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專業鎮積聚長治競爭新優勢
長治市著力打造“1+10”專(zhuan) 業(ye) 鎮,全力培育特色產(chan) 業(ye) 集聚度高、專(zhuan) 業(ye) 化分工協作程度高、產(chan) 業(ye) 輻射帶動能力強、品牌優(you) 勢突出、就業(ye) 富民拉動效應明顯的專(zhuan) 業(ye) 鎮產(chan) 業(ye) 群,全力鍛造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極,全市形成了1家省級專(zhuan) 業(ye) 鎮為(wei) 標杆、10家市級專(zhuan) 業(ye) 鎮為(wei) 重點、一大批縣區級專(zhuan) 業(ye) 鎮為(wei) 接續的發展新格局。
上黨(dang) 中藥材專(zhuan) 業(ye) 鎮是全省首批十大特色專(zhuan) 業(ye) 鎮,也是全省唯一的以中藥材為(wei) 主導產(chan) 業(ye) 的專(zhuan) 業(ye) 鎮。長治市以打造省級標杆為(wei) 抓手,製定出台了《加快推進中藥材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決(jue) 定》《平順縣促進醫藥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若幹措施》《上黨(dang) 中藥材專(zhuan) 業(ye) 鎮2023年行動方案》等一係列政策文件,依托振東(dong) 、正來等龍頭企業(ye) ,圍繞“標準化種植、訂單化收購、規模化倉(cang) 儲(chu) 、多元化加工、電商化營銷、融合化發展”全方位發力,著力構建集規模種植、訂單收購、現代倉(cang) 儲(chu) 、多元加工、電商營銷、農(nong) 旅發展於(yu) 一體(ti) 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以完善公共服務平台、加強要素保障為(wei) 要求,重點打造平順縣上黨(dang) 中藥材專(zhuan) 業(ye) 鎮創新創業(ye) 孵化中心和北藥道地藥材交易、中藥材質量檢測、網上信息共享、科技研發創新四大平台,投入地方財政資金1億(yi) 元,重點支持專(zhuan) 業(ye) 鎮基礎設施建設;投入2000萬(wan) 元財政專(zhuan) 項資金,撬動商業(ye) 銀行貸款2億(yi) 元;政府擔保全額貼息3673.9萬(wan) 元,撬動金融貸款5.97億(yi) 元;發放產(chan) 業(ye) 發展獎補資金2853.16萬(wan) 元,推進產(chan) 業(ye) 向規模化、標準化、普惠性發展。著力於(yu) 挖掘科技內(nei) 涵,積極搭建科研平台,成立了平順潞黨(dang) 參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院和上黨(dang) 中藥材產(chan) 業(ye) 學院,開展“十大晉藥”種子DNA測序,對中藥材選種、育苗、測土配方施肥、產(chan) 品開發等全鏈條集成研發;與(yu) 北京大學元培學院、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中醫科學院等高校院所簽訂校地合作協議,研發潞黨(dang) 參口服液等係列產(chan) 品4大類26種;圍繞數智賦能,建成1個(ge) 農(nong) 產(chan) 品綜合檢驗檢測中心、11個(ge) 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檢測站:建設覆蓋育苗、采收、加工等8個(ge) 環節的數字全程質量安全可追溯體(ti) 係。目前,僅(jin) 平順上黨(dang) 中藥材已培育中藥材加工企業(ye) 40多家,其他經營主體(ti) 230餘(yu) 家,種植、經營戶達到2.6萬(wan) 戶,直接帶動3.5萬(wan) 群眾(zhong) 人均增收4300元。
以加快特色專(zhuan) 業(ye) 鎮建設為(wei) 要求,長治市充分挖掘全市縣域資源稟賦、產(chan) 業(ye) 基礎和曆史傳(chuan) 統優(you) 勢,圍繞製造業(ye) 、特優(you) 農(nong) 業(ye) 、特色輕工(工藝美術)等領域,加快培育發展一批特色產(chan) 業(ye) 集聚度高、專(zhuan) 業(ye) 化分工協作程度高、產(chan) 業(ye) 輻射帶動能力強、品牌優(you) 勢突出、就業(ye) 富民拉動效應明顯的專(zhuan) 業(ye) 鎮,鍛造縣域經濟長板優(you) 勢,促進市場主體(ti) 倍增,推動產(chan) 業(ye) 轉型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助力全市推動高質量發展。市裏明確提出了專(zhuan) 業(ye) 建設目標,力爭(zheng) 到2025年,全市專(zhuan) 業(ye) 鎮發展質量與(yu) 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顯著提高,省級專(zhuan) 業(ye) 鎮達到3—5個(ge) ,市級專(zhuan) 業(ye) 鎮達到30個(ge) 以上,建設培育一批縣、鄉(xiang) 級專(zhuan) 業(ye) 鎮;培育一批優(you) 秀的縣域產(chan) 業(ye) ,打造一批知名的區域品牌,製定一批行業(ye) 標準,形成全國知名、全省有影響的長治名片;專(zhuan) 業(ye) 鎮公共服務體(ti) 係更加完善,基礎設施、產(chan) 業(ye) 配套、信息化水平、人才支撐和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土地集約利用和產(chan) 出效益進一步提升,節能降耗、減汙降碳效果明顯;市場主體(ti) 集聚平台作用有效發揮,培育一批龍頭企業(ye) ,招引孵化一批上下遊配套企業(ye) ,帶動就業(ye) 創業(ye) 、賦能富民強市。
圍繞專(zhuan) 業(ye) 鎮建設目標,市裏遴選了首批10個(ge) 市級重點專(zhuan) 業(ye) 鎮,製定了促進專(zhuan) 業(ye) 鎮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實施了專(zhuan) 業(ye) 鎮市場主體(ti) 倍增行動、主導產(chan) 業(ye) 壯大行動、創新能力提升行動、重大項目攻堅行動、就業(ye) 富民賦能行動、質量品牌提升行動、市場拓展行動、精準招商行動、要素保障行動和環境服務優(you) 化行動等具體(ti) 行動,建立了高效協同推進、政策保障落實、常態化服務、責任清單、科學化考核激勵機製五大機製,以省級、市級重點專(zhuan) 業(ye) 鎮為(wei) 示範引領,梯次培育一批特色專(zhuan) 業(ye) 鎮,為(wei) 長治市產(chan) 業(ye) 提質轉型、市場主體(ti) 倍增、項目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助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以“1+10”專(zhuan) 業(ye) 鎮建設為(wei) 牽引,長治市加快特色專(zhuan) 業(ye) 鎮建設步伐,建立了以市領導牽頭、市縣(區)聯合推動的工作機製,製定出台專(zhuan) 業(ye) 鎮係統性支持政策、市級專(zhuan) 業(ye) 鎮認定標準和管理辦法,加快推進省級、市級專(zhuan) 業(ye) 鎮發展壯大,梯次培育一批特色專(zhuan) 業(ye) 鎮,形成市縣(區)齊抓專(zhuan) 業(ye) 鎮發展的工作格局。圍繞專(zhuan) 業(ye) 鎮建設,各縣區也製定出台了相應的政策支持文件,明確了推進措施,建立完善了保障機製,全市特色產(chan) 業(ye) 呈現出競相發展的新局麵。(李楠、賈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