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崇川區聚焦老舊小區治理難題 健全黨群議事日製度
“南川園38幢路口道路破敗,安全隱患大”“法果路路燈壞了,晚上出行不方便”……近日,在學田街道果園社區“板凳會(hui) ”上,來自各個(ge) 網格的黨(dang) 員群眾(zhong) 代表你一言我一語,商討著社區事務。每月一次的黨(dang) 群議事日,成為(wei) 了社區黨(dang) 委推進民主決(jue) 策和解決(jue) 群眾(zhong) 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的有效平台。
今年以來,崇川區聚焦老舊小區治理難題,持續深化“攻堅有我”行動,健全黨(dang) 群議事日製度,將群眾(zhong) 金點子及時轉化為(wei) 治理金鑰匙,讓居民群眾(zhong) 的參與(yu) 和支持成為(wei) 老舊小區改造提升的最強動力。
“接待點”設在工地上,傾(qing) 聽民意全覆蓋。“建議加裝充電樁、晾衣架和休息椅”“最美回家路的綠化、燈光、公益小品這些問題建議提前考慮”……學田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周智傑接連主持了數場工地見麵會(hui) ,收集居民訴求80餘(yu) 條。崇川區在40個(ge) 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中組建29個(ge) 攻堅黨(dang) 支部,全覆蓋設置群眾(zhong) 接待點,由“雙報到”黨(dang) 員、街居幹部輪值駐點,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24小時全天候呼應民意。動員政治觀念強、群眾(zhong) 威望高、具有工程管理經驗的黨(dang) 群代表組建義(yi) 務監督隊,深度參與(yu) 材料質檢、工序把關(guan) 、安全施工等關(guan) 鍵環節。經過自下而上問民意、聚民智,綠化種類配比、垃圾箱房位置、無煙灶台改造等13項科學合理的優(you) 化建議被納入改造方案。
“議事會(hui) ”開在家門口,共商共辦解難題。針對居民集中反映的南川園新村停車位問題,社區黨(dang) 委主動邀請區市政、城管等職能部門研究政策,調動轄區內(nei) 工程建設等專(zhuan) 業(ye) 力量謀劃方案,通過多輪協商議事,合力推動小區166戶居民實現了一家一戶一車位。崇川區建立信息收集、共商共議、分類處置、合力推進、督辦問效議事機製,以社區黨(dang) 組織為(wei) 中心,整合區域內(nei) 資源,依托黨(dang) 群議事亭、民情懇談會(hui) 等“家門口”的議事平台,引導各方力量協同攻堅治理難題,從(cong) 速辦好老小區圍合、點亮樓道燈等民生實事。42名街道掛鉤領導擔任攻堅黨(dang) 支部第一書(shu) 記、黨(dang) 建指導員,每月固定時間參加黨(dang) 群議事活動,統籌推進矛盾化解、秩序引導、安全防範等小區治理事項1034件。
“後半篇”做到心坎裏,服務居民零距離。“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著辦”如今已然成為(wei) 了紫荊花社區居民的共識,對此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姚傑表示,“通過集結事件涉及的各方主體(ti) ,共同商討得出意見的最大公約數,就是我們(men) 開展黨(dang) 群議事的主要宗旨”。崇川區把黨(dang) 群議事日製度作為(wei) 延伸黨(dang) 組織服務觸角、凝聚黨(dang) 群合力的重要紐帶,推動老舊小區改造的同時,讓居民群眾(zhong) 參與(yu) 到小區改後管理中來,進一步健全重大事項議事協調製度、協同處置製度和協同監督製度,長效鞏固老舊小區改造成果,實現從(cong) 改好向管好的轉變。有力推動6個(ge) 老小區加裝15台電梯、拆除20年違建等一批居民關(guan) 切的老大難問題得到解決(jue) ,切實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崇組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