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人才紛至遝來 江蘇赴京開展“四對接”活動取得豐碩成果
10月16日至22日,江蘇“四對接”活動在北京各大高校、科研院所裏掀起一股“江蘇熱”,高校畢業(ye) 生、高層次人才、高質量項目、高價(jia) 值資本等眾(zhong) 多創新要素青睞江蘇、聚焦江蘇,共同開啟一場令人矚目的人才之約。
此次“四對接”活動是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為(wei) “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人才支撐的一項重要舉(ju) 措。活動以“築夢江蘇、邀你同行”為(wei) 主題,由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省科技廳、省教育廳聯合舉(ju) 辦,13個(ge) 設區市共同參與(yu) ,其間累計舉(ju) 辦各類活動176場,其中60多場招聘會(hui) 收到簡曆36544份,碩士及以上學曆超50%,153人現場簽約,僅(jin)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兩(liang) 場招聘會(hui) 便引來上萬(wan) 人次參加,120家企業(ye) 收到5100多份簡曆,達成初步就業(ye) 意向近800人。短短一周時間,累計對接專(zhuan) 家703人、其中院士34人,落地人才項目72個(ge) ……一份份亮眼成績單背後,折射出經濟大省江蘇對人才強大的吸引力,也凝結著新時代江蘇對人才無比的重視、珍惜和渴求。
主動對接重點高校,江蘇誠意讓青年學子怦然心動
10月21日上午,北京大學邱德拔體(ti) 育館人頭攢動,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沈瑩向來自北京地區20多所高校的數百名學生專(zhuan) 題推介江蘇創新創業(ye) 環境和人才支持政策。“對每一位選擇江蘇的人才,我們(men) 都會(hui) 竭盡所能為(wei) 大家提供成長成才的機會(hui) 和平台;如果你想創新創業(ye) ,我們(men) 的‘雙創計劃’‘333工程’都設立了青年專(zhuan) 項,少則10多萬(wan) 元、多則上百萬(wan) 元給予資助……”一番懇切的言辭,讓學子們(men) 駐足聆聽。
為(wei) 青年人才搭建職業(ye) 培訓、學曆晉升、交流培養(yang) 、職稱評定等多種方式的成長階梯,有的地區還為(wei) 畢業(ye) 生提供購房補貼、生活補貼以及探親(qin) 交通補貼,並對大學生創業(ye) 提供補貼、場地、貸款等超大力度支持……招聘會(hui) 現場,企事業(ye) 單位“招賢榜”上貼出的一批含金量高、真心實意的政策支持,現場引發眾(zhong) 多關(guan) 注和熱議。
“立足於(yu) 給人才集成式的持久支持,正是江蘇在學子間擁有非同一般吸引力、招才引智取得積極成效的原因所在。”清華職業(ye) 指導發展中心有關(guan) 負責人說,“江蘇作為(wei) 經濟發達省份,對清華大學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不少人得知江蘇要來舉(ju) 辦招聘會(hui) ,提前幾天就做好功課,選擇江蘇的就業(ye) 意向很明確。”
記者采訪發現,有學生課間帶上10餘(yu) 份簡曆馬不停蹄趕來麵試,周邊高校組團600多人來“搶占”優(you) 質崗位,甚至還有上海交通大學的同學聽說消息後專(zhuan) 程從(cong) 上海趕來參加。與(yu) 此同時,在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以及天津大學等高校都充滿著“江蘇元素”,吸引了京津地區名校畢業(ye) 生前來谘詢。
亮出人才項目資本對接“組合拳”,推動“四鏈”融合
“四對接”期間,江蘇緊鑼密鼓地開展專(zhuan) 家人才座談、政策推介、項目路演等活動,全方位吸納和集聚更多人才資源,以豐(feng) 碩成果推動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高層次專(zhuan) 家建言江蘇人才工作——
“事實證明,我們(men) 將江蘇作為(wei) 未來產(chan) 業(ye) 研究邁出北大校園落地的首站是非常正確的決(jue) 定”“江蘇對科技創新具有很強的敏銳性”……在10月20日下午舉(ju) 辦的北京地區專(zhuan) 家代表座談會(hui) 上,江蘇邀請包含7名院士在內(nei) 的13名專(zhuan) 家人才對江蘇人才工作建言獻策。
記者注意到,這些受邀專(zhuan) 家學者有的生於(yu) 長於(yu) 江蘇,有的曾經奮鬥於(yu) 江蘇,有的因為(wei) 合作項目結緣江蘇,在談起對江蘇人才與(yu) 創新發展之策時,他們(men) 幾乎不約而同提到進一步加強合作的意向,並希望江蘇進一步加大人才支持力度,深化改革激發人才活力,尤其加強科技型企業(ye) 家隊伍建設。
高科技成果選擇江蘇落戶生根——
10月20日至21日,科技部門、高新園區以及科技企業(ye) ,來到北京高校開展科技創新和人才政策宣介會(hui) 。會(hui) 上省科技廳相關(guan) 負責人推介了江蘇科技人才政策,現場簽約“量子光電材料平台”等14個(ge) 項目,120多位高校領導和專(zhuan) 家教授進行對接交流。
北京大學長三角光電科學研究院成立以來,在南通匯聚了50人的全職人員團隊。院長李焱表示,今後將繼續用好北京大學人才資源,通過研究室、項目部、微納加工平台、孵化器等引才,加強人才培育,形成聚集效應。
高價(jia) 值資本助力人才幹事創業(ye) ——
“我們(men) 聚焦新能源和智能電網領域,提供創新型芯片和智能物聯網解決(jue) 方案……”10月20日,“四對接”人才項目路演活動現場,來自南京的芯雲(yun) 電子董事長湯顥剛結束講解,就有10餘(yu) 家金融機構和企業(ye) 遞上合作“橄欖枝”。
當天下午,137個(ge) 人才科技項目集體(ti) 亮相,吸引來自全國70多家創投、券商等金融機構近100位嘉賓參與(yu) 。近4個(ge) 小時的激烈角逐和精彩演示中,人才、項目、資本等創新要素激烈碰撞,11家現場參演企業(ye) 收獲意向融資超10億(yi) 元。
強化協同發力,上下聯動刮起強大引才“旋風”
在省裏統籌帶領下,13個(ge) 設區市有分有合、積極出擊,創新活動形式,在京開展懇談、推介、洽談、簽約等一係列特色引才活動。各地組建起多支招才引智“小分隊”,組織部長、人社局長、科技局長、科技鎮長團團員和企業(ye) 組團行動,深入大院大所,開展小規模、精準化對接活動,推動人才項目落地和創新成果轉化。
蘇州舉(ju) 辦“校園蘇州日”活動,與(yu) 蘇州籍學子座談交流,以發展環境、文化鄉(xiang) 情吸引高端人才。無錫通過人才午餐會(hui) 、直播帶崗、校園嘉年華等活動,簽約23個(ge) 合作平台、合作項目、合作基金。常州拜訪北京海歸協會(hui) 、兵器工業(ye) 集團,徐州對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共同赴天津大學洽談校地合作事宜。揚州推進江蘇稻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yu) 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項目簽約合作,標的達1500萬(wan) 元。泰州在北京梅蘭(lan) 芳大劇院舉(ju) 辦城市推介會(hui) ,立體(ti) 化、沉浸式推介城市魅力。鎮江開展學子聯誼活動,鹽城舉(ju) 辦高層次人才懇談會(hui) ,加強常態化溝通聯絡。
記者注意到,一些科教資源相對欠缺的地區格外珍惜這次進京招才引智的機會(hui) ,宿遷舉(ju) 辦“雙招雙引”推介會(hui) 、創新創業(ye) 大賽、“校園宿遷日”等係列活動,簽訂30個(ge) 項目合作協議。連雲(yun) 港與(yu)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深化盛虹(江蘇)先進材料研究院、分子工程研究院連雲(yun) 港中心等載體(ti) 建設,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精細化、高端化。“這次‘四對接’活動為(wei) 地方為(wei) 企業(ye) 都搭建起很好的平台,放大了招才引智的江蘇效應。”淮安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孫虎帶隊前往北京理工大學洽談,與(yu) 機械車輛學院就共建技術研發中心和產(chan) 業(ye) 化項目達成合作意向。
本次“四對接”活動作為(wei) 近年來參加單位規模最大的一次,引起眾(zhong) 多北京地區高校院所的高度關(guan) 注。北京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郝平說,江蘇幹事創業(ye) 環境好,期待雙方進一步深化人才交流,支持更多優(you) 秀畢業(ye) 生、專(zhuan) 家教授、創新成果去往江蘇,推動合作再上新台階。清華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邱勇表示,江蘇是清華大學產(chan) 學研合作項目最多、合作效果最好的省份之一,希望雙方持續深化省校高層次人才合作,共同為(wei) 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貢獻力量。(林元沁 徐睿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