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種麥,才會有好收成”
原標題:“科學種麥,才會(hui) 有好收成”
“科學種麥,才會(hui) 有好收成”
——在涿州市豆莊鎮白家莊村
10月8日,寒露節氣,涿州清晨的氣溫已降到了10攝氏度左右。豆莊鎮白家莊村的牛要軍(jun) 吃罷早飯,就開著播種機來到了村南的田地裏。
在排種器裏加上種子,往排肥箱裏倒上複合肥,馬達響起,開溝器旋轉,鎮壓輪翻滾……到上午10時,牛要軍(jun) 已經完成了3家人近10畝(mu) 地的播種。
“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這個(ge) 時節,農(nong) 機手是最累的,也是最受歡迎的。”牛要軍(jun) 說,從(cong) 10月5日開始,他就一天到晚在地裏忙著播種。
把牛要軍(jun) 引到自家地裏,邱士如跳上播種機,開始往機器上裝早已準備好的種子和化肥。“種糧最耽誤不起的是時間。雖然今年夏天發了大水,秋糧收成不好,但是今年的土壤墒情好,估計明年夏糧能有個(ge) 好收成。所以,大家都想趕緊把小麥種上。”邱士如說。
白家莊村有2000多畝(mu) 農(nong) 田,在今夏洪水中,大部分土地過水。“為(wei) 保證冬小麥的種植,鎮裏提前對水淹耕地進行了秸稈粉碎和土地旋耕,還專(zhuan) 門派人來檢修了機井。我們(men) 村也積極行動,對水毀的田間道路進行了修複,保證人和機器能進入到田裏作業(ye) 。”白家莊村黨(dang) 支部委員魏漫介紹,目前村裏的4台播種機都已經在地裏開始播種了。
據了解,豆莊鎮將冬小麥種植工作作為(wei) 當前災後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前謀劃全鎮冬小麥播種工作,組織村專(zhuan) 幹、種植大戶召開專(zhuan) 題會(hui) ,統一思想認識,積極備戰冬小麥播種工作。“從(cong) 10月5日起,鎮裏每天要求各村匯報播種進展,出現問題,會(hui) 及時幫助解決(jue) 。”豆莊鎮黨(dang) 委宣傳(chuan) 委員張騰說。
“種地看農(nong) 時,更需要技術支持。你看,這是河北農(nong) 大的甄文超教授9月27日在我們(men) 市冬小麥生產(chan) 管理技術講座上的課件,我們(men) 通過微信轉給了每個(ge) 農(nong) 戶。”魏漫拿出手機,打開一個(ge) 文件,展示給記者。
魏漫說,為(wei) 更好地提供農(nong) 業(ye) 技術指導,該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製定了《涿州市冬小麥技術方案》《涿州市冬小麥播種施肥技術方案》《涿州市冬小麥播種選種及種子處理方案》等一係列技術方案,並邀請中國農(nong) 大和河北農(nong) 大專(zhuan) 家對該市村幹部和農(nong) 業(ye) 技術骨幹進行了兩(liang) 次大規模技術培訓。“剛接到通知,明天在鬆林店鎮還有一個(ge) 冬小麥種植示範現場會(hui) 。”
“哎,你說這個(ge) ,我還真得回去好好看看。現在種地也不能全靠經驗,還是要科學種麥,才會(hui) 有好收成。”邱士如在一旁插話說,有了農(nong) 技專(zhuan) 家指導,信心更足了。
秋陽之下,一粒粒麥種在播種機的往返作業(ye) 中播入鬆軟的土地,也種下了人們(men) 對災後恢複重建的新希望。(記者梁韶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