yang) 社區和數字博物館、展覽館,因地製宜開發一批避暑、溫泉、鄉(xiang) 村、森林、運動、中醫藥主題的康養(yang) 產(chan) 品。五是高質量建設文旅康養(yang) 服務設施。圍繞吃住行遊購娛養(yang) ,培育美食街區、餐飲名企、晉菜品牌,打造高品質星級酒店、特色酒店、精品民宿,科學布局商業(ye) 街區、文旅綜合體(ti) 等,配套建設遊樂(le) 、體(ti) 育等設施,賦予旅遊審美、文化意蘊和消費便利,讓更多遊客到山西“吃一餐、住一宿、購一次、養(yang) 幾日”。六是高質量建設文旅康養(yang) 基礎設施。堅持全域旅遊理念,持續推動暢遊山西公路、三個(ge) 一號旅遊公路建設,推動高速公路服務區提檔升級,加快公路沿線及景區充電樁、綜合能源島建設,為(wei) 遊客提供更多便利和安全保障。七是高質量提升文旅康養(yang) 服務質量。牢固樹立“顧客就是上帝、滿意就是效益”理念,加快培育一批懂文旅、懂康養(yang) 、善經營、會(hui) 宣傳(chuan) 的專(zhuan) 業(ye) 人才隊伍,持續提升遊客服務中心等平台服務能力,加強交通出行、市場監管、應急保障等暖心便利服務,真正做到旅遊滿意在山西。八是高質量開展文旅康養(yang) 宣傳(chuan) 推介。堅持渠道為(wei) 先、內(nei) 容為(wei) 王、客源為(wei) 要,用好傳(chuan) 統媒體(ti) 和直播營銷、頭部代言、網紅打卡等各種方式,提煉包裝更多具有本地特色、文化內(nei) 涵、旅遊美學的優(you) 質內(nei) 容,緊盯需求端加大營銷力度,與(yu) 重點客源市場建立區域合作新模式,不斷擴大山西旅遊的市場份額。九是高質量抓好文旅康養(yang) 標準化工作。建立健全我省文旅康養(yang) 標準體(ti) 係,加快完善交通、住宿、餐飲、娛樂(le) 、購物、演藝等業(ye) 態標準,強化標準實施應用,助力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規範化、高質量發展。

  藍佛安強調,推動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是一項係統性工程,要在解放思想上再深化,牢固樹立“抓轉型必須抓文旅,抓文旅就是抓轉型”理念,切實把文旅康養(yang) 高質量發展,放在和製造業(ye) 振興(xing) 升級、能源產(chan) 業(ye) 綠色轉型同樣重要的位置,創新思維理念,創新商業(ye) 模式,構建文旅康養(yang) “大產(chan) 業(ye) ”生態圈,端穩用好文旅康養(yang) 這個(ge) “金飯碗”;要在組織領導上再加強,省旅遊改革發展領導小組牽頭抓總,文旅部門具體(ti) 牽頭負責,形成黨(dang) 委領導、政府推動、部門協同、全社會(hui) 參與(yu) 、廣大群眾(zhong) 共享的大格局;要在體(ti) 製機製上再創新,健全鼓勵民營經濟、社會(hui) 資本等進入的政策體(ti) 係,積極引進頭部企業(ye) 、專(zhuan) 業(ye) 機構和高端團隊,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要在政策支持上再加力,落實好用地、財政、稅收、金融、投資、人才等方麵惠企政策,進一步營造良好營商環境;要在考核激勵上再強化,通過納入目標責任考核、強化督查督辦和激勵扶持,推動文旅康養(yang) 融合發展重要改革和重大項目加快落地見效。

  金湘軍(jun) 指出,各級各部門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決(jue) 策部署上來,深化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不斷開創我省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新局麵。要扛牢使命、搶抓機遇,發揮優(you) 勢、久久為(wei) 功,加快建設國際知名文化旅遊目的地,努力打造轉型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chan) 業(ye) 和民生幸福產(chan) 業(ye) 。要突出重點、精準施策,做優(you) 做強龍頭景區,高標準建設文旅康養(yang) 集聚區,培育壯大文旅經營主體(ti) ,創新升級特色產(chan) 品、精品線路和文旅業(ye) 態,加快景區標準化建設和智慧化改造,提升旅遊基礎設施和服務質量,打響“旅遊滿意在山西”品牌。要凝聚合力、狠抓落實,加強統籌謀劃,樹牢市場意識,推動文旅康養(yang) 融合發展重大改革、重要任務和重點項目加快落地見效,為(wei) 全省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文化和旅遊部有關(guan) 負責同誌,省直有關(guan) 單位和部分省管國有企業(ye) 、本科院校、金融機構主要負責同誌,各市市長,部分景區、文旅企業(ye) 負責人等參加會(hui) 議。(記者楊文俊)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