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山青水淨生態美 守護幸福母親河

發布時間:2023-08-21 16:51:00來源: 山西日報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謀劃、親(qin) 自部署、親(qin) 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是黨(dang) 中央著眼長遠作出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黃河流域是我省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工業(ye) 布局的主要區域,也是我省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主戰場。我省把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作為(wei) 重大曆史使命和重要政治任務推動落實,從(cong) 黃河流域係統性和生態整體(ti) 性出發,堅持“一河一策”“一斷麵一策”,印發並實施了一係列行動方案,推動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

  生態修複治理

  黃河流域重披綠裝

  8月2日,記者在河曲縣田巨峁黃河流域生態修複溝域治理工程現場看到,綠色掩映間,一排排集中式光伏發電板整齊排列,藍色的發電板吸收著太陽光,源源不斷變為(wei) 清潔的能源。從(cong) 附近種豬場下班的田巨峁村村民石會(hui) 民告訴記者:“以前,這裏就是一道荒溝,有5000多米長,基本沒什麽(me) 人來。”如今,該地通過生態治理,增加了區域整體(ti) 植被覆蓋,區域綠化率和整體(ti) 綠化效果大幅提升,原來的荒溝荒坡也變為(wei) 可利用土地,當地又引進建設了種豬場和30兆瓦集中地麵光伏發電場,年實現經濟效益4500萬(wan) 元。  

  河曲地處黃河中遊黃土高原生態脆弱區,交錯的梁峁、縱橫的溝壑,是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近年來,該縣堅決(jue) 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廣袤的丘陵溝壑區實施整溝治理,將曾經的不毛大山染綠。隨著持續綠化與(yu) 生態治理不斷推進,昔日的荒溝荒坡變為(wei) 綠色景觀帶,變成了生態宜居的美好家園,區域實現了生態環境效益與(yu) 經濟效益的雙贏。去年年底,河曲縣上榆泉煤礦田巨峁區域生態治理項目成功入選全省國土空間生態修複20個(ge) 示範工程,成為(wei) 我省黃河流域生態修複的一大亮點。

  曾經,黃河吹沙走浪幾千裏,帶來了滾滾波濤,也掀起了濁浪翻天,如今,生態修複治理大大改善提升了區域生態環境,讓古老的黃河流域重披溫柔的綠裝。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guan) 於(yu) 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實驗區決(jue) 策部署,我省出台了《山西省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立足山西實際,從(cong) 水土保持、汙染治理、防洪能力提升、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文化保護傳(chuan) 承等方麵,設置了16項目標指標,研究提出到2025年的總體(ti) 目標,並科學分解到各年度,確保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各項任務可量化、能考核;圍繞河湖生態保護治理、減汙降碳協同增效、城鎮環境治理設施補短板、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環境治理、生態保護修複五大行動,提出了24項具體(ti) 舉(ju) 措,確保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各項任務可操作、能見效;從(cong) 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法治保障和科技支撐、發揮政府引導和市場調節作用、嚴(yan) 格監督管理4個(ge) 方麵提出了若幹保障措施,確保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各項任務可落地、能實施。

  謀劃十大工程

  實現水質穩步提升

  涑水河是黃河的一級支流,當地有民謠“走千走萬(wan) ,不如咱涑水兩(liang) 岸”,唱的便是這條河。昔日汙水橫流的涑水河入黃口,如今綠意盎然,碧波在微風吹拂下蕩起漣漪。隨著永濟市涑水河入黃口水生態修複工程的全麵完工,清澈的河水從(cong) 濕地流出,匯入了黃河河道。  

  運城是汾河入黃的“最後一公裏”,今年以來,該市著眼於(yu) 徹底解決(jue) 突出水汙染問題,通過項目支撐,持續推動黃河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永濟市加大人工濕地建設力度,先後完成總處理能力5萬(wan) m3d的兩(liang) 期人工濕地,對涑水河上遊來水處理達Ⅲ類後排入涑水河。永濟市人工濕地位於(yu) 伍姓湖入湖口,該工程實施後,使涑水河進入伍姓湖的水質得到有效淨化,對涑水河入黃國控張留莊斷麵水質持續穩定達標起到積極作用,淨化後的中水還能為(wei) 伍姓湖提供優(you) 質水源補充,進而改善伍姓湖水體(ti) 水質,修複伍姓湖水生態環境,保障涑水河下遊農(nong) 業(ye) 用水安全,促進涑水河流域生態係統良性循環。該項目施工負責人張敬紅告訴記者:“前期經過處理的一級表流,沉澱進入有植物和填料的潛流區,對水質進行淨化,再經過潛流濕地治理之後,流入表流濕地,經過沉水植物分解,達到對水質淨化的目的。”

  到“十三五”末,我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複和汙染治理取得顯著成效,水環境質量明顯好轉,33個(ge) 地表水國考斷麵中水環境質量逐步向好,優(you) 良水體(ti) 比例提升到66.7%,劣Ⅴ類水體(ti) 斷麵全部消除,實現曆史性突破。

  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處長趙亮介紹,今年以來,我省把工程治理作為(wei) 保障“一泓清水入黃河”的關(guan) 鍵之舉(ju) ,謀劃了十大工程280餘(yu) 項子工程,目前,已先期開工118個(ge) 項目。在水資源方麵,依托水網工程建設,結合水源涵養(yang) 和中水回用,保障河道生態基流;在水環境方麵,深化城鎮生活汙水、工業(ye) 廢水、農(nong) 村生活汙水和農(nong) 業(ye) 麵源係統治理;在水生態方麵,實施河道、岸線生態修複治理,打造生態廊道。澮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程、城鎮市政排水管網雨汙分流改造工程、汾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等牽引性工程正在加緊推進。省生態環境部門將按照工程推進機製,強化過程管理、突出全程跟進,確保各項工程高質量推進完成。

  堅持治管並重

  向環境監管要成效

  在加強工程建設,加快補齊黃河流域水環境治理短板的基礎上,我省堅持治管並重,向環境監管要成效,確保母親(qin) 河水質。全省各級各部門一個(ge) 斷麵一個(ge) 斷麵“定方案、明措施、抓落實”,通過“查、測、溯、治”,拉網式排查出入河排汙口5847個(ge) ,全部追溯源頭、實施分類整治、補齊治汙短板,累計投入180億(yi) 元,實施各類水汙染治理工程1240餘(yu) 項。

  趙亮介紹,我省實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日預警、周研判、月通報機製,針對超標斷麵及時響應,精準應對。堅持“查、測、溯、治、管”思路,深化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推動建立“汙染源—入河排汙口—水體(ti) ”全鏈條監管體(ti) 係。重點針對汛期汙染強度高的突出問題,要求各地汛前實施管道清淤,雨期發揮進水調節池調蓄作用,加大城鎮生活汙水處理廠處理能力,確保生活汙水“應收盡收”。開展黑臭水體(ti) 整治專(zhuan) 項行動,限期整改突出問題,鞏固治理成效。強化生態流量保障,科學優(you) 化水資源調配,保障汾河入黃口生態流量。

  數據顯示,今年1月—5月,黃河流域參與(yu) 評價(jia) 的58個(ge) 國考斷麵中,優(you) 良水質(Ⅰ~Ⅲ類)斷麵48個(ge) ,占比82.8%,與(yu) 去年全年平均水平持平;無劣Ⅴ類水質斷麵,與(yu) 去年全年平均水平持平。

  我省生態環境部門將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優(you) 化引領倒逼作用,按照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要求,嚴(yan) 格落實“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強化“兩(liang) 高”項目分類處置,嚴(yan) 禁黃河幹流及主要支流臨(lin) 岸一定範圍內(nei) 新建“兩(liang) 高一資”項目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園區,推動高耗水、高汙染企業(ye) 遷入合規園區,支持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重大產(chan) 業(ye) 項目布局發展。

  泛舟大河裏,渺漫連雲(yun) 霞。哺育華夏的黃河流域正變身為(wei) 風景秀美的生態畫廊,三晉兒(er) 女將繼續書(shu) 寫(xie) 更多“讓黃河成為(wei)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精彩故事。(記者程國媛)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