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文明百花園姹紫嫣紅、生機盎然(人民觀點)
文明的繁盛、人類的進步,離不開求同存異、開放包容,離不開文明交流、互學互鑒
中國式現代化的普遍意義(yi) 在於(yu) ,立足於(yu) 自身文化傳(chuan) 統和國情,在借鑒世界文明成果的同時,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欣賞精彩的紫檀雕刻技藝、美妙的中國民樂(le) 演奏,感受武夷岩茶的魅力、魯派內(nei) 畫的精妙……不久前,第三屆文明交流互鑒對話會(hui) 暨首屆世界漢學家大會(hui) 在位於(yu) 燕山腳下的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舉(ju) 行。來自全球80多個(ge) 國家的約400名中外嘉賓圍繞“落實全球文明倡議,攜手繪就現代化新圖景”這一主題交流對話、激蕩思想、凝聚共識。一幕幕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場景,成為(wei) 落實全球文明倡議、深化文明交流互鑒的生動見證。
文明的繁盛、人類的進步,離不開求同存異、開放包容,離不開文明交流、互學互鑒。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從(cong) 根本上決(jue) 定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決(jue) 定了中國不斷追求文明交流互鑒而不搞文化霸權”。寬廣的世界視野裏,有對曆史的深刻總結,更有對未來的鄭重宣示。
中華文明是在中國大地上產(chan) 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而形成的文明。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協和萬(wan) 邦”的寬廣胸懷,自信而又大度地開展同域外民族的交往和文化交流。回溯曆史,漢代張騫兩(liang) 次出使西域,完成“鑿空”之旅,架起東(dong) 西方文明交流的橋梁;唐代與(yu) 70多個(ge) 國家通使交好,創造了萬(wan) 國衣冠會(hui) 長安的盛唐氣象;明末清初,中國人積極學習(xi) 現代科技知識,歐洲的天文學、醫學、數學、幾何學、地理學知識紛紛傳(chuan) 入中國……中華文明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不僅(jin) 為(wei) 中華民族提供了豐(feng) 厚滋養(yang) ,而且為(wei) 世界文明貢獻了華彩篇章。
深厚的文化底蘊,培育廣闊的胸懷。進入新時代,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領導中國人民,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以寬廣的曆史視野、深厚的人文情懷、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動文明交流互鑒,豐(feng) 富世界文明百花園。傳(chuan) 承“大道之行也,天下為(wei) 公”的思想,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秉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情懷,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篤行“以天下論者,必循天下之公”的理念,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yi) 、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堅信“和羹之美,在於(yu) 合異”的道理,倡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把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人類謀進步的使命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尚和合、求大同”的理想相結合,提出一係列重大外交政策理念,深刻回答了“人類社會(hui) 何去何從(cong) ”“世界各國如何相處”“不同文明怎樣交往”等關(guan) 乎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為(wei) 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事業(ye) 作出了貢獻。
今天的中國,正在進行著人類曆史上最為(wei) 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充分吸收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的深厚底蘊,中國式現代化展現出了不同於(yu) 西方現代化模式的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新圖景,為(wei) 廣大發展中國家獨立自主邁向現代化樹立了典範,提供了全新選擇。但應該看到,中國式現代化的普遍意義(yi) 在於(yu) ,立足於(yu) 自身文化傳(chuan) 統和國情,在借鑒世界文明成果的同時,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我們(men) 無意也沒有輸出中國式現代化、“中國模式”。正因此,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中國式現代化作為(wei) 人類文明新形態,與(yu) 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鑒,必將極大豐(feng) 富世界文明百花園。”
文脈綿延,熠熠重光;承古拓今,生生不息。北京冬奧會(hui) 搭建中華文明與(yu) 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橋梁,大唐芙蓉園的夢回千年展現中華文化兼納百川、包容四海的雍容氣度,博鼇亞(ya) 洲論壇、上海進博會(hui) 、亞(ya) 洲文明對話大會(hui) 等一係列主場外交彰顯“天下一家”的中國胸懷……今日之中國,中華文明閃耀著更加璀璨奪目的光華,人類文明新形態展現出更加美好的前景。麵向未來,堅持“兩(liang) 個(ge) 結合”,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chong) 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you) 越,同國際社會(hui) 一道,努力開創世界各國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麵,必能讓世界文明百花園姹紫嫣紅、生機盎然!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02日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