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用優質高效服務提升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省衛健委在理論學習(xi) 的基礎上,深入省市縣三級醫院一線調研、問計於(yu) 民,聚焦門診排隊時間長、診療環節繁瑣、專(zhuan) 家“一號難掛”等14類共性問題,總結經驗做法,研究製定《健康服務提升行動方案》,全省推廣5項行動30項任務,打通群眾(zhong) 就醫堵點。通過優(you) 化門診流程,改善就醫體(ti) 驗,用優(you) 質高效服務提升人民群眾(zhong) 看病就醫獲得感。
服務流程優(you) 化再造
全省各級醫療機構堅持以患者為(wei) 中心,結合實際加快流程再造,合理布局門診診室,科學設置門診專(zhuan) 業(ye) ,嚴(yan) 格落實門診首問負責製,為(wei) 就診患者提供更為(wei) 優(you) 質的門診服務。
省眼科醫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孫斌介紹,醫院設立日間手術預約中心,針對日間手術檢查檢驗項目,實行一站式集約化管理服務模式,在相對獨立的就診空間內(nei) 完成一站式服務、全程導醫引導、綜合團隊開展各項檢查項目。今年5月至6月,該院患者日間手術術前檢查由原來的1.5天,縮短至半天內(nei) 完成,保證患者就診一次能完成門診及術前所有檢查。患者從(cong) 第一次門診就診到手術,由原來的10天縮減至2天。“未來,在運行平穩的基礎上,將進一步探索,擴展夜間門診、周末門診配套檢查,為(wei) 患者預約檢查時間提供更多選擇。”孫斌說。
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新住院樓投入使用後,硬件和軟件均得到極大改善,但是隨著床位數量增加、病人數量急劇增長,患者反映問題集中在門診樓和住院部距離遠、診療流程不合理等方麵。該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安玉蘭(lan) 介紹,院領導班子成員開展“當一次員工 當一次患者”沉浸式調研,從(cong) 流程簡化、住院標本送檢、服務臨(lin) 床等方麵拿出解決(jue) 對策,通過建立一站式服務中心、上線醫保移動支付服務等方式,縮短患者等候時間,提高診療診治效率。
服務模式持續創新
全省各級醫療機構利用信息化手段,提供預約掛號、多渠道付費、檢查結果互認等便民服務,推動預住院一站式服務,不斷運用新手段、新技術、新模式,打通群眾(zhong) 看病就醫的堵點、淤點、難點。
省人民醫院院長李榮山介紹,該院暢通高效智慧醫療“快車道”,推行省內(nei) 首家床旁出入院結算新模式。該院協調相關(guan) 部門,通過臨(lin) 床調研、方案設計、信息係統規劃等方式,將涉及的醫療、護理、醫保、結算、退款和電子發票等環節打通,並實施了流程和係統再造,實現了患者足不出區就可以一站式完成床旁出入院結算。床旁結算工作全麵實施以來,實現了醫院管理與(yu) 服務流程清晰、進度可視、溝通順暢,床旁結算方式的辦理率保持在80%以上。床旁結算使患者的出入院辦理更加便捷、高效,大大提升了患者的就醫體(ti) 驗和滿意度。
省中醫院在省內(nei) 三甲醫院率先開通快遞藥品服務,極大縮短了患者的等候時間。在此基礎上,開展了為(wei) 患者“免費煎藥、免費送藥”試點工作,已在耳鼻喉科、脾胃病科、腦病科、腎病科等科室進行試點,截至目前共免費煎藥2827人次、31007劑,免費郵寄990人次,為(wei) 患者節省費用11.4萬(wan) 元。該院黨(dang) 委書(shu) 記譚利國介紹,“免費煎藥、免費送藥”升級版服務將通過該院中藥產(chan) 業(ye) 園區項目實現。該項目將於(yu) 近期開工建設,其中智慧藥房占地6000餘(yu) 平方米,單日可調劑煎煮6000張處方,屆時“免費煎藥、免費送藥”將全麵鋪開,並服務於(yu) 全省各類醫療機構。
服務環境升級改善
全省各級醫療機構想患者之所想,把惠民舉(ju) 措落到患者心坎上,通過提供便民設施等措施,推動就醫環境不斷向好。
省腫瘤醫院秉持“門診部就一間診室”的管理理念,持續挖掘空間潛力,日出診醫師由原來的42人次增加至67人次;將多學科診療疾病種類由之前的4個(ge) 增加至8個(ge) ,並組織北京專(zhuan) 家參加,患者預約一個(ge) 號源就可享受到多名專(zhuan) 家共同討論診療方案,已服務患者近400人次,真正實現了“患者不動醫師動”,受到患者點讚。該院黨(dang) 委書(shu) 記田首元介紹,通過部署全院20個(ge) 專(zhuan) 業(ye) 科室全部開放周末門診,並為(wei) 基層患者預留5%的號源,確保患者周末來院不白跑、看得上病,已服務患者1000餘(yu) 人次。該院鋪設“彩虹地標”,實現相關(guan) 科室一跟到底、患者不走彎路;為(wei) 門診就醫流程“瘦身”,取消“取號、報到”環節,患者預約與(yu) 就診間隔僅(jin) 為(wei) 8分鍾,更加省時高效。
山醫大一院高峰期排隊等候進入醫院的車輛橫跨兩(liang) 條街巷,大量待停車輛滯留路麵,停車難給來院就醫患者帶來極大不便。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該院在原有內(nei) 部道路社會(hui) 化、開辟入院就診車輛單向行駛通道、增設院內(nei) “即停即走”落客區的基礎上,多次邀請太原市交警相關(guan) 部門負責同誌和專(zhuan) 家共同實地調研走訪,現場繪圖複盤,研究優(you) 化舉(ju) 措,重新確定院內(nei) “即停即走”通道出口、再次優(you) 化院內(nei) 行車流線、在各節點加派人員加強停車落客和疏導管理、增設院外落客區、聯係周邊停車場等新舉(ju) 措。該院黨(dang) 委書(shu) 記徐鈞介紹,新舉(ju) 措實施以來,就診車輛流動性明顯增強,日均周轉車輛數從(cong) 3200多輛增至3800多輛,醫院周邊交通狀況得到很大改善,就醫停車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省衛健委黨(dang) 組書(shu) 記、主任張波表示,下一步,將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堅持“調”“研”並重、研以致用,加快成果轉化運用,持續在調查研究上務實功、見實效,不斷推動衛健事業(ye) 高質量發展,努力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提供更加優(you) 質、更加便捷的醫療服務。(記者秦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