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特寫丨天津大清河畔的守夜人

發布時間:2023-08-14 11:23:00來源: 人民網-天津頻道

  九河入海,百沽潮平。

  自8月1日淩晨1時起,天津市將防洪Ⅲ級應急響應升級為(wei) 防洪Ⅰ級應急響應,全市進入抗洪時間。至此,天津已經曆10個(ge) 不眠不休的夜晚。

  點點星光中,有打著手電筒的巡堤人,有帶來光亮的施工人,有堅守陣地的守村人……這些大清河畔的守夜人,用不眠不休換來津城百姓的安枕。8月10日晚,記者追尋守夜人的腳步,記錄大清河畔夜晚的每一個(ge) 動人瞬間。

  夜巡,一個(ge) 點位也不能漏

  “好,馬上過去!”20:45,接到一通電話後,天津靜海藍天救援隊15名隊員的身影迅速消失在濃濃夜色中。

  幾分鍾後,15人已到達當晚執行任務的地點:靜海區台頭鎮和平村第一小學南側(ce) 。在隊員的調試中,一架閃爍紅光的無人機很快在夜空中騰空飛起,即將搜尋這個(ge) 村莊有無偷偷跑回來的村民。

  “我們(men) 每天晚上要搜尋8個(ge) 村莊,每個(ge) 村莊1個(ge) 小時,確保所有地方都不遺漏。”天津靜海藍天救援隊隊員李振起的視線一直緊盯著隊友李世深升起的無人機,“自從(cong) 8月2號以來,我們(men) 已經執行了10多次任務,通過無人機的紅外信號,每天都能發現偷偷跑回來的村民。”

  李振起是靜海區陳官屯鎮人,這些天,他無暇顧及等待撤離通知的父母、愛人和孩子,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搜尋。一個(ge) 班24小時,期間累了可以睡2個(ge) 小時。連續作戰9天,李振起和同組隊員們(men) 精神依然飽滿,“沒什麽(me) 特殊方法,就是硬扛著。”

  丁楠是該組組長,除了和隊員一起執行巡邏任務外,他還要不斷給大家開會(hui) 傳(chuan) 達事項,並及時複盤經驗,任務比其他人更重。

  被問到待洪水過去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麽(me) ,丁楠說了四個(ge) 字:回家睡覺。

  想早日“回家睡覺”的還有大清河畔的巡堤員劉鵬。但22:10,他卻打著手電筒,又在大堤上走了一圈。

  “咱們(men) 往東(dong) 走主要看迎水麵,看看堤岸是否結實牢固。”用劉鵬的話說,在加高的沙袋上每走一步,都是在用自己的身體(ti) 重量給大堤固堤,“所以每一步都要踩實。”過了400米的石坡,迎水麵變成了土坡,沙袋的高度也逐漸升到了1.5米,保證堤防達到7.5米——這是此前專(zhuan) 家經過研判的極限水位的高度。

  跨越大堤的革命橋,是大清河北向外的唯一通道。所以,劉鵬腳下的這條大堤極為(wei) 重要。

  “要十分留心大堤有沒有縱裂,一旦有縱裂將十分危險,隨時有坍塌風險。”劉鵬將手電筒和手機一齊打開,細細看著腳下的大堤。連日來,他也總結出了自己的一套巡堤經驗:聽見腳下有嘩嘩聲,說明出現了管湧,要及時上報;水如果是涼的說明是剛流出來的,要留心;水如果是渾濁的,說明把土帶出來了,大堤已鬆軟……

  22:24,劉鵬開始折返,察看大堤的背水麵。背水麵是村民的民房,民房上方的土路坑坑窪窪,即便已經走了百餘(yu) 次,劉鵬仍然深一腳淺一腳。

  “晚上的路不好走,但是咱也總結出竅門來了,哪裏反光哪裏就有水!”劉鵬說,按照這個(ge) 方法,一個(ge) 漏水點都漏不下。

  搶建,一分一秒都要爭(zheng)

  10日,洪水仍向靜海區境內(nei) 急速分泄。

  為(wei) 科學有效處置突發險情,全力保障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天津迅速組織專(zhuan) 業(ye) 力量對茁頭排幹西堤、千裏堤北堤防線開展係統排查,找準堤防薄弱環節,采取必要工程措施推進築堤搶險,全力防範管湧、滲水、垮壩等風險。

  夜晚施工需要照明,緊急布燈是國網天津靜海公司麵臨(lin) 的艱巨任務。

  18:10分接到布燈任務,18:20一班人馬就已出發。當天下午,國網天津靜海公司就已經分了幾組人按照水情進行研判,通過無人機和搶險車的巡視,提前到大堤踩點。“當時,已經預判到今晚可能在這附近會(hui) 有大型作業(ye) ,所以我們(men) 於(yu) 下午4點就提前將車、燈源準備完畢。”整個(ge) 晚上,國網天津靜海公司主要負責人都在現場指揮作業(ye) ,“我們(men) 一定要保證2.5公裏堤壩作業(ye) 的所有照明!”

  既不能影響堤壩加固施工,還要盡快安裝照明設施,當前的堤壩比較軟,車根本上不去,怎麽(me) 辦?“扛!”國網天津靜海公司總工程師梁剛一聲令下,工作人員扛著燈徒步走上了大堤。

  不一會(hui) ,一台架設15米高燈杆兒(er) 、配備六盞共25千瓦大型照明燈的移動照明發電車和40盞便攜式照明燈將橋頭和堤壩照得通亮。國網天津靜海公司主要負責人在堤壩上指著一排燈介紹,“應急照明LED燈每間隔100米安裝了一個(ge) ,放在堤壩上用於(yu) 延伸作業(ye) 麵,每一個(ge) 燈可以照明半個(ge) 足球場的麵積。”

  看到了光,施工人員的動作明顯更快了。

  不遠處的革命橋附近,人民子弟兵正迅速一鍬一鍬挖沙土、裝袋、綁紮、碼放。幾番輪換,他們(men) 盡管開始喘粗氣,但依然幹勁十足。“單看一袋沙子沒什麽(me) ,但是500多個(ge) 沙袋碼起來就能築成一道防洪屏障,咱們(men) 也是一樣,團結才能幹大事。”照明燈下,一名人民子弟兵抹了一把頭上的汗,臉上流出了一道泥色:“我們(men) 平時多學多練,早就準備好了,等著關(guan) 鍵時刻組成更堅固、更可靠的防線!”

  守村,一家一戶都要看好

  在村委會(hui) 工作幾十年的杜景春從(cong) 來沒做過這樣的動員:別著急,千萬(wan) 別回家……

  杜景春是台頭鎮四堡村的副書(shu) 記,也是村裏的老人兒(er) ,他說點什麽(me) ,大夥(huo) 兒(er) 都聽。“老王大哥啊,您就在親(qin) 戚家好好呆著唄,您有啥可不放心的,我們(men) 今天去您家看了4次,自己家我都沒看。”23:20,杜景春終於(yu) 撥通了村民王大爺的電話,白天,王大爺偷偷返回村子被他“逮”住了。

  杜景春說,村裏老人比較多,總怕家裏的東(dong) 西丟(diu) 了,“我們(men) 比他們(men) 更擔心,老百姓的家業(ye) 交給咱了,咱能不盡心盡力地給看好嗎?”杜景春當天的通話記錄有50多條,一遍不接就多打幾遍,挨家挨戶告知不要折返。

  今年才28歲的郝蓮是這個(ge) 村的村支書(shu) ,女性的身份讓她給返村村民做勸離的工作更加得心應手,杜景春勸不動的,她來勸——動之以情、輕聲細語,電話裏不一會(hui) 就傳(chuan) 來村民表示歉意的笑聲。

  守村,絕不僅(jin) 僅(jin) 是替村民看著房屋。

  在收到轉移通知後,村裏一名養(yang) 羊大戶慌了,人好辦,500多隻羊咋辦?起初,該養(yang) 殖戶並不同意村裏的建議將羊轉移至安置點。膠著之時,郝蓮的電話打過來了:“您還是把羊送到安置點,等洪水退去,再把羊接回來,避免經濟損失,這樣多好……”“好,我聽你的!”電話撂下了,郝蓮的心也撂下了。

  時針已經指向了00:20,郝蓮和村幹部們(men) 忙完一天的主要工作,開始打掃衛生。“要不咱們(men) 再去河邊轉轉吧,看看有沒有折返的村民。”放下掃把,郝蓮和幾個(ge) 村幹部又出發了。

  夜色如墨,距離四堡村5公裏之外的台頭鎮派出所,燈火通明。

  01:40,泡好的麵已經涼了1個(ge) 多小時,蔡傑還在和所裏的警員交代工作事宜。

  “再強調一遍,保證防汛車輛通行,非工作車輛不能進入,防止轉移群眾(zhong) 返回,同時也要看看村民家裏是否有失竊情況。”蔡傑是台頭鎮派出所所長,他深感身上的擔子很重。台燈下,蔡傑手裏的濃茶一口接著一口。

  自防汛工作以來,台頭鎮派出所共計40名民輔警全職值守。目前,台頭鎮派出所派出兩(liang) 輛巡邏車在主幹路巡邏,每個(ge) 村也有警力覆蓋。

  又是一個(ge) 未眠夜。05:20,太陽跳出地平線,大清河畔天亮了。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