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更好向設施農業要食物(政策解讀)

發布時間:2023-07-07 16:36: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樹立大食物觀,發展設施農(nong) 業(ye) ,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ti) 係。近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製定印發《全國現代設施農(nong) 業(ye) 建設規劃(2023—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這是我國出台的首部現代設施農(nong) 業(ye) 建設規劃,將指導各地區各部門更好“向設施農(nong) 業(ye) 要食物”。

  目前我國現代設施農(nong) 業(ye) 發展情況如何?落實新規劃,有哪些新部署、新趨勢?記者進行了采訪。

  突破資源環境製約,持續提高單位產(chan) 出效率

  現代設施農(nong) 業(ye) 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工程裝備技術與(yu) 現代經營管理方式,為(wei) 動植物生長提供相對可控製的環境條件,在一定程度上擺脫自然依賴進行高效生產(chan) 的農(nong) 業(ye) 類型,涵蓋設施種植、設施畜牧、設施漁業(ye) 和提供支撐服務的公共設施等。

  戈壁灘飄來果蔬香。甘肅酒泉肅州區生態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裝配式日光溫室裏,西紅柿、黃瓜等蔬菜鮮嫩水靈,菜農(nong) 們(men) 正忙著采收裝車;大跨度溫室內(nei) ,火龍果、無花果等果樹生機盎然……肅州全區戈壁日光溫室麵積達3萬(wan) 畝(mu) ,智能連棟溫室麵積達11萬(wan) 平方米。

  智慧畜牧實現規模化。山東(dong) 萊西,全國最大的羊奶粉單體(ti) 生產(chan) 工廠建成投產(chan) ,每人可管理奶羊1000隻,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持續賦能,萊西肉蛋奶總產(chan) 量連續10年排名山東(dong) 縣級區域首位。

  現代設施農(nong) 業(ye) 可以突破資源環境製約,持續提高單位產(chan) 出效率,保障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穩定安全供給。甘肅挖掘戈壁荒漠潛力,發展設施農(nong) 業(ye) 40萬(wan) 畝(mu) 。酒泉市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負責人張國森介紹,一畝(mu) 高端日光溫室蔬菜年產(chan) 量相當於(yu) 露地產(chan) 量的5—8倍;工廠化循環水養(yang) 殖單產(chan) 在6公斤/立方米以上,用地比傳(chuan) 統模式節省90%左右。

  經過多年發展,設施農(nong) 業(ye) 已成為(wei) 菜肉蛋奶等農(nong) 產(chan) 品供應的重要來源。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張輝介紹,2021年設施蔬菜產(chan) 量達到2.3億(yi) 噸,占蔬菜總產(chan) 量的30%;全國設施種植麵積達到4000萬(wan) 畝(mu) ,約70%的肉蛋奶和52%的養(yang) 殖水產(chan) 品由設施養(yang) 殖提供。

  在此基礎上,推動設施農(nong) 業(ye) 邁向現代化,仍有廣闊空間:我國一年有9700多萬(wan) 噸肉、3400多萬(wan) 噸蛋、5900多萬(wan) 噸奶、近6億(yi) 噸菜、7100多萬(wan) 噸水產(chan) 品的消費量;在保障糧食生產(chan) 的前提下,向非耕地要麵積、向新技術要效益,勢在必行。

  加快現代化設備、先進技術應用

  在實施層麵,《規劃》提出4個(ge) 專(zhuan) 項方案,明確建設以節能宜機為(wei) 主的現代設施種植業(ye) 、以高效集約為(wei) 主的現代設施畜牧業(ye) 、以生態健康養(yang) 殖為(wei) 主的現代設施漁業(ye) 、以倉(cang) 儲(chu) 保鮮和烘幹為(wei) 主的現代物流設施。

  在萊西,設施農(nong) 業(ye) 已成為(wei) 主導產(chan) 業(ye) 之一,種植麵積達30多萬(wan) 畝(mu) ,產(chan) 量突破100萬(wan) 噸。萊西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局長劉東(dong) 表示,還要提高光熱水土等農(nong) 業(ye) 資源利用率和要素投入產(chan) 出率,強化技術裝備升級和現代科技支撐。

  對此,《規劃》提出,促進設施結構、專(zhuan) 用品種等方麵技術研發與(yu) 集成配套,強化高效農(nong) 機、先進智能裝備和管理係統推廣應用。“設施配套完備是現代農(nong) 業(ye) 的突出標誌。”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齊飛說,現代設施農(nong) 業(ye) 集新型材料、智能環控、精準滴灌等先進技術於(yu) 一體(ti) ,要加快集約化、標準化、機械化、綠色化、數字化發展。

  設施農(nong) 業(ye) 走向現代化,總量不足與(yu) 設施落後並存、綠色轉型任務較重、集約生產(chan) 有待加強、配套服務較為(wei) 滯後、要素保障支撐不足等結構性短板必須補強。

  近年來,設施農(nong) 業(ye) 裝備技術應用加速,成效逐漸顯現。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介紹,生產(chan) 管理自動控製、新型水肥一體(ti) 化等現代化設備和技術,讓設施種植機械化率升至超42%,大型畜牧養(yang) 殖場基本實現關(guan) 鍵環節機械化、自動化;節水節地節肥節藥技術廣泛應用,高效設施種植比大田用水效率提高50%以上,農(nong) 藥與(yu) 化肥使用量相對減少30%和20%以上;“深藍1號”等深遠海大型智能養(yang) 殖漁場已投產(chan) 應用。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工程建設服務中心主任郭紅宇認為(wei) ,前端要加快推進自主品種培育,在主產(chan) 區布局建設一批現代化設施育苗中心;後端要做好倉(cang) 儲(chu) 保鮮冷鏈物流與(yu) 精深加工,形成功能完備、布局有序、鏈條完整的農(nong) 產(chan) 品冷鏈物流設施網絡。

  擴大現代設施農(nong) 業(ye) 規模,帶動就業(ye) 、拉動投資

  《規劃》提出了一係列量化目標:到2030年,全國現代設施農(nong) 業(ye) 規模進一步擴大,設施蔬菜產(chan) 量占比提高到40%,畜牧養(yang) 殖規模化率達到83%,設施漁業(ye) 產(chan) 量占比達到60%,設施農(nong) 業(ye) 機械化率與(yu) 設施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分別達到60%和70%,建成一批現代設施農(nong) 業(ye) 基地,全國設施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8%。

  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現代設施農(nong) 業(ye) 還將帶來綜合效益。

  在山東(dong) 壽光,當地蔬菜大棚發展到17.3萬(wan) 個(ge) ,年產(chan) 量450萬(wan) 噸,人均產(chan) 量4噸多。2022年,全市農(nong)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83萬(wan) 元。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種植業(ye) 管理司副司長劉莉華說,設施農(nong) 業(ye) 效率高、產(chan) 出高、效益高,設施蔬菜屬於(yu) 勞動密集型產(chan) 業(ye) ,每年僅(jin) 生產(chan) 環節需用工2000萬(wan) 人,產(chan) 前產(chan) 後服務環節能間接帶動大量就業(ye) 。

  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教授郭沛表示,現代設施農(nong) 業(ye) 對農(nong) 村基礎建設、有效投資的拉動作用也很強勁。據測算,改造一畝(mu) 設施大棚需要使用鋼材1.97噸、水泥0.4噸,新建一畝(mu) 現代設施大棚需使用鋼材5.5噸、水泥5.8噸。目前,全國有1900萬(wan) 畝(mu) 老舊蔬菜大棚需要改造,高端設施農(nong) 業(ye) 還有500萬(wan) 畝(mu) 的發展空間,預計可帶動鋼材水泥使用1億(yi) 噸以上、拉動投資近2萬(wan) 億(yi) 元。

  隨著《規劃》落實,基礎設施現代化進一步融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將助力夯實農(nong) 業(ye) 強國建設基礎。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06日 03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