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京蒙協作"石景山樣板" 北京石景山區助力內蒙古莫旗構建生豬全產業鏈
人民網北京10月30日電 (記者孟竹)一排排廠房排列整齊,室內(nei) 機器快速運轉,工人們(men) 正在操作台前忙碌工作……自北京市石景山區與(yu) 內(nei) 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建立結對幫扶關(guan) 係以來,聚焦生豬產(chan) 業(ye) 鏈的建設和發展,石景山區累計引導1.30億(yi) 元京蒙協作資金陸續投向莫旗。如今,一條集飼料加工、生豬養(yang) 殖、生豬屠宰和生鮮豬肉食品銷售等環節於(yu) 一體(ti) 的全產(chan) 業(ye) 鏈已在當地形成,預計今年莫旗生豬產(chan) 量將突破50萬(wan) 口大關(guan) ,銷售額突破10億(yi) 元大關(guan) 。
莫旗三麵環水背靠青山,擁有豐(feng) 富的農(nong) 牧業(ye) 資源和水資源,當地居民一直從(cong) 事生豬養(yang) 殖業(ye) ,但產(chan) 量低、周期長、抗風險能力弱等問題一直製約產(chan) 業(ye) 進一步發展。多年前,當地曾啟動一處生豬屠宰產(chan) 業(ye) 項目,但因為(wei) 企業(ye) 自身因素,項目最終被擱置下來。開展東(dong) 西協作後,石景山區在充分研判莫旗特色資源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的基礎上,著力延鏈、補鏈、強鏈,“產(chan) 供銷”三端發力,幫助當地構建從(cong) 牧場到餐桌的肉食全產(chan) 業(ye) 鏈。在石景山區掛職幹部的多方協調下,北京二商集團參與(yu) 了當地生豬屠宰項目的重啟,2021年1月,呼倫(lun) 貝爾大紅門肉類食品有限公司正式生產(chan) 運營,並迅速成為(wei) 莫旗當地甚至呼倫(lun) 貝爾市的生豬產(chan) 業(ye) 龍頭。
針對當地傳(chuan) 統生豬養(yang) 殖業(ye) 規模小、品質差的現狀,石景山區累計投入3400餘(yu) 萬(wan) 元,幫助當地建設高標準生豬生態養(yang) 殖示範基地,創新“龍頭企業(ye) +產(chan) 業(ye) 基地+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家庭農(nong) 場+貧困戶”利益連接機製,支持生豬基地“訂單式”采購農(nong) 戶生豬。2022年莫旗生豬出欄達40萬(wan) 口,今年,豬基地建成投產(chan) 後預計將突破50萬(wan) 口大關(guan) 。
為(wei) 做強飼料生產(chan) 與(yu) 供應,石景山區投入645萬(wan) 元研發以玉米秸稈、大豆為(wei) 原材料的豬飼料生產(chan) 技術,填補當地飼料生產(chan) 環節空白。聚焦優(you) 化冷鏈運輸、冷藏儲(chu) 存環節,投入3077萬(wan) 元建設氣調庫項目,把先進的現代化冷凍冷藏技術引入莫旗,搭建起冷鏈保鮮技術、運營管理係統、智能物流配送的“智慧市場”運營平台。通過做強生豬產(chan) 業(ye) 鏈中端,未來,莫旗將成為(wei) 蒙東(dong) 及東(dong) 北地區舉(ju) 足輕重的豬肉生產(chan) 加工輸出基地,為(wei)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有力支撐。
此外,通過不斷建立健全生豬全產(chan) 業(ye) 鏈,帶動群眾(zhong) 通過生豬“生、加、銷”產(chan) 業(ye) 鏈三端發展實現家門口就業(ye) 增收。呼倫(lun) 貝爾大紅門肉類食品有限公司屠宰加工生豬量由原來的每日100頭增長至1000頭,生豬養(yang) 殖基地建成後將增至2000頭,全年可出欄、屠宰加工生豬50餘(yu) 萬(wan) 頭,輻射周邊14個(ge) 鄉(xiang) 鎮,充分帶動各鄉(xiang) 鎮生豬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的發展。截至目前,每年幫助莫旗1000戶從(cong) 事生豬養(yang) 殖的農(nong) 民增加收入5000元/戶,帶動當地就業(ye) 170餘(yu) 人。在生豬銷售渠道,電商平台累計引導20多名專(zhuan) 職和兼職主播、10餘(yu) 名線下業(ye) 務人員、3名後台運營人員就業(ye) ,物流部門招收5名箱貨司機、10餘(yu) 名分揀人員,提供近百個(ge) 就業(ye) 崗位,有效提高了莫旗就業(ye) 率。
截至目前,石景山區已在莫旗構建起集飼料種植、飼料加工、生豬養(yang) 殖、屠宰加工、冷鏈物流、銷售於(yu) 一體(ti) 的現代化生豬產(chan) 業(ye) 體(ti) 係,有效解決(jue) 了傳(chuan) 統生豬產(chan) 業(ye) 發展中產(chan) 能波動、綠色安全、產(chan) 銷保供、助農(nong) 增收等問題,切實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能級,為(wei)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奠定了堅實基礎,打造出京蒙協作的“石景山”樣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