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金華婺城持續推進治水 催生美麗蝶變

發布時間:2023-08-25 16:14:00來源: 金華日報

  在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新昌橋村,沿著白沙溪巡河檢查,是村級河長柯建康這些年的日常。10多年來,他無數次走過這段白沙溪沿岸,見證了白沙溪的美麗(li) 蝶變。

  來到金蘭(lan) 水庫,隻見水麵碧波蕩漾,青山蒼翠欲滴。這裏是市區百萬(wan) 市民重要的飲用水源地。得益於(yu) 優(you) 質水資源,與(yu) 水庫相鄰的婺城區琅琊鎮山後金村種植的冷水茭白產(chan) 業(ye) 迅速發展壯大。而在該鎮徐聯村,一座現代化飲用水工廠屹立在綠水青山間,汩汩優(you) 質水通過國際先進的技術裝備,灌裝成瓶裝飲用水。

  從(cong) 白沙溪到金蘭(lan) 水庫,一汪好水記錄著婺城全麵深化“五水共治”、建設生態文明的美麗(li) 蝶變。自2013年浙江拉開“五水共治”序幕以來,該區全麵開展黑臭水體(ti) 整治、剿滅劣V類水、“汙水零直排”、水生態修複、“美麗(li) 河湖”創建等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23年,該區已5次蟬聯全省“五水共治”最高獎“大禹鼎”。

  10年來,婺城不斷健全“一河兩(liang) 長”“一河兩(liang) 員”“一口雙哨”責任體(ti) 係,配套河長管理、巡河、考核、督導的一體(ti) 化智慧治水平台,及時有效解決(jue) 一批涉水堵點。“水墨琅琊、世遺小鎮”成為(wei) 金華唯一一家入選2022年浙江省第一批“水之旅”精品路線,全區Ⅲ類以上地表優(you) 質水達98.4%,是省級生態文明示範區。

  做好治水文章,婺城也從(cong) 一些細微之處下功夫。這幾天,城東(dong) 街道通園溪旌孝街社區的居民們(men) 都在關(guan) 心一件事——汙水管網提升改造工程項目。

  “這一段汙水管網的承載能力早已跟不上需求,尤其是一下大雨,汙水外溢現象頻發,嚴(yan) 重影響居民生活環境。”婺城區住建局市政服務中心主任莊獻民介紹,通園溪區塊是2023年婺城“城鎮汙水管網提升改造”連片麵積最大、提升改造難度最高的典型項目,為(wei) 最大程度降低對居民出行、生活的影響,該項目采用傳(chuan) 統工藝和非開挖頂管工藝結合,將在2023年12月底完工。

  近年來,婺城推行“3+”改造模式,統籌推進“汙水零直排區”建設,總結提煉“運維先行全程介入”工作法,促進“五改、管改、汙水”有機結合,截至目前,已完成806個(ge) 老舊小區改造,有效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指數。

  近5年來,婺城累計投資4.8億(yi) 餘(yu) 元實施農(nong) 村飲用水改造,涉及163個(ge) 村,惠及23萬(wan) 人口,全麵解決(jue) 農(nong) 村居民安全飲水問題。此外,依托生態廊道主題功能區項目建設和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婺城吸引和承辦了中國燕語湖垂釣大賽、中國山水四項公開賽等諸多賽事,推動“賽事+文旅+電商+製造”跨界融合,讓“水經濟”成為(wei) 婺城鄉(xiang) 村旅遊最受青睞的項目。據悉,2022年,婺城共接待遊客342.4萬(wan) 人次,收入46.7億(yi) 元,其中鄉(xiang) 村旅遊收入4.05億(yi) 元,實現因水而興(xing) 、因水而富的生態夢。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