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米大產業 “縣長論道”小米產業新發展
人民網興(xing) 縣9月5日電(武笑)9月5日,2023國際小米年學術年會(hui) 第五屆中國小米產(chan) 業(ye) 發展大會(hui) 暨中國(興(xing) 縣)首屆雜糧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縣長論道在山西省呂梁市興(xing) 縣舉(ju) 辦。
會(hui) 上,來自河北省邯鄲市武安市、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內(nei) 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山西省呂梁市興(xing) 縣以及長治市武鄉(xiang) 縣的五位縣級領導就各縣小米產(chan) 業(ye) 現狀及特點進行介紹,分別從(cong) 小米市場培育、育種產(chan) 業(ye) 發展、品質提升、增加附加值、電子商務、品牌打造、農(nong) 旅融合等方麵進行了深入探討,並圍繞如何講好小米故事,以及對小米產(chan) 業(ye) 全方位、全產(chan) 業(ye) 鏈發展,把小米產(chan) 業(ye) 進一步做大做強等內(nei) 容進行交流溝通。
“作為(wei) ‘中國小米之鄉(xiang) ’的武安市,是我國穀子種植的起源地,有8000餘(yu) 年的磁山粟文化,這裏生產(chan) 的小米色澤金黃,入口綿甜糯香。”武安市副市長宋理達首先發言,就武安市“兩(liang) 手抓”磁山粟文化和育種產(chan) 業(ye) 、如何做好農(nong) 產(chan) 品招商引資、政府各項扶持政策等進行介紹。
“來武鄉(xiang) 幹三件事,當一天八路軍(jun) ,看一部實景劇,吃一頓小米宴,歡迎大家來武鄉(xiang) 品嚐100多道與(yu) 小米有關(guan) 的菜肴。”武鄉(xiang) 縣副縣長史小兵表示,依托紅色革命基地,武鄉(xiang) 縣講好“小米加步槍,好米在武鄉(xiang) ”故事,持續提升地域品牌,發展機械化、標準化的種植模式,通過各類電商平台拓寬銷售渠道,讓“武鄉(xiang) 小米”搭上電商快車。
有“世界小米之鄉(xiang) ”之稱的敖漢旗,耕地麵積550萬(wan) 畝(mu) ,穀子種植麵積在100萬(wan) 畝(mu) 以上,在全國縣級城市裏種植小米麵積最多。打造專(zhuan) 屬穀子品種、發布穀子全自動化種植操作手冊(ce) 、成立小米產(chan) 業(ye) 協會(hui) 、重視品牌建設……敖漢旗委常委、副旗長張毅對敖漢旗小米產(chan) 業(ye) 的一係列創新舉(ju) 措進行介紹。
抓基地建設、抓龍頭企業(ye) 、抓品牌建設、抓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興(xing) 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賀建強介紹說,興(xing) 縣緊緊圍繞打好“精品雜糧”牌,打造“中國雜糧之鄉(xiang) ”目標,把發展雜糧產(chan) 業(ye) 作為(wei)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銜接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支柱產(chan) 業(ye) ,全縣雜糧種植麵積突破40萬(wan) 畝(mu) ,雜糧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值已達10.24億(yi) 元,輻射帶動10萬(wan) 多脫貧人口增收致富,興(xing) 縣雜糧成為(wei) 名副其實的好糧。
地處旱作丘陵區域的伊川縣,擁有50萬(wan) 畝(mu) 富硒土壤,多樣地形地貌,悠久的農(nong) 耕文明,傳(chuan) 統的種植曆史,為(wei) 伊川穀子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伊川縣重點抓富硒農(nong) 業(ye) 發展,突出綠色雜糧產(chan) 業(ye) 品牌化、特色化、專(zhuan) 業(ye) 化,不斷推廣新品種,新技術,確保雜糧產(chan) 業(ye) 有序發展。”伊川縣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常光磊介紹說。
大家紛紛表示,將緊緊抓住舉(ju) 辦2023國際小米年學術年會(hui) 第五屆中國小米產(chan) 業(ye) 發展大會(hui) 暨中國(興(xing) 縣)首屆雜糧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的有利契機,加強與(yu) 其他縣市區的雜糧產(chan) 業(ye) 合作,共促雜糧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