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
本報北京7月9日電 (記者王昊男)7月7日,京津冀黨(dang) 政主要領導座談會(hui) 在京召開。三省市黨(dang) 政主要領導齊聚一堂,進一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研究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的主要工作任務。這是京津冀首次召開黨(dang) 政主要領導座談會(hui) ,為(wei) 三地協同發展進一步凝聚了共識,會(hui) 上研究部署了多項務實舉(ju) 措。
牢牢牽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ge) “牛鼻子”。會(hui) 議強調,要以新版北京城市總體(ti) 規劃為(wei) 引領,牢固堅守“四個(ge) 中心”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提高“四個(ge) 服務”水平。嚴(yan) 控非首都功能增量,嚴(yan) 格執行新增產(chan) 業(ye) 禁止和限製目錄,綜合施策做好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共同支持和服務央屬標誌性項目向外疏解,繼續完善疏解激勵約束政策體(ti) 係,增強向外疏解的內(nei) 生動力,確保非首都功能疏得出、落得下、能發展。雄安新區與(yu) 北京城市副中心按照功能定位在細分領域和產(chan) 業(ye) 鏈環節錯位承接非首都功能。
如何推動北京“新兩(liang) 翼”建設取得更大突破?會(hui) 議提出具體(ti) 要求:要發揮京津科技資源優(you) 勢,支持符合雄安新區功能定位的創新資源布局發展,推動雄安新區中關(guan) 村科技園掛牌運營,支持設立國家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園區,高質量推動雄安新區綜保區建設,發展高端高新產(chan) 業(ye) 。高水平建設好北京城市副中心,處理好與(yu) 雄安新區、中心城區、北三縣等周邊地區的關(guan) 係,與(yu) 雄安新區聯動打造高品質疏解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加快推進第二批市屬行政事業(ye) 單位遷入城市副中心,騰出的空間主要用於(yu) 加強對首都功能的服務保障;全力推進重大項目接續建設,城市副中心劇院、圖書(shu) 館、博物館年底前投運。
協同創新與(yu) 產(chan) 業(ye) 協作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關(guan) 鍵支撐和實體(ti) 內(nei) 容。三省市達成共識,要加強協同創新和產(chan) 業(ye) 協作,打造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ti) 。加快建設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著力打造我國自主創新的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的主要策源地。共同建好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構建產(chan) 學研協作新模式,健全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機製,強化企業(ye) 創新主體(ti) 地位,不斷提升科技成果區域內(nei) 轉化效率和比重。深化區域產(chan) 業(ye) 協作,協同構建以實體(ti) 經濟為(wei) 支撐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探索推動京津冀自貿區協同發展,合力優(you) 化區域營商環境。
針對加快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的問題。會(hui) 議強調,要促進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鞏固提升“軌道上的京津冀”,完善區域公路交通網。著力打造京津冀世界級機場群、港口群,促進北京空港、陸港與(yu) 津冀海港聯動發展。落實通州區與(yu) 北三縣一體(ti) 化高質量發展總體(ti) 方案,創新建立示範區管理機製,推動規劃、政策、標準、管控“四統一”。
唱好新時代京津“雙城記”。會(hui) 議強調,要把北京的科技創新資源和天津的先進製造研發優(you) 勢結合起來,推動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形成配套。支持北京科教資源與(yu) 天津天開高教科創園開展對接合作。增強濱海新區戰略合作功能區配套服務功能,合力推進天津濱海—中關(guan) 村科技園建設,支持天津市探索形成一批製度創新和科技創新成果。
在促進區域平衡發展方麵,會(hui) 議要求深化京津與(yu) 河北高水平合作。依托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京雄、津雄、京張、京承等交通廊道,推動土地、產(chan) 業(ye) 、科技、人力等資源沿線布局,以點串線、以線帶麵促進各類要素集聚發展,從(cong) 不同方向打造京津聯通河北的經濟廊道。推動建立京津冀城市發展聯盟,形成京津與(yu) 河北區域中心城市、重要節點城市緊密的分工協作和產(chan) 業(ye) 配套格局,建立雄安新區與(yu) 北京城市副中心、濱海新區聯動機製,構建功能互補、錯位發展格局。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最終要體(ti) 現到增進人民福祉、促進共同富裕上。會(hui) 議強調,要強化生態環境聯防聯控聯治,紮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積極推動實施北方防沙帶生態保護修複工程。共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守護好藍天白雲(yun) 、綠水青山。加快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促進京津冀地區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ye) ,推動優(you) 質養(yang) 老資源優(you) 先向環京地區延伸布局,以教育集團、學校聯盟等方式開展跨區域合作辦學,加快跨區域醫聯體(ti) 建設。
此外,會(hui) 議還決(jue) 定,要建立完善京津冀黨(dang) 政主要領導座談會(hui) 、黨(dang) 政代表團互訪、三省市常務副省(市)長聯席會(hui) 等機製,組建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合工作辦公室和專(zhuan) 題工作組,夯實分領域、分層次的協同工作機製,進一步推動協同發展走深走實。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10日 06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