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護航,提升無障礙環境建設質量和保障水平(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製度)
“掃描二維碼就可實現藥品說明書(shu) 的電子化展示,可自行放大或縮小;按下一鍵語音播報按鈕,就可以直接聽到關(guan) 鍵部分的語音播報,有效避免說明書(shu) 字太小帶來的使用不便……”近日,上海的幾位老年誌願者收到了某藥品說明書(shu) 的“適老化改造試用版”。
近年來,各界積極推動無障礙環境建設,關(guan) 心關(guan) 愛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ti) ,提升其生活品質。6月28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次會(hui) 議上,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正式表決(jue) 通過,將於(yu) 2023年9月1日起施行,這為(wei) 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專(zhuan) 門立法:明確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定位、原則和管理體(ti) 製
“此前,無障礙環境建設的規則製度散見於(yu) 各個(ge) 法律法規中,如殘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國務院還曾專(zhuan) 門製定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葉靜漪說,相關(guan) 法律法規在推動無障礙環境建設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各界還是期盼能有一部專(zhuan) 門法律,增強法律製度的係統性、權威性和針對性。
“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明確了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定位、原則和管理體(ti) 製。各項規定清晰、完整、科學、全麵。”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社會(hui) 法室主任石宏說。
這部法律在立法目的中明確:“保障殘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參與(yu) 和融入社會(hui) 生活,促進社會(hui) 全體(ti) 人員共享經濟社會(hui) 發展成果。”
“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明確保障重點是殘疾人、老年人,在製度設計、標準確立、建設要求等方麵,緊扣殘疾人、老年人的需求和期盼,有力回應了現實需要。”首都師範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廖娟說。同時,法律在適用範圍中規定,殘疾人、老年人之外的其他人有無障礙需求的,可以享受無障礙環境便利。這擴展了社會(hui) 服務範圍,充分考慮全體(ti) 社會(hui) 成員的無障礙需求。
該法規定,無障礙環境建設應當與(yu) 適老化改造相結合,遵循安全便利、實用易行、廣泛受益的原則。對此,清華大學無障礙發展研究院院長邵磊說,以法律原則的形式將無障礙環境建設與(yu) 適老化改造相結合,有利於(yu) 最大限度提升無障礙環境的包容性。
“某路段盲道緊靠大樹且兩(liang) 側(ce) 狹窄,影響盲人安全出行。”6月,江蘇省某地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檢察官接到了這樣一條線索。
第一時間來到現場取證,製發檢察建議,監督相關(guan) 部門有效處理……很快,盲道恢複了暢通,無障礙環境得到了維護。
“對違反本法規定損害社會(hui) 公共利益的行為(wei) ,人民檢察院可以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提起公益訴訟”便是此次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確立的無障礙環境建設監督製度之一。
規定無障礙設施建設、改造、維護和管理相關(guan) 製度,擴展無障礙社會(hui) 服務範圍,健全無障礙環境建設保障機製,完善無障礙環境建設監督製度……無障礙環境建設法進行了係統、全麵的規定,為(wei) 無障礙環境建設寫(xie) 下生動的法治注腳。
開門立法:深入了解全社會(hui) 的無障礙需求
在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的立法過程中,開門立法、民主立法得到貫徹。通過基層立法聯係點,許多來自基層的民情、民意、民智在法律中得到體(ti) 現。
重慶市沙坪壩區石井坡街道居民黃雪莉一直對無障礙環境建設十分關(guan) 注。這天,她接到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沙坪壩基層立法聯係點就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征詢意見的通知。
“國家鼓勵工程建設單位在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竣工驗收時……邀請殘疾人聯合會(hui) 、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等組織以及有無障礙需求的社會(hui) 成員代表,對無障礙設施進行體(ti) 驗試用……”細細翻閱草案文本,這一條款讓黃雪莉心頭一顫。
“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大爺略為(wei) 艱難地下樓梯進地鐵。我就問他,為(wei) 什麽(me) 不乘坐地鐵站的無障礙電梯?他卻茫然地搖搖頭:無障礙電梯在哪裏?我自己找了找才發現,原來這個(ge) 地鐵站的無障礙電梯位置比較‘隱蔽’,且還要過馬路才能到達。”黃雪莉說。
“無障礙設施不僅(jin) 要有,還要設計得合理、便於(yu) 使用。如果無障礙設施建設得不合理,竣工後就很難進行改造。”黃雪莉提出,要讓無障礙設施真正便利特殊人群,必須在規劃、設計階段就讓相關(guan) 人群提出意見。後來,這一建議得到了采納。
據介紹,在立法過程中,通過重慶沙坪壩、天津小白樓等多個(ge) 基層立法聯係點,許多群眾(zhong) 的心聲被傳(chuan) 遞到立法機關(guan) ,並轉化為(wei) 實實在在的法律條款。不少全國人大代表也提出了相關(guan) 建議,立法機關(guan) 認真研究和吸收。
全國人大代表王永澄在履職調研中發現,越來越多的適齡視力殘疾學生開始接受融合教育。但是不少學生反映,由於(yu) 缺少專(zhuan) 門教材,視力殘疾學生使用的是和普通學生一樣的教材,“普通教材的字號、底色、圖片容易造成視覺疲勞,影響孩子殘餘(yu) 視力”。
“加強大字版教材的出版和供應,滿足低視力學生的需求。”這條建議被王永澄代表帶到了全國兩(liang) 會(hui) 。
“根據王永澄代表和有關(guan) 方麵的意見,如今,法律規定:國家鼓勵教材編寫(xie) 、出版單位根據不同教育階段實際,編寫(xie) 、出版盲文版、低視力版教學用書(shu) ,滿足盲人和其他有視力障礙的學生的學習(xi) 需求。”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wei) 說。
科學立法:推動解決(jue) 無障礙環境建設中的問題
“立法過程始終堅持鮮明的問題導向,聚焦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完善解決(jue) 問題的理念、思路和舉(ju) 措。”石宏說。
全國人大代表、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職工李莉一直關(guan) 心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問題。自己多次拄拐爬到沒有電梯的頂樓走訪“懸空老人”的經曆,讓她深感解決(jue) 該問題的迫切性。在此前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李莉代表就提出關(guan) 於(yu) 給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具體(ti) 建議。
針對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的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等無障礙設施的問題,此次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就給予了回應:“國家支持城鎮老舊小區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或者其他無障礙設施,為(wei) 殘疾人、老年人提供便利。”“房屋所有權人應當弘揚中華民族與(yu) 鄰為(wei) 善、守望相助等傳(chuan) 統美德,加強溝通協商,依法配合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或者其他無障礙設施。”
盲道的建設極大方便了盲人群眾(zhong) 的出行,但盲道被占用、損壞等情況時有發生。記者曾走過一段盲道,發現不長的盲道上,“疊嶂重重”:先是左邊的一棵小樹“旁逸斜出”,枝丫阻擋了前進路徑;往前沒走多遠,成片的地磚又“不翼而飛”……
“盲道建得挺好,可維護得不好,盲人走過可能發生危險。”一位路過的市民感歎。
“在一些地方,無障礙設施‘重建設輕維護’‘重建設輕管理’,保障措施不充分,監督管理力度不足。”石宏介紹,針對這些問題,法律進一步明確所有權人、管理人的維護管理職責,並設“保障措施”“監督管理”兩(liang) 個(ge) 專(zhuan) 章。
“無障礙環境建設涉及社會(hui) 方方麵麵,需要全社會(hui) 共同關(guan) 注、共同參與(yu) 、共同發力。”石宏說,要做好配套法規、規章、政策、標準的製定和修改工作,促進提升無障礙環境建設質量和保障水平。
版式設計:汪哲平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03日 18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