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科技部:以高質量科普服務科技強國建設

發布時間:2023-10-20 14:21: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武漢10月19日電(記者侯文坤、田中全)“調動全社會(hui) 力量參與(yu) 科普工作,以高質量科普有效服務於(yu) 科技強國建設。”19日,科技部副部長張雨東(dong) 在武漢舉(ju) 辦的2023年全國科普工作交流研討會(hui) 上表示,要進一步找準新時代科普工作的定位和著力點,針對不同群體(ti) 精準供給科普產(chan) 品,進一步引導規範網絡科普發展,著力加快構建大科普發展格局。

  科普工作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我國高度重視科普工作,各相關(guan) 部門、地方積極製定科普政策舉(ju) 措,完善科普基礎設施,充分利用重要節日、節點,開展貫穿全年的特色科普活動,全國科普工作呈現蓬勃發展勢頭。

  中國科協科普部副部長顧雁峰介紹,近年來,中國科協科普部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建立完善基層科普組織體(ti) 係,推動科技誌願服務與(yu) 文明實踐結合。目前,我國實名注冊(ce) 科技誌願者近456萬(wan) 人,誌願服務組織超10.7萬(wan) 個(ge) ,已實現500個(ge)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科技誌願服務隊伍全覆蓋,形成了全社會(hui) 支持參與(yu) 科普的新局麵。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liang) 翼。近年來,我國科普能力建設成效顯著,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從(cong) 2020年的10.56%提升到2022年的12.93%,為(wei) 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實現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效支撐。

  張雨東(dong) 表示,目前,我國科普服務能力不斷增強,但科普工作還存在一些與(yu) 新時代要求不相適應的問題。新形勢下,科普工作重點和方向應當相應調整,在普及科學知識的基礎上,也應更加注重對公眾(zhong) 科學思維的培養(yang) 。下一步,一方麵要針對從(cong) 事非科技工作的社會(hui) 公眾(zhong) 、產(chan) 業(ye) 工人和新型職業(ye) 農(nong) 民、青少年和老年人等群體(ti) 精準供給高質量科普產(chan) 品,滿足公眾(zhong) 科普需求。另一方麵,還要鼓勵產(chan) 出優(you) 質書(shu) 籍報刊,積極引導網絡科普的發展,讓新技術、新手段為(wei) 新時代科普工作提供新速度、新賽道。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