琿春市板石鎮柳亭村:“五小”產業做出“大”文章
人民網延吉7月5日電 (記者王海躍)走進柳亭村委會(hui) ,記者立刻被院子裏的“大鵝島”三個(ge) 字所吸引。上前一看,一隻隻嫩黃色的小鵝在養(yang) 殖人員的悉心照料下,正慢慢長大。而這正是今年由柳亭村黨(dang) 支部領辦、由種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經營管理的肉鵝養(yang) 殖項目。
柳亭村駐村第一書(shu) 記張永龍介紹,該項目建成後,可在場地內(nei) 養(yang) 殖白鵝,環水區可養(yang) 殖鯉魚、鯽魚、柳根等魚種,預計年產(chan) 白鵝2萬(wan) 羽、環水魚1萬(wan) 尾,年淨產(chan) 值60萬(wan) —120萬(wan) 元,帶動20多戶村民每人每年增收1萬(wan) 元,增加村級集體(ti) 經濟收入20萬(wan) 元;二期投入130萬(wan) 元建設10棟養(yang) 殖大棚,預計年產(chan) 白鵝5萬(wan) 羽,為(wei) 村集體(ti) 增收40萬(wan) 元。目前,柳亭村已與(yu) 浙江象山文傑大鵝有限公司簽訂長期協議進行統一銷售。而這隻是柳亭村近年來大力發展產(chan) 業(ye) 的一個(ge) 縮影。
乘著吉林省邊境村建設發展的東(dong) 風,昔日產(chan) 業(ye) 發展較慢、人均可支配收入較低的柳亭村,如今煥發出新的生機。
柳亭村位於(yu) 琿春市西南部,擁有耕地430公頃,林地684.15公頃,主導產(chan) 業(ye) 為(wei) 延邊大米、富硒蘋果、土特產(chan) 種植。幾年來,柳亭村因地製宜發展“小種植、小果木、小養(yang) 殖、小加工、小棚膜”庭院經濟。“我們(men) 將繼續引進新品種、新技術,進一步擴大‘五小’產(chan) 業(ye) 發展規模。”張永龍說。
為(wei) 了扶持返鄉(xiang) 創業(ye) 者發展網紅經濟,柳亭村將村裏果園作為(wei) 主播的創作、拍攝基地,成功培養(yang) 出粉絲(si) 量近300萬(wan) 的本土網紅“東(dong) 北村花”。該團隊吸引20餘(yu) 人返鄉(xiang) 入鄉(xiang) ,年銷售本地大米、蘋果等農(nong) 特產(chan) 品300餘(yu) 萬(wan) 單、銷售額近億(yi) 元。“東(dong) 北村花”說:“我的團隊現有22名年輕人,全部是返鄉(xiang) 創業(ye) 青年。我們(men) 主要拍攝農(nong) 村題材的段子,並通過直播帶貨助農(nong)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需要農(nong) 村電商,更需要本土的年輕人闖新路、有作為(wei) 。今後,團隊將進一步探索‘互聯網+農(nong) 特產(chan) 品’營銷模式,培育壯大特色網紅經濟,為(wei) 把家鄉(xiang) 打造成為(wei) 美麗(li) 整潔、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聚集人氣的新農(nong) 村添磚加瓦。”
“鄉(xiang) 村美麗(li) 整潔、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聚集人氣。”“東(dong) 北村花”對村莊發展的美好願景,正是柳亭村奮力向前追趕的目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