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頭雁”振翅領飛 助力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3-08-28 11:43:00來源: 河北日報

  原標題:“頭雁”振翅領飛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頭雁”振翅領飛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張北縣健全機製激勵廣大村幹部真抓實幹奮發有為(wei)

  頭雁先飛,群雁齊追。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離不開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這個(ge) 戰鬥堡壘,基層黨(dang) 組織書(shu) 記更是發揮著“領頭雁”的重要作用。

  近年來,張北縣全麵優(you) 化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建,培育創業(ye) 帶富“領頭雁”,建立健全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全鏈條激勵機製,有效推動廣大村幹部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主戰場真抓實幹、奮發有為(wei) 。

  選準“領頭雁”,建強基層隊伍

  8月22日,走進公會(hui) 鎮大特拉村西瓜種植基地,一排排西瓜大棚整齊排列。大棚裏,一個(ge) 個(ge) 翠綠滾圓的西瓜掩映在藤葉之中,村民們(men) 正在采摘成熟的西瓜,忙著稱重、裝箱。

  “過去我們(men) 這兒(er) 隻種蓧麥、胡麻等大田作物,收益不高。謝書(shu) 記腦子活,這幾年領著我們(men) 種西瓜,收入翻了好幾倍,可給鬧好了!”大特拉村脫貧戶寇千忠高興(xing) 地告訴記者,一年裏他有三四個(ge) 月在西瓜種植基地打工,僅(jin) 這部分收入就有1萬(wan) 多元。

  寇千忠提到的謝書(shu) 記,是大特拉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謝誌崗。“自己有經濟條件了,一直想為(wei) 家鄉(xiang) 幹點事兒(er) ,讓鄉(xiang) 親(qin) 們(men) 都富起來。”多年在外地經商的謝誌崗,經選舉(ju) 於(yu) 2018年2月回村任職。

  “咱們(men) 這裏鹽堿地多,西瓜喜弱堿土壤,加上晝夜溫差大,種植西瓜準能成。”為(wei) 了摸清市場行情,謝誌崗深入京津周邊地區市場,進行了10多次考察調研。2018年4月,引進種植了200畝(mu) 錯季西瓜。他說:“種慣了大田作物的村民們(men) 當時也有顧慮,當第一批瓜熟了、市場暢銷,大家懸著的心才落了地。”

  如今,大特拉村西瓜種植基地發展到650畝(mu) ,有麒麟西瓜、4K西瓜、特小鳳西瓜等品種。2022年該村集體(ti) 收入突破80萬(wan) 元,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3000多元。在大特拉村帶動下,公會(hui) 鎮東(dong) 號村、郝家營鄉(xiang) 五福堂村等村鎮也發展起大棚西瓜種植,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

  選對一個(ge) 人,帶強一個(ge) 村。張北縣瞄準鄉(xiang) 賢能手、創業(ye) 人才群體(ti) ,注重在平時挖掘人才,對返鄉(xiang) 創業(ye) 的人才給予政策優(you) 惠,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有重大貢獻的優(you) 秀人才優(you) 先推薦為(wei) 黨(dang) 代表候選人、人大代表候選人、政協委員等,並引導其競選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讓人才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舞台上挑大梁、擔重任、唱主角。

  2021年新一輪換屆以來,張北縣通過創業(ye) 人才中“請”、外地企業(ye) 事業(ye) 單位“引”等方式,打破地域、身份、行業(ye) 限製,有38名創業(ye) 人士、55名“土專(zhuan) 家”、1021名致富能手、61名退役軍(jun) 人等進入村“兩(liang) 委”幹部隊伍,基層黨(dang) 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顯著增強。

  強化培訓指導,提升帶富能力

  “增加村集體(ti) 收入,光靠調整種植模式是不行的,也得懂理論、能管理、會(hui) 經營。”8月22日,在郝家營鄉(xiang) 三義(yi) 美村村委會(hui)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閻彪向記者分享了他的興(xing) 農(nong) 辦法。

  三義(yi) 美村水土資源豐(feng) 富,有種植蔬菜的傳(chuan) 統。“過去都是一家一戶種植,小打小鬧,不成規模,很難產(chan) 生效益。”閻彪說,如何將資源優(you) 勢變成發展效益,這個(ge) 問題一度困擾著他。

  縣裏組織的一次外地觀摩培訓,讓閻彪找到了答案——推行規模化和現代化種植。

  為(wei) 開展規模化種植,2021年12月,三義(yi) 美村開始實施土地流轉。“閻彪挨家挨戶進行宣傳(chuan) 發動,幫村民算經濟賬、發展賬。”村民於(yu) 茂富說,那段時間,閻彪經常忙碌到深夜。

  2022年4月,占地4000多畝(mu) 的三義(yi) 美村現代農(nong) 業(ye) 園區開始建設,當年引入經營主體(ti) 投入運營。村民融入項目中打工掙薪金,土地流轉收取流轉金,還為(wei) 村集體(ti) 增加了項目租金收益。“現在我家兩(liang) 口人一年能收入4萬(wan) 多元,不用操心,比原來自己種菜收入還高。”村民於(yu) 茂富說,不光他們(men) 村富了,也帶動了周邊的村民。現代農(nong) 業(ye) 園區用工高峰期可提供800多個(ge) 崗位,吸引周邊村莊的眾(zhong) 多村民前來務工。

  為(wei) 全麵提升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帶富能力,近年來張北縣對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開展常態化全覆蓋培訓,通過組織外出觀摩培訓、先進典型授課等形式,讓他們(men) 在學中幹、幹中學,全麵提升抓黨(dang) 建促鄉(xiang) 村振興(xing) 能力水平。

  張北縣還組織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縣人社局等部門成立創業(ye) 指導隊伍,為(wei) 農(nong) 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發展提供產(chan) 業(ye) 、政策和資金支持。截至今年6月,張北縣村集體(ti) 年收入5萬(wan) 元以下的村已全部“清零”。村集體(ti) 年收入10萬(wan) 元以上的村313個(ge) ,占比85.5%。村集體(ti) 年收入100萬(wan) 元以上的村達到15個(ge) 。

  完善服務管理,提高治理效能

  “大娘,忙啥呢?”“哦,小倪呀,我剛在院子裏澆了一會(hui) 兒(er) 菜。”“您孩子不在身邊,有啥事盡管跟我說啊”……8月22日下午,郝家營鄉(xiang) 西高廟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倪玉軍(jun) 通過“一鍵呼叫”係統,與(yu) 80歲的王樹芸進行視頻通話。

  西高廟村老齡化嚴(yan) 重,常住人口166戶287人,60周歲以上人口超70%。“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完善鄉(xiang) 村治理,基層黨(dang) 組織要主動回應群眾(zhong) 需求,在提升服務上下功夫。”倪玉軍(jun) 介紹,該村為(wei) 全村25戶留守老人家裏安裝了“一鍵呼叫”終端機,24小時接聽老人需求,為(wei) 老年人的幸福生活保駕護航。

  “打通服務群眾(zhong) 的‘最後一公裏’,鄉(xia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應帶好頭,久久為(wei) 功。”張北鎮南壕塹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蘭(lan) 巨成已擔任了30年的村幹部,他深知村幹部遇到事情多聽群眾(zhong) 意見,著力解決(jue) 好群眾(zhong) 遇到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才能取得群眾(zhong) 的信任,增強幹群的凝聚力。南壕塹村定期召開村民代表大會(hui) ,村幹部、黨(dang) 員、村民代表聚在一起,提建議、聊方案,把共享發展的美好願景落實落細。

  8月22日晚,南壕塹村黨(dang) 員、網格員俞振禎來到茹有富老人家走訪,了解生活情況及需求。南壕塹村將全村519戶以居住地劃分在網格內(nei) ,選配了21個(ge) 網格員,通過“網格事、網格議、網格治”,激活村民自治新動能。

  獎優(you) 罰劣,實幹氛圍濃起來。張北縣對標產(chan) 業(ye) 、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ge) 振興(xing) ”細化標準,對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全麵開展評定工作,結果與(yu) 評先選優(you) 、績效待遇、提拔使用等掛鉤。

  張北縣還打通上升通道,近年來,實績突出的2名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進入鄉(xiang) 鎮領導班子,13名表現優(you) 秀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被招錄為(wei) 鄉(xiang) 鎮事業(ye) 編製和公務員,全縣125名優(you) 秀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擔任縣黨(dang) 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進一步增強村黨(dang) 組織書(shu) 記政治責任感和榮譽感,不斷激發幹事創業(ye) 、比學趕超的熱情,推動鄉(xiang) 村在“頭雁”隊伍的帶領下,充滿活力、安定有序。(記者郭曉通)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