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重點聚焦科創成長企業,改革省級財政科技股權投資
加強創業(ye) 類人才項目股權投資支持強度,最高可達6000萬(wan) 元,對人才帶資入股的項目給予重點支持;支持重大成果攻關(guan) 、轉化,結合重大創新工程,探索“部門+基金+銀行”項目聯審工作機製,撥投貸結合,每年遴選一定數量的科技型企業(ye) ,不設財政投資額度上限……近日,山東(dong) 省科技廳、省財政廳聯合印發《山東(dong) 省省級財政科技股權投資項目改革工作方案》,重點聚焦“0-1”“1-10”的科創成長企業(ye) ,改革力度大,措施含金量高,顯示出山東(dong) 以有為(wei) 政府撬動引導更多社會(hui) 資本進入科創產(chan) 業(ye) 前端的決(jue) 心。
據悉,2020年,省科技廳、省財政廳在省級科技創新發展資金中設置了科技資金股權投資計劃,截至目前,已投資17.4億(yi) 元,支持95個(ge) 科技型企業(ye) ,帶動社會(hui) 資本跟進30億(yi) 元,較好發揮了科技股權資金引導撬動作用。在實踐中也發現,目前省級科技股權投資總體(ti) 規模較小、支持類別較少、撬動能力較弱,無法完全適應當前科技型中小企業(ye) 旺盛的融資需求。為(wei) 高質量推進全省科技創新工作、推動科技金融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方案》適時推出了一係列改革舉(ju) 措。
尊重投資規律,彌補市場不足。《方案》立足充分發揮財政科技資金示範引領作用,著力拓展優(you) 化科技股權投資支持範圍和方式,與(yu) 現有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緊密結合、相互促進,著力構建覆蓋科技型中小企業(ye) 成長全周期、科技成果轉化全過程的科技股權投資體(ti) 係,營造政府有為(wei) 、市場有效的良好創新創業(ye) 生態,推進產(chan) 業(ye) 鏈向高端邁進。
針對現行投資範圍較窄的問題,《方案》在目前對企業(ye) 科技成果產(chan) 業(ye) 化項目、創業(ye) 類人才項目實施股權投資的基礎上,將投資範圍向創新前端適度延伸,結合省科技計劃項目體(ti) 係,增加重大創新工程、科技型企業(ye) 提升、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等項目類別,每年支持200個(ge) 左右的科技項目,重點投資早期、初創期科技企業(ye) ,實行分類別、分階段、分強度差異化投資,試點采取“先投後股”“撥投結合”等多元支持方式。
突出與(yu) “山東(dong) 好成果”發布、山東(dong) 科技大市場建設的工作聯動,單個(ge) 項目投資最高500萬(wan) 元。瞄準產(chan) 業(ye) 鏈條薄弱環節、產(chan) 業(ye) 集群短板,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ye) 聯合高校、科研院所開展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和成果轉化,單個(ge) 項目投資最高1500萬(wan) 元。
《方案》特別強調了投資對象的科創屬性,確保科技股權資金投向具備硬科技特征、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科技型中小企業(ye) 。根據《方案》,每年省級財政科技股權投資早期、初創期企業(ye) 的比例不低於(yu) 30%。對被投企業(ye) 成長情況和投資收益率實行3—5年的長周期總體(ti) 評價(jia) 模式,優(you) 化績效評價(jia) 。建立激勵容錯機製,針對不同投資項目分類製定容錯容損辦法,明確盡職免責範圍、情形及程序。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