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水利民建設現代水網(治理者說)
水利關(guan) 係國計民生,水網建設功在當下、利在千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水網建設起來,會(hui) 是中華民族在治水曆程中又一個(ge) 世紀畫卷,會(hui) 載入千秋史冊(ce) 。”今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提出,我國踏上了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的新征程,需要有堅實的水安全支撐和保障。山東(dong) 省德州市域內(nei) ,長江水、黃河水、大運河水“三水匯流”,在水網建設中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必須著眼大局,提高標準,大力實施水係連通工程,加快建設現代水網。
德州市水資源相對匱乏,人均占有量僅(jin) 為(wei) 山東(dong) 全省水平的60%左右,成為(wei) 製約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民生改善的一個(ge) 重要因素。建設現代水網,是保障高質量發展和踐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必然要求,必須知重負重,增強緊迫感。我們(men) 錨定“缺水城市不少水、50年一遇無大災”目標,興(xing) 水利、除水害,努力做好做活水文章。
實施水係連通,著力增強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水網建設關(guan) 鍵在連通,要積極構建布局合理、引排得當、循環通暢、調控自如的河湖庫水係連通體(ti) 係。我們(men) 立足一個(ge) “通”字,優(you) 化水網總體(ti) 框架,編製現代水網建設規劃和全域水係連通3年行動計劃,圍繞多留雨洪水、統籌河湖水、替代地下水、循環利用水,推進河與(yu) 河、河與(yu) 庫、庫與(yu) 庫連通,力爭(zheng) 讓每條幹流成為(wei) 水經濟、水生態、水文化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融合發展帶。
推進重大工程,著力完善水利基礎設施體(ti) 係。《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提出,完善水資源配置格局,實現水資源互濟聯調,推進科學配水、合理用水、優(you) 水優(you) 用、分質供水,全麵增強水資源總體(ti) 調配能力。為(wei) 實現這一目標,我們(men) 大力建設水安全保障工程,把水串起來,新增分洪流量1400立方米每秒;推進雨洪水攔蓄工程,對河流疏浚、拓寬、擴容;深化飲用水提標工程,讓水淨起來,在全省率先實現城鄉(xiang) 供水一體(ti) 化,讓城鄉(xiang) 群眾(zhong) 都喝上放心水、優(you) 質水;實施水生態修複工程,建成41條省級美麗(li) 幸福示範河湖;啟動水文旅融合工程,實施黃河、大運河“兩(liang) 河牽手”工程,打造“兩(liang) 河文化”展示地,形成“水上遊、岸上行”的文旅休閑新場景。
深化改革創新,健全現代水網建設管理體(ti) 製機製。水網建設投資大、戰線長、範圍廣,為(wei) 確保質量進度,必須創新工作思路、完善推進機製。近年來,我們(men) 出台一係列規章製度,建立上下貫通的指揮體(ti) 製,實行項目建設指揮部體(ti) 製,掛圖作戰,細化任務分工,強化過程管控。同時,把管水治水用水列為(wei) 全市十大集成改革之一,結合公益崗擴容,建起一支3200多人的隊伍,織密河湖管護網絡。現代水網既要建好更要管好用好,堅持建管並重,強化改革賦能,才能發揮水網整體(ti) 效能和全生命周期綜合效益。
大道至簡,實幹為(wei) 要。我們(men) 將全麵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苦幹實幹、不懈奮鬥,加快構建“五橫三縱千河暢、一泉百湖多庫通”的全域水係連通格局,更好保障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促進經濟社會(hui) 平穩健康發展。
(作者為(wei) 山東(dong) 省德州市委書(shu) 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