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繁巢暖引鳳棲
“落實減時限、減材料、減環節、減跑動次數,推動政務服務從(cong) ‘網上能辦’走向‘網上辦好’……”
“實行‘雲(yun) 上簽’服務創新應用,構建無紙化簽署環境,壓縮申請材料準備時間……”
“‘承諾製+標準地+全代辦’,助力項目建設加速……”
……
一項項實打實的舉(ju) 措,一樁樁落地見效的成果,折射出侯馬市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促進市場主體(ti) 倍增等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近年來,侯馬市將優(you) 化營商環境作為(wei) 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麵提質提速的重要舉(ju) 措,對標一流,狠抓落實,在政務服務、政策兌(dui) 現、基礎設施配套等方麵精準發力,舉(ju) 全市之力加快推進營商環境建設,充分激發市場主體(ti) 的活力。
營商環境的持續優(you) 化,不僅(jin) 讓企業(ye) 和百姓有了沉甸甸的獲得感,更讓侯馬這座城市,成為(wei) 遠近聞名的投資創業(ye) 熱土。
助企紓困 打通企業(ye) 發展“中梗阻”
盛夏時節,山西正大製管有限公司內(nei) ,機器轟鳴,吊車繁忙,一派火熱景象。正大製管公司作為(wei) 國內(nei) 製造業(ye) 500強、中國民營企業(ye) 500強,山西侯馬項目自2019年投產(chan) 以來,該公司產(chan) 值、產(chan) 能逐年遞增,2020年產(chan) 能45萬(wan) 噸、產(chan) 值15億(yi) 元,2021年產(chan) 能70萬(wan) 噸、產(chan) 值40億(yi) 元,2022年產(chan) 能110萬(wan) 噸,產(chan) 值57億(yi) 元……山西正大製管公司辦公室主任王健對記者說,“有侯馬良好的營商環境,公司侯馬項目連年來一路高歌猛進。今年上半年,我們(men) 實現產(chan) 能71萬(wan) 噸、產(chan) 值已經達到31億(yi) 元!”
近年來,正大製管公司侯馬項目在全國率先使用首台F300冷彎成型大方矩機組,所生產(chan) 的管材產(chan) 品用於(yu) 國家多項重點工程,成為(wei) 侯馬市民營企業(ye) 中名副其實的佼佼者,先後獲批“臨(lin) 汾市企業(ye) 技術中心”,入圍山西省民營企業(ye) 百強榜單,榮獲“2022年國家級綠色工廠”稱號。
“企業(ye) 發展扶搖而上,離不開侯馬市委、市政府及相關(guan) 職能部門的鼎力相助。”王健說,“公司當時把項目落地侯馬,就是看中了這裏優(you) 越的營商環境和服務機製。自項目落地,當地職能部門就幫助協調建設過程中的一係列難題,使企業(ye) 當年就實現投產(chan) 運營。”
事無大小,期於(yu) 利民。如何助企解困,侯馬的答案是走進企業(ye) ,問難問需問策於(yu) 企。針對這一要求,近年來,侯馬市在全力打造“六最”營商環境的同時,聚焦企業(ye) 麵臨(lin) 的發展問題、要素製約,建立長效工作機製,通過深入開展定期走訪、加強政策宣傳(chuan) 、了解企業(ye) 訴求,幫助企業(ye) 紓困解難,增強企業(ye) 發展信心,打通堵點痛點,推動產(chan) 業(ye) 提質提效發展。
2022年疫情期間,企業(ye) 生產(chan) 按下“暫停鍵”,致使山西正大製管有限公司原材料無法進廠,產(chan) 品無法出廠,公司產(chan) 品大量積壓,造成經濟損失。該市工信局在入企服務中了解到這一問題後,聽取企業(ye) 方意見,主動聯係了相關(guan) 部門加快協調,出台了“點對點”接返工作方案,協調上遊原材料企業(ye) ,為(wei) 企業(ye) 運輸車輛開通“安全通道”,第一時間解決(jue) 了企業(ye) “斷鏈斷供”問題。
作為(wei) 一個(ge) 工業(ye) 城市,除了以優(you) 越的區位優(you) 勢吸引人,侯馬市更以優(you) 質的服務留住人,讓魅力侯馬成為(wei) 企業(ye) 投資的“窪地”。
創新舉(ju) 措 打造服務發展“新引擎”
探溝、標記、記錄……連日來,在侯馬市澮南工業(ye) 區一號標準地塊,省文物勘測中心工作人員正在對該地塊進行考古發掘。這是省文物局啟動的全省第一批“標準地”考古發掘工作,即在土地沒有落實項目的情況下向國家文物局申請考古發掘,並取得發掘牌照。
而此前,侯馬經濟開發區已先後向省文物局報送5批次共3580.91畝(mu) 文物勘探請示,在隊伍和人力極為(wei) 緊張的情況下,組織省文物勘測中心於(yu) 2021年5月13日開始對侯馬開發區標準地、道路用地等進行文物勘探,截至目前已完成勘探3145.73畝(mu) 。
這是侯馬市積極落實“考古前置”工作的具體(ti) 舉(ju) 措。侯馬經濟開發區行政審批局局長程亮道出:“長期以來,文物部門的考古勘探在土地出讓之後、相關(guan) 建設項目即將動工之前,一旦發現文物就得停工勘探發掘,對企業(ye) 造成損失。而侯馬文物古跡眾(zhong) 多,且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居多,兼顧好文物保護工作和市場主體(ti) 培育工作迫在眉睫。”
為(wei) 此,侯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保工作,堅持保護優(you) 先,建立了6部門聯席會(hui) 議製度,完善了基本建設用地考古前置、會(hui) 商研判、並聯審批等機製,推動建設用地由“先拿地、再考古”向“先考古、後出讓”轉變,並探索形成了專(zhuan) 人辦、前置辦、快速辦、重點辦“四辦服務”工作模式,確保了土地出讓前完成考古和相關(guan) 保護工作,讓建設用地成為(wei) 真正意義(yi) 上的“淨地”。
得益於(yu) “考古前置”工作,侯馬市委、市政府積極協調指導和服務侯馬開發區項目建設,確保了建邦集團年產(chan) 30萬(wan) 噸高純生鐵+20萬(wan) 噸鑄鐵型材新材料技術改造項目、廣和建材鋁模板及PC裝配式建築構件項目、平陽重工動力自主化建設項目、晉星環保廢鋼加工項目、開發區消防站等項目取得國家文物局批複並順利開工。
企業(ye) 無論大小,都期望可以輕裝前行、加速奔跑,而優(you) 化營商環境,則是達成目標的關(guan) 鍵之舉(ju) 。近年來,侯馬在創優(you) 營商環境方麵,堅持“敢於(yu) 爭(zheng) 第一、勇於(yu) 創唯一”的理念,全麵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深入推進“承諾製+並聯審批”“互聯網+政務服務”“一枚印章管審批”“政府提供統一服務”等一係列改革舉(ju) 措,創優(you) 營商環境“一路領跑”。
如何讓落地企業(ye) 既放心又舒心?侯馬經濟開發區綜合管理部部長牛輝說:“作為(wei) 侯馬市產(chan) 業(ye) 集聚地,侯馬經濟開發區也探索形成了‘雙協議、雙承諾、雙合同、雙監管’的‘四雙’三改集成模式,通過雙協議將全代辦服務貫穿於(yu) 項目簽約、落地、開工、投產(chan) 、達效全過程,通過雙承諾、雙合同明確承諾事項和標準要求,通過雙監管確保承諾和標準得到有效落實,推動‘承諾製+標準地+全代辦’改革集成貫通、一體(ti) 推進,加快選商引資和項目落地。”
如今在侯馬,無論是大項目,還是小企業(ye) ,都能感受到這片土地的熱情和開放。優(you) 越的營商環境,為(wei) 推動該市全方位高質量發展提質提速帶來更大的機遇。
多方合力 打造高效便民“服務圈”
少跑腿、少添堵,一直是群眾(zhong) 到政府部門辦事時的期望。走進侯馬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政務大廳,記者看到,在企業(ye) 開辦窗口、稅務窗口、社保窗口前,前來辦事的群眾(zhong) 絡繹不絕,窗口工作人員熱情高效地為(wei) 企業(ye) 和群眾(zhong) 辦理各項業(ye) 務。
“最近準備開一家餐飲店,在這裏辦理營業(ye) 執照特別順利,很快就辦好了。”市民樊國偉(wei) 說。
從(cong) 現場的井然有序和市民的讚揚聲中無不感受到服務的高效和便捷。辦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前來辦事的群眾(zhong) ,都是在運用大數據區塊鏈技術實施智能化審批,讓窗口工作效率提高很多。
作為(wei) 辦事“第一線”,一直以來,侯馬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減時限、減材料、減環節、減跑動次數,梳理事項清單、優(you) 化再造辦事流程、推動政務服務從(cong) “網上能辦”走向“網上辦好”。該局局長李建華欣喜地說:“尤其今年以來,我們(men) 進一步優(you) 化窗口服務措施,立足服務‘小窗口’,優(you) 化營商‘大環境’,以信息化賦能政務服務,打造高效便捷智慧的服務體(ti) 係。實行‘雲(yun) 上簽’服務創新應用,通過第三方電子簽名平台提供遠程電子簽名和電子簽章服務,構建無紙化簽署環境,壓縮申請材料準備時間,最大化便利企業(ye) 和群眾(zhong) 辦事。”
好水養(yang) 大魚。為(wei) 全力打造要素聚集的“磁場”、企業(ye) 發展的“沃土”、投資興(xing) 業(ye) 的“寶地”,侯馬市上下對標一流,多方發力,高標準推行“承諾製+標準地+全代辦”,高效率落實營商環境“多項套餐”,為(wei) 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侯馬市自然資源局積極在國土空間布局、優(you) 化登記、創新政策、優(you) 化服務等方麵做好要素保障。合理布局商業(ye) 區、步行街、商品集散地等,為(wei) 小微生活服務類經營主體(ti) 提供發展空間;
侯馬市工信局強化製度保障,提供專(zhuan) 班服務,以企業(ye) 為(wei) “單元”,逐企上門,送政策、送服務、送溫暖;同時,積極推動企業(ye) 全覆蓋換擋升級,搭建高端創新平台,培育智能製造試點示範;
國家稅務總局侯馬市稅務局創新工作流程,開通服務企業(ye) 綠色通道,著力打造“楓橋式”辦稅服務廳,做到“辦事不推諉、問題不出廳、服務不缺位”;
侯馬市社會(hui) 保險中心積極推行“互聯網+自助服務”和延時錯時預約服務的經辦模式,著力破解企業(ye) 用工成本提高的“痛點”、“難點”、辦事不通不暢的“堵點”;對城鎮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關(guan) 係轉移接續申請、失業(ye) 保險金申領、失業(ye) 登記等10個(ge) 以上高頻服務事項在規定辦理時限基礎上提速50%;
……
一次高效便捷的流程、一次公平公正的辦事、一次優(you) 質到位的服務、一次及時有力的幫助,對市場主體(ti) 來說,真切感受勝得過千言萬(wan) 語。隨著一張張證照的成功辦理、一份份投資協議的簽署和一個(ge) 個(ge) 項目的落地建設,營商環境愈發成為(wei) 侯馬的金字招牌。
侯馬市將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實舉(ju) 措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未來,這片具有無限潛力的土地還將創造更多精彩。(劉玉林、閆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