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擁抱數字化 創新動力足

發布時間:2023-09-14 15:1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位於(yu) 浙江寧波餘(yu) 姚市的寧波固遠管件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裏,工作人員在平板電腦屏幕上點點手指,自動導引運輸車便按照設定路線,到物料分配區自動裝載一批物料,接著根據指令前進、拐彎、倒退,將物料穩穩地放在數控機床旁的托盤筐內(nei) ……

  如今,像這樣的數字化生產(chan) 場景,在餘(yu) 姚越來越多。截至目前,餘(yu) 姚共有工業(ye) 企業(ye) 3萬(wan) 多家,其中規上企業(ye) 1578家,產(chan) 值億(yi) 元以上企業(ye) 409家,規上企業(ye) 數字化改造率超70%。

  作為(wei) 寧波市下轄縣級市,餘(yu) 姚綜合實力和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這背後,是當地堅持以工業(ye) 立市,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推動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探索成果。

  近年來,餘(yu) 姚傳(chuan) 統製造業(ye) 發展麵臨(lin) 的勞動力、技術等要素製約問題日益突出。“以小家電製造產(chan) 業(ye) 為(wei) 例,餘(yu) 姚相對處於(yu) 產(chan) 業(ye) 鏈中下遊,大多數企業(ye) 主要負責零部件加工,不僅(jin) 利潤率相對較低,還很難打造有影響力的品牌。”餘(yu) 姚市經信局信息產(chan) 業(ye) 科科長鬱勇說。

  如何突破瓶頸,提升企業(ye) 的科技創新水平?餘(yu) 姚的答案是聚焦“工業(ye) 互聯網+”、機器人及新材料等前沿領域,著力推動企業(ye) 開展數字化改造。

  擁抱數字化需要勇氣,也需要找對方法。鬱勇坦言,在數字化改造初期,由於(yu) 餘(yu) 姚製造業(ye) 的數字化基礎能力不強,不同企業(ye) 的數字化水平參差不齊,不少中小企業(ye) 缺乏轉型意願,導致轉型之路存在不少阻力。

  針對不同行業(ye) 、不同層次的中小企業(ye) ,餘(yu) 姚市經信局通過外地引進、本地培育數字化服務供應商,降低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成本,從(cong) 而激發企業(ye) 轉型的內(nei) 生動力。“我們(men) 分行業(ye) 、分區域推進中小微企業(ye) 關(guan) 鍵裝備、關(guan) 鍵工序數字化改造,加快應用先進生產(chan) 技術、工藝裝備和製造模式,實現產(chan) 業(ye) 鏈整體(ti) 提升。”餘(yu) 姚市經信局辦公室主任張周傑說。

  MES(生產(chan) 製造執行管理係統)數據采集、視覺檢測係統、“5G+工業(ye) 互聯網”監控管理平台……寧波誌倫(lun) 電子有限公司的車間裏,也在上演一場技術革新。

  “之前生產(chan) 線需要10個(ge) 工人,現在隻需要4個(ge) ,企業(ye) 有了更多餘(yu) 力開拓新產(chan) 線。”誌倫(lun) 電子總經理茅曙說,這背後離不開政府的指導與(yu) 牽線搭橋。

  2021年開始,誌倫(lun) 電子在相關(guan) 部門協調幫助下,進行了5G網絡深度覆蓋,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了設備數字化全聯,構建起全周期數字化閉環管理體(ti) 係。“我們(men) 投入2000多萬(wan) 元資金進行數字化改造升級,政府給予15%的資金補貼,今年公司畝(mu) 均產(chan) 值同比提高10%以上。”茅曙說。

  “去年9月,我們(men) 從(cong) 浙江全省選出10家數字化服務商,並從(cong) 中選拔出兩(liang) 家數字化總承包商推薦給企業(ye) ,幫助企業(ye) 進行數字化改造。”鬱勇介紹,除此之外,政府也鼓勵有能力的頭部企業(ye) 將其數字化部門發展成軟件服務公司,在服務自身外,也指導本地其他企業(ye) 進行改造升級。

  這幾年,餘(yu) 姚市共成立省級數字化服務機構11家、寧波市級數字化服務機構18家,建設7個(ge) 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共同賦能企業(ye) 數字化改造。

  近3年來,餘(yu) 姚全市累計獲評“未來工廠”、5G+工業(ye) 互聯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製造業(ye) 融合等省市獎項80餘(yu) 個(ge) ,實施規上工業(ye) 企業(ye) 數字化改造項目1500個(ge) ,上雲(yun) 企業(ye) 超過7700家,信息化提升企業(ye) 達260個(ge) ,餘(yu) 姚“未來工廠”+產(chan) 業(ye) 大腦的數字化改造模式已初具規模。

  餘(yu) 姚市主要負責人說,下一步,餘(yu) 姚將繼續優(you) 化區域內(nei) 人口、產(chan) 業(ye) 布局和要素配置,全麵提升區域一體(ti) 化發展水平與(yu) 質量,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