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魯有約:讓城市與人才“雙向奔赴”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化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qing) 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賢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麵優(you) 秀人才集聚到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中來。”
春華秋實,不負耕耘。新征程上,為(wei) 激活人才資源,加快構建齊魯人才新格局,山東(dong) 省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以下簡稱山東(dong) 駐京辦)進一步發揮駐京優(you) 勢,招才引智馬不停蹄,創合作拚發展緊鑼密鼓,通過建機製、搭平台、謀合作、拓方式,架起了京魯人才聯係的新橋梁,開創了合作共贏的新機遇。
才聚京華,智創齊魯。在京魯之間,越來越多的人才故事正在上演,為(wei) 助力山東(dong) 省加速“雙招雙引”,跑贏高質量發展“新賽道”,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動能。
建平台——
打造招才引智的“聚賢堂”
誌合者,不以山海為(wei) 遠。
10月12日下午,一場鏈接京魯兩(liang) 地的人才交流盛會(hui) 在北京拉開帷幕。作為(wei) 做深做實山東(dong) 人才工作的一項重要舉(ju) 措,“才聚京華 智創齊魯”北京·山東(dong) 人才周活動全麵推介山東(dong) 省發展情況和人才政策,大開進賢之路,加快推進“產(chan) 才共融”,與(yu) 各界人才共謀山東(dong) 高質量發展。
北京作為(wei) 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智力資源密集,是國家最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山東(dong) 地處京津門戶,與(yu) 北京地緣相近、人緣相親(qin) ,兩(liang) 地深化經濟合作和人才交流基礎深厚。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近年來,山東(dong) 不斷加大人才培養(yang) 力度,通過內(nei) 培外引,不斷建立和完善人才機製。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深入推進和非首都功能紓解,人才技術外溢效應越來越明顯,這為(wei) 山東(dong) 在京招才引智工作提供了新的機遇。
2019年,山東(dong) 依托駐京辦設立人才工作站,積極開展招才引智活動,為(wei) 服務京魯兩(liang) 地人才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步好棋落地,產(chan) 生“1+N”聚集效應。
“1”是山東(dong) 駐京辦,“N”是在京高校、科研院所、就業(ye) 創業(ye) 平台、山東(dong) 省國有企業(ye) 北京分公司、山東(dong) 高校在京校友會(hui) 、山東(dong) 在京博士生聯誼會(hui) 、山東(dong) 省新的社會(hui) 階層人士聯誼會(hui) 住京分會(hui) 等,加強與(yu) 各平台的常態化交流合作,宣傳(chuan) 推介山東(dong) 招才引智政策,廣泛收集高層次人才信息,組織赴魯考察交流,賦能山東(dong) 人才興(xing) 魯戰略。
10月11日,全國首家“博士小院”在山東(dong) 省曲阜市陵城鎮正式揭牌成立。來自北京(京津冀)山東(dong) 博士生聯誼會(hui) 和國家部委的青年博士,圍繞經濟發展、科技創新、人才振興(xing) 、社會(hui) 服務等要素,為(wei) 地區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博士小院’作為(wei) 高層次人才在魯的工作場所、研究基地、交流空間,今後,我們(men) 將組織博士生和高校科研力量,定期到小院所在鄉(xiang) 鎮、縣市調研服務。”北京(京津冀)山東(dong) 博士生聯誼會(hui) 會(hui) 長郭東(dong) 旭表示。
2022年,山東(dong) 駐京辦與(yu) 山東(dong) 團省委、山東(dong) 人才發展集團聯合指導成立北京山東(dong) 博士生聯誼會(hui) ,1800餘(yu) 名山東(dong) 籍在京博士研究生、博士後入會(hui) ,涵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27所駐京高校和科研院所。從(cong) 飛雁到歸雁,一批又一批優(you) 秀在京魯籍青年學子,或在學術領域熠熠閃光,或紮根基層汲取營養(yang) 。
這隻是“1+N”平台效應的一個(ge) 縮影。
山東(dong) 駐京辦充分發揮“山東(dong) 省人才工作站(北京)”作用,建好擴展1+N平台,線上線下加強合作交流,打造產(chan) 業(ye) 科技金融人才融合平台;完善好人才庫數據,重點加強與(yu) 院士團隊、高端科研人才及博士生、青年創新創業(ye) 群體(ti) 等的溝通聯絡,廣泛吸引聯係各領域人才,旨在立足首都、服務山東(dong) ,為(wei) 強省建設提供人才智力支撐。
山東(dong) 駐京辦作為(wei) 招才引智的“聚賢堂”、聯絡服務的“橋頭堡”,其勢正進。
謀合作——
擴大人才招引的“朋友圈”
在北京·山東(dong) 人才周活動開幕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院長、山東(dong) 石油化工學院院長徐春明的致辭飽含對故鄉(xiang) 山東(dong) 的濃濃眷戀。
“山東(dong) 正處在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新曆史時期,我走訪了很多地方,都能感受到產(chan) 業(ye) 結構轉型所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亟需複合型的高水平人才。”
作為(wei) 在北京工作的山東(dong) 人,故鄉(xiang) 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牽動著這位遊子的心。徐春明今年走訪了濟南、青島、煙台、濰坊、東(dong) 營、淄博、濱州、濟寧、菏澤等地,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把脈問診”,為(wei) 人才需求“牽線搭橋”,為(wei) 城市建設出謀劃策,他深深感受到山東(dong) 各地對人才的渴望。
如今,山東(dong) 進入新時代“新賽道”,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要全麵提升經濟發展的“質”,在發展中實現經濟的高質量轉型,而山東(dong) 培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打造人才雁陣,正切中了高質量發展的題眼。
隨著山東(dong) 省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強勢崛起,16市依托各自的資源稟賦,在各個(ge) 細分賽道打造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釋放了大量技術型崗位需求。一些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比如人工智能、新能源、大數據分析算法等還存在著人才瓶頸和短板,人才儲(chu) 備明顯不足。
突破這一瓶頸,一方麵需要“內(nei) 培”,另一方麵則要注重“外引”,通過走出省門、國門延攬緊缺人才,讓人才盡快成為(wei) “智創齊魯”的新動能,新資源,讓山東(dong)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繼續“走在前”,助力山東(dong) 社會(hui) 經濟發展。
兩(liang) 院院士作為(wei) 我國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界的領軍(jun) 人物,站在時代之巔,引領創新潮頭。為(wei) 加強在京高層次人才的聯係服務,山東(dong) 駐京辦建立了在京人才信息數據庫,從(cong) 7大領域精準收集人才信息,入庫3000餘(yu) 人,特別是加強聯係服務院士專(zhuan) 家,擴大人才招引的“朋友圈”,讓更多的人才落地山東(dong) 。
2019年,山東(dong) 省委賦予駐京辦住魯院士專(zhuan) 家來京公務活動服務保障職能,山東(dong) 駐京辦將這一職能與(yu) 服務高端人才、宣傳(chuan) 推介山東(dong) 有機結合,“一對一”精準服務,強化細節保障,2019年以來共計接待院士專(zhuan) 家456批次916人次,聯合山東(dong)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為(wei) 在京院士專(zhuan) 家發放“山東(dong) 惠才卡”30餘(yu) 人,暢通高層次人才服務綠色通道。
找弱項、補短板。圍繞山東(dong) 省內(nei) 對高端人才、優(you) 質項目和前沿技術的需求,山東(dong) 駐京辦通過建章立製,激活人才資源,多措並舉(ju) 謀劃組織在京人才活動,積極開展人才推介、政策宣講活動,提高人才招引成效和活動影響力。
拓方式——
撬動資源互補的“杠杆力量”
隨著山東(dong) 省內(nei) “招才引智”舉(ju) 措的層出不窮,“人才興(xing) 魯”戰略深入實施,各類人才更加看好山東(dong) 發展,齊魯大地正成為(wei) 施展才華、創新創造的沃土。
山東(dong) 駐京辦聯合青島西海岸區委組織部與(yu) 北大創業(ye) 營策劃“北大創業(ye) 營齊魯青年創業(ye) 訓練營”,落地青島西海岸,首批100個(ge) 創業(ye) 者接受培訓,已有20餘(yu) 家企業(ye) 有意落地西海岸。
群山出材,巍成廣廈。人才工作是一項係統工程,需要各方麵、各部門強化交流合作,發揮各自優(you) 勢,形成集聚效應,實現合作共贏。對山東(dong) 駐京辦來說,須盤活各方資源,下好全省駐京人才工作“一盤棋”。
隨著一項項行程落實,一扇扇門扉打開,一次次落筆簽約,山東(dong) 駐京辦發揮聯動、協調、統籌“杠杆力量”,加強與(yu) 山東(dong) 省直有關(guan) 部門和山東(dong) 各市駐京辦事處(聯絡處)的協作配合,撬動更多資源,統籌更多力量,形成省市聯動、信息共享、資源互補、協調配合的協作機製,依托各市駐京辦事處(聯絡處)、各級在京機構人員黨(dang) 組織成立“雙招雙引”工作站80餘(yu) 個(ge) 、人才工作站 36個(ge) 。
同時,山東(dong) 駐京辦注重發揮在京流動黨(dang) 員企業(ye) 家先鋒模範作用,先後組織3批次200餘(yu) 人返鄉(xiang) 創業(ye) 觀摩,鼓勵返鄉(xiang) 創業(ye) 、投資興(xing) 業(ye) 。動員引導優(you) 秀在京流動黨(dang) 員返鄉(xiang) 任職,目前已有96名在京流動黨(dang) 員返鄉(xiang) 擔任村“兩(liang) 委”幹部,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高質量發展釋放強勢信號,對人才“虹吸”力強勁。山東(dong) 駐京辦深化與(yu) 其他省市駐京辦合作,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加強與(yu) 津冀、東(dong) 北三省、沿黃9省(區)駐京辦的溝通交流,組織召開天津、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dong) 6省(市)駐京辦座談會(hui) ,圍繞“對接國家戰略、構建合作機製”開展交流研討,促進項目、人才、信息、資源共享;舉(ju) 辦“聚力合作 共謀發展”沿黃九省區駐京辦事處聯席會(hui) 議,充分發揮駐京機構的橋梁紐帶作用,助力沿黃九省區協作發展、聯動發展。
每一次落筆,都是誠意。每一次跨越山海,都在奔赴未來。山東(dong) 駐京辦正在用馬不停蹄的腳步,凝聚招引合力,探索人才工作新路徑,深度詮釋著高質量發展時代大潮中的曆史擔當。(顧玉雪 張博 王海燕)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