琿春市敬信鎮防川村:“村企聯建”搭起產業發展快車道
人民網延吉7月5日電 (記者王海躍)防川村位於(yu) 中、俄、朝三國交界地帶,被譽為(wei) “東(dong) 方第一村”。說起這裏,除了“雁鳴聞三國,虎嘯驚三疆,花開香四鄰,笑語傳(chuan) 三邦”的美譽外,還有“隻見海鷗不見海”的神奇景象。
剛來到防川村大門外,記者就看到飛舞在村莊上空三三兩(liang) 兩(liang) 的海鷗。再往裏走走,古村落前的水麵上,成群的海鷗在這裏嬉戲,有的在水麵上玩水,有的在空中盤旋後緩緩落下,和村裏的遊客、美景相映成畫。很難想象,過去的防川村是一個(ge) 無人問津的小漁村。
如何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這個(ge) 落後小村莊的發展難題?防川村立足防川村獨特的地理區位、曆史文化和朝鮮族民俗優(you) 勢,創新采取“村企聯建”的運作模式,建設了防川“東(dong) 方第一村”古村落項目。經過多年發展,全村常住人口從(cong) 最初的30人增長到188人。2022年,防川村的村級集體(ti) 經濟收入達60萬(wan) 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萬(wan) 元。
談到“東(dong) 方第一村”古村落項目,琿春市敬信鎮鎮長薛眾(zhong) 華打開了話匣子:“有了這個(ge) 項目,村民在家裏坐著就能收錢,很多之前外出務工的村民都重新回到村裏,參與(yu) 鄉(xiang) 村建設。”袁振航就是薛眾(zhong) 華口中的返鄉(xiang) 村民之一。
“這兩(liang) 年看著村裏發展得越來越好,兩(liang) 年前我返回村裏經營民宿。你們(men) 所看到的這些裝修、改造,都是政府花錢,我們(men) 不用掏一分錢,非常給力。五一假期我們(men) 這天天爆滿,真是火起來了。”袁振航笑著說。
據悉,該項目采取“公司+農(nong) 戶”的發展模式進行經營,由防川村的村委會(hui) 與(yu) 項目建設單位共同成立旅遊公司,統一對古村落項目進行企業(ye) 化運營管理和宣傳(chuan) 推介。公司運營的前6年,每年拿出20萬(wan) 元的分紅交給村集體(ti) ,之後再每隔6年增加20萬(wan) 元。村民把自家空餘(yu) 的房間用來招待遊客,房間內(nei) 所有的備品由旅遊公司負責,租金收益旅遊公司和村民四六分成,也有部分民宿由村民自主經營。
通過“村企聯建”,旅遊公司還利用村內(nei) 土地建設了景點景區、賓館飯店、遊客中心和商業(ye) 街等,促進村民、村莊和企業(ye) 互利共贏。
目前,防川村一共有41棟民宿,每戶占地220平方米,房屋建築麵積80平方米,配套別致的庭院小景。在這裏,村民既可將房屋以每年1.2萬(wan) 元的價(jia) 格租賃給旅遊公司,也可自行經營民宿。突出中、俄、朝三國風情的防川村民俗風情商業(ye) 街,集特色餐飲、購物於(yu) 一體(ti) 。在夏季,這裏還會(hui) 根據遊客情況,不定期舉(ju) 行篝火晚會(hui) ,遊客可以一邊品嚐特色美食、一邊欣賞風情歌舞,讓遊客體(ti) 驗感滿滿。
除了“東(dong) 方第一村”古村落項目,防川村在養(yang) 殖業(ye) 、漁業(ye) 等方麵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投入70萬(wan) 元的黃牛養(yang) 殖項目每年為(wei) 村集體(ti) 創收5萬(wan) 元;養(yang) 蜂合作社年產(chan) 蜂蜜8000多斤,帶動9戶社員每戶每年增收4000元;村裏成立的捕魚合作社每年從(cong) 圖們(men) 江捕魚3萬(wan) 多斤,帶動13戶社員每戶年增收超過6萬(wan) 元……
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環境宜居、人氣集聚,幾年來,防川村為(wei) 實現這個(ge) 目標不懈奮鬥。眼下,防川村正按照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標準對遊客服務中心進行升級改造。建成後能夠將防川村打造成遊客集散中心和網紅商業(ye) 聚集區,並形成以防川村為(wei) 核心、輻射周邊景點景觀的中、俄、朝邊境遊覽環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