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成長沃土(中國道路中國夢·齊心協力加油幹)
常有人問我,從(cong) 教30餘(yu) 年如何保持如此充沛的熱情?站在學校之外,從(cong) 人的全麵發展思考教育;沉在學校之內(nei) ,遵循教育規律研究教學,理想便不會(hui) 熄滅,做事就總有激情。
要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人,課堂就不應局限於(yu) 校園。孩子們(men) 走出校園,暢遊在廣闊現實,讓知識的浪花奔湧向實踐的海洋,更容易有所獲、有所悟。從(cong) 2012年開始,我們(men) 嚐試每周五擠出半天時間,讓孩子們(men) 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學科知識和社會(hui) 通識的理解。到公園研究櫻花的生長,在絲(si) 綢博物館觀賞百年前的衣料,在國防教育基地感悟美好生活來之不易……幾乎每一名孩子都可以從(cong) 中獲益。孩子們(men) 不僅(jin) 進行實地考察,還要總結匯報學習(xi) 成果。更開闊的視野給予了孩子們(men) 更立體(ti) 的觀察視角、更豐(feng) 厚的人文滋養(yang) ,也讓他們(men) 的自信心和創造力極大迸發。盡管讓孩子們(men) 走出校園學習(xi) ,需要處理好教學進度、學生安全等諸多問題,但隻要有利於(yu) 孩子的全麵發展、健康成長,再大的困難都要克服,再多的付出都不為(wei) 過。
孩子是花朵,教師是園丁,園丁技藝的提升,對花朵的生長具有重要意義(yi) 。我們(men) 構建豐(feng) 富的教師成長課程體(ti) 係,以教育者的終身學習(xi) 更好激發學生成長成才的潛力。我們(men) 還延續了師徒結對培養(yang) 模式,時常組織教師教學技能“大比武”、開設“暑期成長營”,兼顧學科教學和立德樹人。在傳(chuan) 幫帶中,更多優(you) 秀教師脫穎而出,讓更多學生享受更好的教育。好的學校,不僅(jin) 能推動校園內(nei) 的教學相長,更能促進城鄉(xiang) 間的教育均衡。創建鄉(xiang) 村名師工作室並發展為(wei) 一個(ge) 工作室群,我們(men) 培養(yang) 出一批批教師,將優(you) 質的教育內(nei) 容和資源送往鄉(xiang) 村,點亮鄉(xiang) 村學子的夢想。教育是領航的事業(ye) ,個(ge) 體(ti) 的勤勉付出,帶動群體(ti) 的不斷壯大,助力教育質量整體(ti) 提升,最終受益的是全社會(hui) 。
家庭是教育引導孩子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家校協同,有助於(yu) 提高教育質量。“不能隻關(guan) 注孩子飛得高不高,還得關(guan) 注飛得累不累”“人生比拚的不是眼前的得失,而是長久的決(jue) 心和格局”……一封封手書(shu) 的信箋,傳(chuan) 遞健康的教育理念,架起家校間的心靈橋梁。每個(ge) 月的全員家訪日,200多名教師走進學生家庭,聆聽教育訴求,分享教學經驗。學校要運用專(zhuan) 業(ye) 所長,引導家庭建立科學的教育體(ti) 係。關(guan) 注進度,更注重溫度,教師與(yu) 家長才能對孩子的身心狀況進行整體(ti) 性把握,幫他們(men)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教育興(xing) 則國家興(xing) ,教育強則國家強。”作為(wei) 一名老師,要有“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心中有孩子、眼中有孩子,做到想在孩子的前麵、守在孩子的身後。腳踏實地、勇於(yu) 創新,我將繼續以赤誠之心,推動家校共同厚植成長沃土,靜待桃李芬芳。
(作者為(wei) 浙江省數學特級教師、杭州采荷第三小學教育集團校長,人民日報記者竇皓采訪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