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把握好現代化進程中傳統與現代的關係(學苑論衡)

發布時間:2023-09-11 15:4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如何處理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的關(guan) 係,是世界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ge) 基本課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賡續古老文明的現代化,而不是消滅古老文明的現代化;是從(cong) 中華大地長出來的現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國家的現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結果,不是文明斷裂的產(chan) 物。”這為(wei) 正確認識和處理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的關(guan) 係,在守好本和源、根和魂中不斷探索麵向未來的理論和製度創新提供了根本遵循。

  現代化是一個(ge) 從(cong) 傳(chuan) 統向現代演進的曆史過程

  現代化是一個(ge) 曆史範疇。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現代化成為(wei) 世界性的潮流和趨勢。實際上,現代化的發展過程,也是從(cong) 傳(chuan) 統向現代演進的曆史過程。

  現代社會(hui) 是與(yu) 傳(chuan) 統社會(hui) 相對而言的概念。傳(chuan) 統社會(hui) 是世代沿襲下來的,往往特指工業(ye) 化以前的社會(hui) 。所謂傳(chuan) 統,主要包括曆史傳(chuan) 承下來的思想文化、道德、風俗、藝術、製度以及行為(wei) 方式等,也包括體(ti) 現以上內(nei) 涵的物質表現形式,如傳(chuan) 統建築、文化遺跡等。傳(chuan) 統是曆史發展繼承性的表現,對人們(men) 的觀念、行為(wei) 有著無形和深遠的影響。現代社會(hui) 是在傳(chuan) 統社會(hui) 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這裏的現代,也是與(yu) 傳(chuan) 統相對而言的概念。在現代化早期,機器的廣泛運用和現代工廠的迅速發展,引發社會(hui) 生產(chan) 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廣泛深刻變革。進入當代,伴隨工業(ye) 化基礎上的信息化、智能化、法治化等迅猛發展,現代化對社會(hui) 生活的影響日益加深。總體(ti) 上看,現代化既涵蓋物質層麵,也涵蓋精神層麵,是一個(ge) 不斷豐(feng) 富發展的綜合性文明形態。

  任何事物都是一個(ge) 發展的過程,現代化也是如此。在現代化發展過程中,傳(chuan) 統不斷演進到現代,現代也會(hui) 因曆經時間凝練、成熟定型而逐漸變為(wei) 傳(chuan) 統,傳(chuan) 統與(yu) 現代是相對存在、相互轉化的,同時也是不可分離的。中國式現代化是從(cong) 中華大地長出來的現代化,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蘊含著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chan) 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hui) 觀、道德觀,內(nei) 含著中國人看待世界、看待社會(hui) 、看待人生的獨特價(jia) 值體(ti) 係、文化內(nei) 涵和精神品質。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經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深刻影響和塑造著中國式現代化獨特而鮮明的文化標識、精神氣質、中國特色,作為(wei) 深層的文明基因有機融入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成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構成。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過程,也是一個(ge) 從(cong) 傳(chuan) 統向現代演進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不斷得到轉化、拓展、完善,並被賦予新的時代內(nei) 涵和現代表達形式,蘊含其中的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當代中國更相適應、同現代社會(hui) 更相協調、同現實文化更相融通,迸發出曆久彌新的生命力、影響力、感召力。

  總體(ti) 上看,現代化體(ti) 現人類社會(hui) 發展進步的趨勢和潮流,是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方向和標杆,蘊含著充滿活力和朝氣蓬勃的事物和精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首先要順應這種趨勢和潮流,不斷增強社會(hui) 發展的動力和活力。也應看到,現代化並不是盡善盡美的,並非標以“現代”的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現代化在給人類帶來進步和福祉的同時,也會(hui) 造成許多困惑和挑戰。比如,汽車、火車、飛機等現代交通工具,在給人們(men) 生產(chan) 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前所未有的環境汙染等問題。原子能、互聯網、人工智能的利弊雙重性影響更為(wei) 深刻和長遠。如何處理科學與(yu) 倫(lun) 理的關(guan) 係,已成為(wei) 世界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議題之一。事實表明,現代化是一把“雙刃劍”,現代化發展程度越深,相伴而生的新問題、新挑戰也會(hui) 越多。對於(yu) 現代化進程中的新生事物,應持有辯證理性的態度,既深刻把握現代化的必然性、重要性,同時也對現代化加以全麵、科學的認識,加以曆史和實踐的反複檢驗,在曆史和實踐的淘洗中,不斷克服其局限性,將其中的積極成果沉澱下來、發揚光大。

  辯證認識傳(chuan) 統在現代化中的作用

  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看似一對矛盾體(ti) ,倡導現代,許多時候確實需要跳出傳(chuan) 統、超越傳(chuan) 統,不然,就談不上創新、發展、進步。比如,不摒棄傳(chuan) 統社會(hui) “三從(cong) 四德”等封建舊道德,就不可能有中國式現代化中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麵發展。但必須看到,現代對於(yu) 傳(chuan) 統的超越隻是部分的、相對的,而不是全部的、絕對的。對傳(chuan) 統不加區分的全部分離和摒棄,是有害的、危險的,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推進現代化,需要對傳(chuan) 統采取科學和辯證的態度,鑒別傳(chuan) 統、吸收精華,發展優(you) 秀文化。現代是在傳(chuan) 統的基礎上發展變化而來的,有的是量變,有的是質變。無論哪一種發展變化都不是憑空產(chan) 生的,基點都是傳(chuan) 統。隻不過對於(yu) 這個(ge) 基點,需要依照時代要求和價(jia) 值取向進行一定的篩選,有所摒棄、有所繼承、有所保留。具有糟粕性的傳(chuan) 統元素,會(hui) 對現代化社會(hui) 產(chan) 生牽製、阻滯作用,形成逆向作用力。對於(yu) 這樣的傳(chuan) 統,就要堅決(jue) 摒棄和掃除。相反,具有進步性的傳(chuan) 統,能夠對現代化起促進和補充、糾偏作用,對其則應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之在現代化進程中發揚光大。現代化進程表明,許多曆史傳(chuan) 統是不可能被完全否定的。比如,中華文化中的家庭觀念是最悠久的傳(chuan) 統之一,其內(nei) 容可以有所更新,但最基本的價(jia) 值是無法取消或否定的。許多曆史傳(chuan) 統還能彌補和糾正現代化過程中的缺陷和弊病。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沒有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作為(wei) 基礎和參與(yu) 融合的現代化,不可能是中國式現代化。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蘊含的天下為(wei) 公、民為(wei) 邦本、為(wei) 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qin) 仁善鄰等,對於(yu) 解決(jue) 現代社會(hui) 人類麵臨(lin) 的難題具有重要啟示意義(yi) 。弘揚這些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對於(yu) 糾正世界現代化進程中的偏差,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創造良好的生活品質、推動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維護社會(hui) 和諧安定等具有重要作用。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正確處理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的關(guan) 係,必須充分發掘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凝聚精神動力、維係情感紐帶、增進人格教化、推動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等方麵的重要作用,不斷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的中華文明底蘊。

  在有所鑒別中正確處理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的關(guan) 係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正確處理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的關(guan) 係,必須善於(yu) 鑒別。一方麵,要對現代加以鑒別,特別是對現代化進程中各種事物和現象加以鑒別,正確區分哪些是符合曆史發展方向的、積極健康的東(dong) 西,哪些是消極頹廢、違背曆史發展方向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東(dong) 西。另一方麵,要對傳(chuan) 統加以鑒別,正確區分哪些是精華、哪些是糟粕,哪些是人類文明長期積澱的寶貴財富、是具有積極意義(yi) 的不可缺失的東(dong) 西、是經過改造更新可以融入現代社會(hui) 的重要元素,哪些是僵化、保守、愚昧、落後,與(yu) 時代發展和文明進步格格不入的東(dong) 西。此外,還要對中外現代化中的各種事物、各種現象加以比較鑒別。既要比較鑒別其進步與(yu) 落後、積極與(yu) 消極、開放與(yu) 封閉、文明與(yu) 愚昧,更要比較各國實際國情,找到最適合自身的現代化方向和道路。對國外被證明是先進的現代化成果,要大膽吸收;對可能產(chan) 生危害的消極因素和現象,或者根本不適合中國國情的東(dong) 西,則要堅決(jue) 摒棄。既要大力弘揚自己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又要與(yu) 世界文明交流、融通。

  那麽(me) ,鑒別的標準是什麽(me) ?這個(ge) 問題回答起來較為(wei) 複雜。總的來說,應當看是否符合人類社會(hui) 前進方向和時代要求,是否有利於(yu) 促進社會(hui) 生產(chan) 力和社會(hui) 文明進步,是否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願望,是否符合人類社會(hui) 公認的價(jia) 值準則,是否符合本國具體(ti) 實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和平、發展、公平、正義(yi) 、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正是人類社會(hui) 實踐的產(chan) 物,是人類交流交往的積極成果,符合世界各國人民共同追求,順應時代發展進步潮流,為(wei) 從(cong) 價(jia) 值層麵區分傳(chuan) 統與(yu) 現代何為(wei) 精華、何為(wei) 糟粕提供了明確標準,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提供了價(jia) 值基礎。

  實現現代化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孜孜以求的目標。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在治國理政實踐中,堅持用唯物史觀科學認識和正確處理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的辯證關(guan) 係,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就要在有所鑒別中正確處理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的關(guan) 係,大力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hui) 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熱情鼓勵現代化道路上的探索、試驗和創新。同時,精心嗬護中華民族在漫長曆史進程中積澱下來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同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相適應,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jia) 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作者為(wei) 北京市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學術顧問)

  《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11日 09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