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父女齊上陣 文藝“薪火”代代傳
9月17日上午10時半左右,中國婺劇院廣場前,第93棒火炬手、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國家一級演員、第30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樓勝在點燃火炬後,擺出了一個(ge) 驚豔造型“探海”——右腳獨立,左腳踢向空中,贏得現場群眾(zhong) 陣陣歡呼。“偉(wei) 大祖國屹立於(yu) 世界東(dong) 方,我想用這個(ge) 動作,表達我對她的熱愛。”樓勝說。
婺劇是金華亮麗(li) 的文化名片,融合了高腔、昆腔、亂(luan) 彈、徽調、灘簧和時調6種聲腔,迄今已有500多年曆史。作為(wei) 浙江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2008年6月7日,婺劇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2020年5月,又入選首批“浙江文化印記”名單。
伴隨著樓勝傳(chuan) 遞火炬的步伐,中國婺劇院廣場上,大批青年婺劇演員們(men) 手持大旗依次入場,氣勢恢宏。緊接著,《天女散花》《斷橋》《白牡丹對課》《僧尼會(hui) 》等婺劇名段輪番上演,把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體(ti) 育和婺劇,精神內(nei) 涵是相通的。台上三分鍾,台下十年功,運動員和戲曲演員都是如此。這次亞(ya) 運火炬名為(wei) ‘薪火’,而我和我的老師著名婺劇表演藝術家陳美蘭(lan) 都是火炬手,這也是一種薪火相傳(chuan) 。”樓勝表示,會(hui) 把紀念火炬留存在婺劇博物館中。“這不僅(jin) 是我的高光時刻,也是婺劇的高光時刻。”
近年來,婺劇傳(chuan) 承發展碩果累累,形成了享譽戲劇界的“浙婺現象”。婺劇演員五次奪得中國戲曲表演最高獎“梅花獎”,六次登上央視春晚,已形成以60後、70後為(wei) 中堅,80後、90後為(wei) 骨幹,00後優(you) 秀苗子組成的三個(ge) 梯隊,並先後赴五大洲近50個(ge) 國家和地區展演。
近日,浙江婺劇團剛剛結束在肯尼亞(ya) 、埃塞俄比亞(ya) 、厄立特裏亞(ya) 等非洲國家的浙江婺劇專(zhuan) 場演出,趕回金華後顧不上舟車勞頓,大夥(huo) 便立馬投入到緊鑼密鼓的排練中。
在火炬傳(chuan) 遞的終點,樓勝的女兒(er) 樓靜晗也作為(wei) 一名小演員,參與(yu) 收火儀(yi) 式現場大合唱表演。“亞(ya) 運會(hui) 需要我們(men) ,我們(men) 全家總動員,一定不遺餘(yu) 力地完成任務。希望越來越多的下一代能夠參與(yu) 其中,薪火代代相傳(chuan) 。”樓勝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