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濟南探索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新形式:仲宮法庭護航綠色發展

發布時間:2023-10-17 16:49:00來源: 濟南市委政法委

  “非常感謝法官為(wei) 我們(men) 公司固廢處置提供法律指導,幫我們(men) 大忙了。”某企業(ye) 負責人說。近日,山東(dong) 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民四庭(環境資源審判庭)、濟南市生態環境局政策法規處、濟南市曆城區人民法院仲宮法庭(環境資源法庭)等單位與(yu) 駐濟南南部山區的4家民營企業(ye) 開展“企業(ye) 環保法律服務日”活動,為(wei) 企業(ye) 解憂紓困。

  濟南南部山區有“泉城後花園”美譽,這裏是城市的生態屏障、泉水涵養(yang) 區,仲宮法庭坐落此處。2018年,省法院“環境資源司法實踐基地”落戶曆城法院,曆城法院設立環境資源專(zhuan) 業(ye) 審判團隊,並依托仲宮法庭設立環境資源審判庭,審理轄區環境資源類案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司法服務保障”先進單位、 2021年度全省生態環境行政執法與(yu) 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表現突出集體(ti) ……作為(wei) “泉城後花園”裏唯一的環資法庭,這些年仲宮法庭處理著大大小小的環境資源案件,以司法之力守護好這裏的綠水青山。

  以司法審判之劍守護綠水青山

  “環境資源案件涵蓋環境和資源兩(liang) 類案件,跨越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訴訟門類,具有點多麵廣、類型多元、數量眾(zhong) 多的特點。”仲宮法庭庭長趙飛說。曆城法院順應生態環境法治保護要求,積極構建“三審合一”的專(zhuan) 業(ye) 化審判機製,製定《關(guan) 於(yu) 加強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為(wei) 濟南南部山區綠色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見》,出台《關(guan) 於(yu) 建立環境資源審判機製綜合改革試點的方案》,明確環境資源審判庭對轄區內(nei) 涉環境資源民事、行政、刑事案件統一歸口審理,增強專(zhuan) 業(ye) 化審判優(you) 勢。

  “我們(men) 不該為(wei) 一己私利而開采礦產(chan) 破壞生態。”2022年1月7日,法庭上,徐某為(wei) 自己私采礦產(chan) 的行為(wei) 表示後悔。 2019年3月,徐某以平整土地建設種植大棚的名義(yi) ,雇用他人挖掘機及運輸設備,在濟南市南部山區某村的承包山坡上非法開采該山體(ti) 的閃長岩山礦,致使山體(ti) 破壞,嚴(yan) 重損害了生態環境,對周邊村民的生命財產(chan) 安全構成嚴(yan) 重威脅。經測算,徐某非法開采方量 4503.2立方米,後認定開采礦產(chan) 價(jia) 值為(wei) 225160 元。經承辦法官審理後,仲宮法庭依法判決(jue) 被告人徐某犯非法采礦罪,責令被告人繳納生態補償(chang) 金,在司法修複基地內(nei) 進行異地補植複綠,替代修複受損的生態環境。

  近年來,仲宮法庭依法嚴(yan) 懲各類汙染環境和破壞資源違法犯罪行為(wei) ,有效發揮刑罰的震懾作用,共審結刑事案件27案63人;秉持加強環境保護就是保護民生的司法理念,將涉民生的環資案件優(you) 先處理,共受理各類涉環境資源權屬、侵權和合同以及因環境汙染、侵權衍生的次生汙染、侵權糾紛民事案件351件;有力打擊非法占用土地、改變土地用途搭建違法建築物的行為(wei) ,審結行政案件147件,為(wei) 築牢司法屏障、護佑綠水青山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探索生態環境司法保護新形式

  “法庭的本職是審判,但在審判之外,我們(men) 會(hui) 盡最大努力發揮司法能動性,推動環境保護的後續工作。”趙飛說。

  2020年6月5日,濟南市環境資源審判“ 水資源保護法官工作室”、環境資源審判“森林資源保護法官工作室”掛牌成立。其中“水資源保護法官工作室”位於(yu) 濟南風景名勝區紅葉穀,緊鄰“泉城水源涵養(yang) 地”之一的錦繡川;“森林資源保護法官工作室”位於(yu) 柳埠林場,旁邊就是有中國第一石塔之稱的四門塔。“兩(liang) 個(ge) 資源保護法官工作室各配有一名員額法官和一名法官助理,負責環境資源案件的就地審理,參與(yu) 並指導基層組織化解相關(guan) 矛盾糾紛,開展環境保護法治宣傳(chuan) 。”仲宮法庭法官助理王昆說。

  近年來,仲宮法庭除了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以外,設立專(zhuan) 門環境資源展廳,對當事人進行現場警示教育,並邀請社區、學校、企業(ye) 、社會(hui) 團體(ti) 參觀,提升環保意識;依托“法治六進”,廣泛開展環保法治宣傳(chuan) ;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旁聽庭審,營造生態保護良好氛圍;加大“ 以案釋法”力度,發布典型案例,引導公眾(zhong) 關(guan) 注環境資源問題……

  協調聯動共建環境保護“朋友圈”

  近年來,國內(nei) 寵物愛好者中興(xing) 起了一股追求奇特的“異寵”風潮,一些國內(nei) 沒有的物種更是受到熱捧。

  “85後” 的李某、 邱某混跡“異寵”界多年,以售賣蜘蛛為(wei) 主,兼有蜥蜴、蛇、蠍子等。為(wei) 了繁殖“爬寵”,李某和邱某在南部山區某村租了一個(ge) 院子,大量網購倉(cang) 鼠、麵包蟲等用於(yu) 飼養(yang) 黃金蟒、墨西哥捕鳥蛛等,在各種網絡平台上對外銷售“異寵”,並通過快遞郵寄或上門自取方式進行交付。案發後,經公安機關(guan) 查驗,涉案的墨西哥紅膝捕鳥蛛、墨西哥火腳捕鳥蛛等七種蜘蛛和將軍(jun) 巨蠍,均為(wei) 世界或國家級瀕危野生動物。

  “引進墨西哥捕鳥蛛這類外來物種是非常危險的,一旦這種動物適應了我們(men) 這裏的環境,極容易引發物種入侵,這會(hui) 嚴(yan) 重破壞我們(men) 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和自然生態環境。” 趙飛說。 2021年4月,仲宮法庭通過與(yu) 濟南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隊南山大隊密切配合、信息共享,教育引導被告人意識到自己行為(wei) 的嚴(yan) 重錯誤,最終被告人認罪服法不上訴。

  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複雜的係統工程,必須各方精準發力、協調聯動、整體(ti) 推進,才能產(chan) 生綜合效應。近年來,仲宮法庭在曆城法院的領導下,不斷強化與(yu) 檢察、公安和環保行政等部門協調聯動,實現環保執法信息共享、案件實時通報,共同研判分析,配合開展環境整治等工作,推動生態環境問題合理、快速、高效地解決(jue) 。(張漢霖 趙飛)

  來源:濟南市委政法委

  (責編:聶俊穹、邢曼華)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