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京朝陽:垃圾分類基層賦能進校園

發布時間:2023-07-10 10:29:00來源: 人民網-北京頻道

  日前,朝陽區城市管理委組織開展垃圾分類基層賦能進校園活動,搭建學校與(yu) 學校、街鄉(xiang) 、社區之間的學習(xi) 交流平台,進一步提升垃圾分類在教育領域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活動中,東(dong) 湖街道、望京街道、南磨房鄉(xiang) 、王四營鄉(xiang) 、垂楊柳中心小學景園分校、首師大試驗學校、清華附望京學校等街鄉(xiang) 、學校垃圾分類工作負責人,走進白家莊小學教育集團望京科技園校區“取經”。

  白家莊小學教育集團望京科技園校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可持續發展教育(ESD)項目實驗校、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學校。在日常教育中,學校基於(yu) 學生的年齡特點,堅持“非需勿用、一物多用、物盡其用”的理念,組織開展“低碳生活我能行” 跨學科主題實踐教學課例分享以及垃圾分類、節約能源兒(er) 歌課本劇表演等,讓學生潛移默化受到教育,認識到節能減排、垃圾分類的意義(yi) ,將綠色理念、環保意識落實到學生日常學習(xi) 和生活中。

  參加活動的垃圾分類工作負責人參觀了校園垃圾分類文化特色和變廢為(wei) 寶作品展覽。座談會(hui) 上,白家莊小學望京科技園校區、望京西園社區負責人以及2023年百名最美生態環境誌願者王璐等還圍繞校園垃圾分類、“家校社”互動活動等進行了經驗分享。

  朝陽區城管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為(wei) 學校與(yu) 學校之間、學校與(yu) 屬地之間、學校與(yu) 社區之間、學校與(yu) 家庭之間搭建起溝通橋梁,希望各方進一步加強協作,共同開展“垃圾分類小手拉大手”實踐活動,形成以學校、屬地、社區、誌願者、學生多元主體(ti) 共同參與(yu) 多元共治的模式,為(wei) 朝陽區垃圾分類這件“關(guan) 鍵小事”取得新突破貢獻更多智慧和方案。(董文輝)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