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負責同誌就《關於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實施方案》答記者問
近日,自治區黨(dang) 委辦公廳、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guan) 於(yu) 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自治區水利廳負責同誌就《實施方案》有關(guan) 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實施方案》出台的背景和意義(yi) 是什麽(me) ?
答:水土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性資源。水土流失是生態退化的集中體(ti) 現,不僅(jin) 影響生態安全,而且影響防洪安全、糧食安全和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自治區黨(dang) 委和政府高度重視水土保持工作,將水土保持工作作為(wei) 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工作進行部署,領導全區幹部群眾(zhong) 堅持不懈開展水土流失治理,水土保持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全區水土流失麵積由上世紀80年代的80.47萬(wan) 平方公裏減少到2021年的57.76萬(wan) 平方公裏,水土流失麵積占國土麵積比例由68.2%下降到48.9%,對促進生態環境改善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總體(ti) 看來,內(nei) 蒙古仍是全國水土流失嚴(yan) 重的地區之一,水土流失麵積大、分布廣,治理任務十分艱巨。
黨(dang) 的二十大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推進美麗(li) 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這對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22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guan) 於(yu) 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明確總體(ti) 目標和實施路徑,對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進行了係統謀劃和總體(ti) 部署。
為(wei) 深入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央《意見》部署要求,自治區黨(dang) 委辦公廳、政府辦公廳製定出台了《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新時代內(nei) 蒙古水土保持工作目標任務和工作舉(ju) 措,對於(yu) 推動建立黨(dang) 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全社會(hui) 共同參與(yu) 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全麵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態產(chan) 品供給能力,築牢祖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具有重大意義(yi) 。
問:《實施方案》明確了哪些治理目標?
答:《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全區水土保持體(ti) 製機製和工作體(ti) 係更加完善,管理效能進一步提升,人為(wei) 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管控,重點地區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狀況持續改善,全區水土保持率達到53.11%,新增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麵積5640萬(wan) 畝(mu) 以上。到2035年,係統完備、協同高效的水土保持體(ti) 製機製全麵形成,人為(wei) 水土流失得到全麵控製,重點地區水土流失得到全麵治理,全區水土保持率達到56.89%,生態係統水土保持功能顯著增強。
問:《實施方案》提出了哪些工作舉(ju) 措?
答:《實施方案》提出了4方麵主要任務。
一是全麵加強水土流失預防保護。具體(ti) 包括建立水土保持空間管控製度、強化水土流失源頭預防、加大重點區域預防保護力度、提升生態係統水土保持功能、強化沙化地區治理保護、保護農(nong) 田生態係統、加強城市水土保持和生態修複等7項具體(ti) 措施。
二是依法嚴(yan) 格人為(wei) 水土流失監管。具體(ti) 包括健全監管製度機製、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創新和完善監管方式、加強協同監管、強化企業(ye) 責任落實等5項具體(ti) 措施。
三是大力推進重點區域水土流失治理。具體(ti) 包括突出抓好黃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加大東(dong) 北黑土區侵蝕溝治理力度、全麵推動流域綜合治理、大力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紮實開展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等5項具體(ti) 措施。
四是提升水土保持管理能力和水平。具體(ti) 包括健全水土保持規劃體(ti) 係、創新水土保持工程建設方式、完善水土保持工程管護製度、加強水土保持考核、強化水土保持監測評價(jia) 、加強水土保持科技創新等6項具體(ti) 措施。
問:如何保障加強新時代水土保持工作具體(ti) 舉(ju) 措落地落實?
答:《實施方案》提出了4方麵具體(ti) 措施。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實行自治區負總責,盟市、旗縣(市、區)、蘇木鄉(xiang) 鎮抓落實的工作機製。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要進一步加強水土保持工作隊伍和監管能力建設,配齊配強專(zhuan) 業(ye) 技術力量,提高監管專(zhuan) 業(ye) 化水平。
二是強化統籌協調,明確各級政府要建立完善水土保持部門協調機製,強化協調配合,各有關(guan) 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抓好相關(guan) 工作落實。強調注重將水土保持工作與(yu) 實施“三北”工程總體(ti) 規劃和實施方案以及防沙治沙、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體(ti) 係建設等專(zhuan) 項規劃的銜接,把握好長期目標和階段性任務。
三是加強投入保障,積極爭(zheng) 取中央財政資金支持,保障水土保持投入。綜合運用產(chan) 權激勵、社會(hui) 融資和金融支持等政策,支持引導社會(hui) 資本和多種經營主體(ti) 開展水土流失治理。鼓勵和引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以捐贈、資助等形式參與(yu) 水土保持工作。
四是強化宣傳(chuan) 教育,通過水土保持進校園、進企業(ye) 、進社區、進鄉(xiang) 村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水土保持相關(guan) 法律法規和製度的普及宣傳(chuan) 。加強水土保持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yang) ,將水土保持納入黨(dang) 政領導幹部培訓體(ti) 係。加大水土保持典型案例宣傳(chuan) 力度,引導全社會(hui) 樹立水土保持觀念和生態文明意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