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多措並舉確保秋糧豐收
立秋已過,全省秋糧作物陸續進入中後期生長階段,也是產(chan) 量形成的最緊迫、最關(guan) 鍵、最重要的時期。秋糧產(chan) 量占全年糧食80%以上,我省各地高度重視秋糧生產(chan) ,加強組織動員、強化技術指導、抓好防災減災,千方百計確保秋糧豐(feng) 產(chan) 豐(feng) 收。
長治市實施億(yi) 斤糧食產(chan) 能提升行動,紮實抓好長子縣玉米單產(chan) 提升整建製推進縣、壺關(guan) 縣玉米綠色高產(chan) 高效推進縣和19個(ge) 新型經營主體(ti) 單產(chan) 提升示範項目,帶動全市糧食產(chan) 能提升。臨(lin) 汾市今年共完成秋糧播種麵積462.19萬(wan) 畝(mu) ,完成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任務10萬(wan) 畝(mu) ,占計劃任務的100%;完成大豆播種12.65萬(wan) 畝(mu) ,占任務12.2萬(wan) 畝(mu) 的103.69%。運城市以水稻替代玉米增加口糧、提升效益,實現糧食種類的轉型。目前,全市在黃河灘塗、鹽堿灘地發展水稻麵積6萬(wan) 畝(mu) ,未來3年將發展到10萬(wan) 畝(mu) 以上。大同市今年在小南頭建立特色雜糧區域中心試驗基地500畝(mu) ,其中,建立集成試驗田40畝(mu) ,集成3套有機旱作技術;建立新技術示範田60畝(mu) ,展示新技術5項;建立中試推廣田400畝(mu) ,示範推廣有機旱作集成技術5項,目前各類糧食作物長勢良好。陽泉市麵對糧食作物受災情況,組織市縣鄉(xiang) 三級800餘(yu) 名農(nong) 技人員,深入全市31個(ge) 鄉(xiang) 鎮進行拉網式排查與(yu) 指導幫扶。全市調撥儲(chu) 備速生蔬菜種子2萬(wan) 餘(yu) 袋,肥料1200餘(yu) 噸及生產(chan) 所需物資,以最快速度恢複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目前省級救災資金520萬(wan) 元已經下達到各縣區、各鄉(xiang) 鎮,盂縣財政預算1000萬(wan) 元用於(yu) 農(nong) 業(ye) 救災,加快恢複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
清徐縣作為(wei) 省級有機旱作農(nong) 業(ye) 項目實施縣,緊緊圍繞醋產(chan) 業(ye) 、高粱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特色,高效實施2萬(wan) 畝(mu) 有機旱作高粱生產(chan) 基地建設項目,從(cong) 創新模式上著手,集成技術上強化,實現“耕、種、防、收”全程機械化,縱深推進有機旱作農(nong) 業(ye) 基地,提升生產(chan) 基地標準化生產(chan) 和社會(hui) 化服務水平。汾陽市成立由省市縣鄉(xiang) 村五級技術人員組成的技術指導組,對玉米基地產(chan) 前、產(chan) 中、產(chan) 後全程技術指導。農(nong) 技人員進村入戶開展技術服務,包鎮包村包主體(ti) ,到村到戶到田間,送政策、送技術、送信息,覆蓋全部建製村。交口縣財政統籌獎補資金34.05萬(wan) 元,對耕種條件差且畝(mu) 產(chan) 達不到周邊區域普遍耕地產(chan) 量50%的撂荒地進行獎補。複耕複種糧油作物按100元/畝(mu) 標準一次性進行獎補,複耕複種青貯玉米、苜蓿等優(you) 質飼草和中藥材等經濟作物按60元/畝(mu) 標準一次性進行獎補。
8月14日—15日,全省種植業(ye) 高效發展培訓班在長治市長子縣舉(ju) 辦,與(yu) 會(hui) 人員現場觀摩了整建製推進縣單產(chan) 提升示範基地和有機旱作農(nong) 業(ye) 示範基地,相關(guan) 專(zhuan) 家圍繞糧食政策、糧食單產(chan) 提升、有機旱作技術運用等內(nei) 容進行培訓。各市與(yu) 會(hui) 人員紛紛表示,要結合當前秋糧苗情長勢,深入開展奮戰100天奪秋糧豐(feng) 收行動,充分發揮萬(wan) 名農(nong) 技人員進村入戶技術服務作用,分環節、分區域、分品種督促指導各地落實好肥水調控、化控防倒、“一噴多促”等穩產(chan) 增產(chan) 技術措施;抓緊抓實農(nong) 業(ye) 防災減災,防範強對流和幹旱等災害性天氣,全力奪取秋糧豐(feng) 收。(記者王秀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