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浙江“雲和師傅”走南闖北促共富

發布時間:2023-09-06 11:37:00來源: 浙江日報

  兩(liang) 天輾轉跨越1800多公裏後,近日,“雲(yun) 和師傅”李長餘(yu) 來到了甘肅省隴南市徽縣。他告訴記者,這是他5年裏第二次帶著技術跨省幫助當地農(nong) 民增收致富。2018年,李長餘(yu) 曾到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傳(chuan) 授食用菌種植技術,在他的帶動下,當地40多戶低收入農(nong) 戶實現增收致富。

  作為(wei) 浙江省唯一以人稱命名、擁有國家注冊(ce) 商標的勞務品牌,“雲(yun) 和師傅”是浙江省麗(li) 水市雲(yun) 和縣特色人才品牌,主要指當地擁有技師以上職稱、具有5年以上異地綜合開發實踐經驗和一定示範帶動作用的知識技術型勞動者。

  “雷師傅,黑木耳怎麽(me) 種品質才能更好?”近日,另一位“雲(yun) 和師傅”雷岩德接到了千裏之外的新疆新和縣菇農(nong) 依明江打來的求助電話。2019年3月,已是浙江省農(nong) 民高級技師的雷岩德,得知新和縣缺少菌類種植技術指導員後,第一時間主動報名援疆,奔赴千裏之外的新和縣,成為(wei) 該縣第一位擔任食用菌技術員的“雲(yun) 和師傅”。

  為(wei) 了讓黑木耳取得豐(feng) 收,雷岩德每天早出晚歸,手把手指導農(nong) 戶如何噴水、如何采摘。為(wei) 了調整當地食用菌種植結構,雷岩德還積極引入金針菇、雙孢菇和香菇等菌種,帶領村民拓寬致富路。“雷師傅剛來的時候,我們(men) 完全不懂怎麽(me) 種植黑木耳。現在,經過雷師傅4年的幫助指導,我們(men) 已經可以獨立種植。”當地種植戶海比然木·米吉提談起雷岩德,眼神中充滿感激。

  據不完全統計,雷岩德在新和縣的4年裏,共帶動當地1500多戶農(nong) 戶開展黑木耳種植,麵積達160餘(yu) 畝(mu) ,共280萬(wan) 棒菌棒。“雖然我已經回到家鄉(xiang) 雲(yun) 和,但還是會(hui) 通過線上進行技術指導,盡最大努力讓新和的種植戶們(men) 迎來豐(feng) 收。”雷岩德說。

  像李長餘(yu) 、雷岩德這樣的“雲(yun) 和師傅”,在雲(yun) 和還有很多。雲(yun) 和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提供的數據顯示,自2004年成立以來,當地共培育了784名“雲(yun) 和師傅”、1000多名“後備雲(yun) 和師傅”,形成了食用菌、茶葉、商貿、農(nong) 家樂(le) (民宿)等九大產(chan) 業(ye) 的創業(ye) 大軍(jun) 。他們(men) 帶領1.5萬(wan) 名雲(yun) 和農(nong) 民走南闖北從(cong) 事異地開發創業(ye) ,足跡遍布全國31個(ge) 省份、300多個(ge) 市縣、3788個(ge) 鄉(xiang) 鎮,累計帶動中西部地區100多萬(wan) 農(nong) 民發展產(chan) 業(ye) 、增收致富。

  “我們(men) 將加快實施‘雲(yun) 和師傅’提升行動,加強‘雲(yun) 和師傅’品牌建設,不斷推進人才集聚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雲(yun) 和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雲(yun) 和將著力做好“政策激勵、隊伍建設、品牌拓展”三篇文章,不斷做大“雲(yun) 和師傅”產(chan) 業(ye) 、放大“雲(yun) 和師傅”效應。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