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在天津開幕 135名巴渝工匠參賽

發布時間:2023-09-19 11:02:00來源: 人民網-天津頻道

  9月16日,由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主辦,天津市人民政府承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屆職業(ye) 技能大賽(以下簡稱“第二屆全國技能大賽”)在國家會(hui) 展中心(天津)盛大開幕。本屆大賽以“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為(wei) 主題,是我國規格最高、項目最多、規模最大、水平最高、影響最廣的綜合性國家職業(ye) 技能賽事。重慶市代表團共派出135名選手參加103個(ge) 項目比賽,將全麵展示智能技能“雙能絕技”、工匠智匠“雙匠風采”。

  老將小將同台競技 參賽選手來源廣泛

  首屆全國技能大賽於(yu) 2020年12月在廣東(dong) 省舉(ju) 行,重慶代表團參加了全部86個(ge) 項目,斬獲4金4銀4銅41優(you) 勝,成績位居全國第一方陣。

  區別於(yu) 首屆全國技能大賽,本次大賽將賽事規模全麵升級,重慶代表團參賽選手數量和參賽項目數量均實現增長。前期通過75場選拔賽好中選優(you) 、優(you) 中選強,從(cong) 1600餘(yu) 名選手中層層選拔出135名頂尖技能人才,其中男選手106人、女選手29人,包含54名技工學子、69名院校老師、12名企業(ye) 職工。

  重慶代表團將各路精英集結一起,隊伍結構多元豐(feng) 富,年齡最小的選手17歲,最大的選手48歲,3名博士學位選手為(wei) 最高學曆選手,分別是集成電路工程技術賽項選手陳凱讓、智能製造工程技術賽項選手馮(feng) 偉(wei) 、工業(ye) 物聯網賽項選手萬(wan) 傑。其中萬(wan) 傑也是重慶代表團中8位“70後”選手之一,雖然在物聯網領域早已有所建樹,但依然保持追求精進的匠心,從(cong) 擅長的民用類轉攻工業(ye) 類,即便在炎熱的暑假也每天紮根訓練室,為(wei) 此次大賽積極學習(xi) 前沿技術、最新知識,以身示範激勵學生不斷進取。

  在重慶代表團中,還有苗族、土家族、彝族、壯族6名少數民族代表,將參加汽車技術、工業(ye) 控製、水處理技術、美容、美發、物聯網安裝調試6大項目。

  點麵協同全力備賽 爭(zheng) 分奪秒發起衝(chong) 刺

  為(wei) 做好參賽工作,今年重慶建設了市級競賽集訓選拔基地共144個(ge) ,組建專(zhuan) 家組64個(ge) 。前期基地、專(zhuan) 家組參照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和2022年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確立訓練標準,密切關(guan) 注大賽動態、技術方向、設備情況,保證選手在接近真實的比賽條件和環境下展開訓練。

  在嚴(yan) 格技術技能訓練的同時,專(zhuan) 家組還加強選手意誌品質、體(ti) 能、心理素質、語言交流、自控能力等全方位訓練,全麵提高選手綜合素質。此外,還設置綜合協調組、新聞宣傳(chuan) 組、技術保障組、後勤保障組、展示交流組和學習(xi) 觀摩組,各個(ge) 項目集訓單位派出專(zhuan) 人保障隊伍保駕護航此次大賽。

  備賽工作點麵結合,有些選手備賽長達4、5年,時刻繃緊備戰弦,越是臨(lin) 近比賽越是爭(zheng) 分奪秒。參加工業(ye) 機器人係統操作項目的張波,在熟悉場館時發現比賽設備與(yu) 平常訓練設備不一致,麵對這一情況他迅速調整狀態,把握賽前“黃金期”調整方案、加緊訓練,“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對接下來的比賽充滿信心,希望能夠正常發揮,拿下勝利。”張波說。

  傳(chuan) 統技能精益求精 現代技能數智並舉(ju)

  本次大賽項目類別緊貼生產(chan) 生活實際,增加了20個(ge) 新職業(ye) 和數字技術技能類賽項,同時新增5個(ge) 專(zhuan) 業(ye) 技術類競賽項目。

  無論是傳(chuan) 統技能還是現代技能,重慶始終走在前列、勇當尖兵。根據重慶市人力社保局提供的數據,全市技能人才已達到520萬(wan) 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63萬(wan) 人,數字技能人才68萬(wan) 人。尤其作為(wei) 全國首個(ge) “智能+技能”數字技能人才培養(yang) 試驗區,重慶按照“一城、雙核、三區、多點”的雁陣布局,全麵對接“33618”現代製造業(ye) 集群體(ti) 係,孵化出一大批“智能+技能”複合型新時代技能人才,為(wei) 數字中國、數字重慶建設提供強大的數字技能人才支撐。

  在本次參賽的重慶代表團中,既有專(zhuan) 注於(yu) 傳(chuan) 統技能的巴渝工匠,他們(men) 將在精細木工、飛機維修、砌築等項目上展現毫厘之間的精益求精;也有擅長於(yu) 現代技能的巴渝智匠,他們(men) 將在虛擬現實工程技術、工業(ye) 機器人係統操作等項目上展現“智能+技能”雙能精彩。

  “大家平日裏辛辛苦苦地訓練,精益求精地磨練,如今終於(yu) 到了‘亮劍’時刻,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在重慶等你們(men) 凱旋。”重慶市人力社保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黎勇為(wei) 選手們(men) 加油鼓勁,表示本次大賽不僅(jin) 比技術、比狀態,更比精神,愛拚才會(hui) 贏,祝大家旗開得勝,笑傲津門。(莢天宇)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