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感恩奮進擔使命 不負期許創偉業

發布時間:2023-10-18 11:22: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推動內(nei) 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shu) 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區直單位中引發強烈反響。廣大黨(dang) 員幹部倍感溫暖、倍加振奮、倍增幹勁,紛紛表示要深切體(ti) 悟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對內(nei) 蒙古的關(guan) 懷厚愛和期望重托,更加由衷地感黨(dang) 恩,以辦好兩(liang) 件大事的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liang) 個(ge) 確立”、堅決(jue) 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

  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黨(dang) 組書(shu) 記、廳長翟瑛珺表示,《意見》的出台,必將對內(nei) 蒙古未來發展產(chan) 生巨大推動作用。《意見》在增強創新發展能力、加強基本民生保障、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等方麵明確了人社部門承擔的工作內(nei) 容,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將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加快工作節奏,壓實工作責任,全力以赴確保各項決(jue) 策部署落實落地,推動實現就業(ye) 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多層次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更加健全,人才創新創業(ye) 活力充分迸發,人社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切實補齊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讓各族人民實實在在感受到推進共同富裕在行動、在身邊。

  自治區民族事務委員會(hui) 黨(dang) 組成員、副主任閆慧龍表示,《意見》明確提出加強中華民族共同體(ti) 建設,築牢北疆安全穩定屏障。作為(wei) 民族工作部門,要按照自治區黨(dang) 委和政府的部署要求,加緊細化實化措施,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紮實推動承擔的各項任務盡早出結果、見成效。要加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示範創建工作,持續推進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開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項計劃”,加強守邊固邊興(xing) 邊行動,提升民族事務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全麵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e) ,在新時代繼續保持“模範自治區”的崇高榮譽。

  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幹部職工紛紛表示,《意見》牢牢把握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賦予內(nei) 蒙古的戰略定位,明確了闖新路、進中遊的時間表、路線圖。今後將大力弘揚蒙古馬精神和“三北精神”,切實把抓好《意見》的貫徹落實作為(wei) 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細化落實舉(ju) 措,壓實工作責任,加大“跑部進京”力度,進一步推動礦產(chan) 資源有序開發利用、加強礦區治理修複、提升傳(chuan) 統能源供給保障能力、加強稀土等戰略資源開發利用、深化農(nong) 村牧區改革,確保各項任務盡快取得實質性進展,為(wei) 奮力書(shu) 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內(nei) 蒙古新篇章貢獻自然資源力量。

  國務院出台支持內(nei) 蒙古發展的《意見》,在內(nei) 蒙古發展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yi) 。自治區農(nong) 牧廳黨(dang) 員幹部紛紛表示,將切實增強自覺性、主動性、緊迫性,吃透政策、用足用活政策,又好又快地抓好各項任務,不辜負黨(dang) 中央的殷切期望。自治區農(nong) 牧廳將以建設國家重要農(nong) 畜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為(wei) 統領,按照“擴大數量、提高質量、增加產(chan) 量”的思路,樹牢鏈式思維、工業(ye) 化思維,推動政策、科技、製度創新,聚焦農(nong) 畜產(chan) 品精深加工和設施農(nong) 牧業(ye) ,重點抓好“百企百園百店”建設,全力實施“十大提升工程”,力爭(zheng) 取得“十個(ge) 突破”,為(wei) 建設農(nong) 業(ye) 強國作出新貢獻。

  《意見》下發後,自治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迅速掀起學習(xi) 貫徹熱潮。黨(dang) 員幹部一致認為(wei) ,《意見》是指導內(nei) 蒙古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今後將以強烈的感恩之心和奮進之誌抓好《意見》貫徹落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意見》要求上來,緊扣辦好兩(liang) 件大事,找準推動公共資源交易事業(ye) 高質量發展的結合點和切入點,深入實施好數字化轉型、標準化建設、專(zhuan) 業(ye) 化服務、精細化管理、一體(ti) 化監督五個(ge) 專(zhuan) 項行動,努力打造一流交易平台、一流製度體(ti) 係、一流業(ye) 務團隊、一流服務品牌、一流營商環境,為(wei) 奮力書(shu) 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內(nei) 蒙古新篇章貢獻力量。(記者 宋爽 梅剛 李存霞 阿妮爾 韓雪茹)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