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不斷鞏固文化主體性(思想縱橫)

發布時間:2023-10-26 10:4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主體(ti) 性體(ti) 現著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對其文化傳(chuan) 統、價(jia) 值觀念、精神信仰等的堅持與(yu) 發展,關(guan) 係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的文化傳(chuan) 承,更關(guan) 係文化活力的激發和增強。文化主體(ti) 性強則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程度高。新時代新征程,我們(men) 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文化思想,不斷鞏固文化主體(ti) 性,更好維護好本民族的文化特質,進而在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中華民族在漫長曆史發展中,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近代以後,深重的民族危機讓一些人產(chan) 生了文化自卑自棄心理,中華文化的主體(ti) 性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堅定選擇馬克思主義(yi) ,同時繼承和發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曆史和實踐充分表明,“兩(liang) 個(ge) 結合”是我們(men) 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強調:“‘結合’鞏固了文化主體(ti) 性。文化自信就來自我們(men) 的文化主體(ti) 性。創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就是這一文化主體(ti) 性的最有力體(ti) 現。”黨(dang) 領導人民推進“兩(liang) 個(ge) 結合”的曆史進程,也是不斷鞏固文化主體(ti) 性的文明發展曆程。這種結合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深入的融合。“結合”打開了創新空間,讓我們(men) 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動,推動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不斷取得新突破。在“結合”中,我們(men) 堅持守正不守舊、尊古不複古的進取精神,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結合”進一步鞏固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文化主體(ti) 性,有力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建設。

  創新是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創新能力強則文化的主體(ti) 性強。中國式現代化是從(cong) 中華大地長出來的現代化,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you) 秀文明成果,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yu) 自己國情的鮮明特色。新時代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將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融入中國式現代化的偉(wei) 大實踐,鑄就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讓馬克思主義(yi) 成為(wei) 中國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成為(wei) 現代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蘊含的天下為(wei) 公、民為(wei) 邦本、為(wei) 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qin) 仁善鄰等,已經深深融入中國式現代化之中。如,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體(ti) 現著民本思想,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體(ti) 現著“倉(cang) 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的理念,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體(ti) 現著天人合一的智慧,等等。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僅(jin) 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有益滋養(yang) ,對於(yu) 解決(jue) 現代社會(hui) 人類麵臨(lin) 的難題也具有重要啟示意義(yi) ,充分彰顯了鞏固文化主體(ti) 性的重大意義(yi) 和時代價(jia) 值。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feng) 富。鞏固文化主體(ti) 性和文明交流互鑒並不矛盾而是相互促進的:鞏固文化主體(ti) 性有利於(yu) 文明交流互鑒,文明交流互鑒也有利於(yu) 鞏固文化主體(ti) 性。鞏固文化主體(ti) 性絕不是故步自封,而是要更加自信地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以開放的心態自主學習(xi) 借鑒外來文化,並在此基礎上創新發展本民族文化。這是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的重要體(ti) 現。麵向未來,我們(men) 要在鞏固文化主體(ti) 性的同時,積極與(yu) 其他文明交流互鑒,向世界展現中華文明的魅力,促進形成各美其美、美美與(yu) 共的世界文明百花園,為(wei) 推動中華文明重煥榮光、促進人類社會(hui) 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 人民日報 》( 2023年10月12日 09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