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區景山街道居民自治新嚐試:“胡同園丁”打造幸福小院
近日,來自東(dong) 城區景山街道隆福寺社區4個(ge) 網格、60個(ge) 院落的82位居民代表、黨(dang) 員代表來到了隆福寺社區錢糧胡同15號院,探訪這個(ge) 綠意盎然的幸福小院。小院裏的居民們(men) 通過“躬耕幸福,守望相助”,用行動打造著“最美隆福,幸福生活”的人文特色品牌,他們(men) 被大家親(qin) 切的稱為(wei) “胡同園丁”。
穿過帶著曆史氣息的錢糧胡同,進入被居民們(men) 精心維護的15號院。一抬頭,幸福小院手繪木牌和文藝範三字經公約映入眼簾,“我的家,在錢糧,好院風,要傳(chuan) 承……”,三字經韻味的“鄰裏之約、環境之約、約定承諾”朗朗上口,這是小院代表通過投票逐字逐句征集討論的成果。
院內(nei) 隨處可見小小的綠化角,都是由居民認領負責種植、日常維護,每一處都有代表小院精神的手繪木牌,都是院內(nei) 居民傾(qing) 注了滿滿的自豪與(yu) 熱愛之情,認認真真、一筆一畫、親(qin) 手繪製出來的,這些木牌代表了15號院全體(ti) 居民的共同精神價(jia) 值與(yu) 生活方式。
來15號院參觀的居民代表、黨(dang) 員代表,他們(men) 根據網格劃分,按順序分批到院內(nei) 進行參觀,他們(men) 認真地聽大院長馬阿姨及六位小院長分別介紹了小院變遷曆史、小院自治的管理模式,以及他們(men) 如何在社區工作人員與(yu) 專(zhuan) 業(ye) 機構的帶領下排列空間布局與(yu) 優(you) 化場地功能,最終形成了現在的六處景觀和“紙殼回收角”“雨水收集器”“舊物種新花”“可食蔬菜”“酵素堆肥”“工具之家”六個(ge) 功能區。
據隆福寺社區管片主任介紹,近年來,隆福寺社區黨(dang) 委在胡同治理精細化工作中,遇到了“體(ti) 大”“分散”的超大院落問題,麵臨(lin) 著“上麵不好管、下麵難自治、服務難到位”的困境。他認為(wei) “胡同院落自治,人是關(guan) 鍵因素”,因此申請了“又見最美隆福寺”社區微景觀營造項目——“胡同園丁”。項目通過組織係列活動,以“聚人氣、聚人力、聚人心”凝練“園丁”精神,圍繞“睦鄰友好+隆福寺特色品牌+生態環保”三大主題,引導居民更好地維護院落環境,發動更多居民參與(yu) 到院落環境提升的行動中來,提升小院凝聚力,帶動居民自治水平。
未來,社區將通過培育“胡同園丁”隊伍、樹立典型案例、打造示範小院的方式,帶動社區更多的院落來學習(xi) ,以此作為(wei) 轄區院落環境整治的契機,開展院落治理行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