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江蘇穩步提升城鄉基層治理效能 為人民打造高品質生活

發布時間:2023-11-01 15:19:00來源: 新華日報

  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事關(guan) 人民群眾(zhong) 切身利益,是促進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質生活的基礎性工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江蘇考察時,對江蘇提出“在推進社會(hui) 治理現代化上實現新提升”重大要求,強調“江蘇必須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hui) 治理現代化上走在前列”。

  牢記總書(shu) 記殷殷期望和諄諄囑托,貫徹落實省委全會(hui) 精神,江蘇正不斷推動社會(hui) 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以數字化、智能化、精準化的治理方式為(wei) 支撐,用“繡花功夫”把工作做在細微處、把服務做到群眾(zhong) 心坎上。

  追求服務優(you) 質化、管理精細化

  “壞了,我鑰匙不知道落哪了。村子這麽(me) 大,該上哪找啊?”“不慌,咱這旅遊景區現在有監控,絕對丟(diu) 不掉。”這是今年中秋國慶假期裏,如皋市平園池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劉煒建跟一位上海遊客的對話。

  雖然已過荷花季,但憑借水果采摘、露營垂釣、飛機觀光等一係列“沉浸式鄉(xiang) 村遊”項目,平園池村依舊是這個(ge) 假期遊客熱門“打卡地”之一。“距離假期還有半個(ge) 月,村裏酒店房間就訂光了。”劉煒建開心地說,可又有點擔心遊客多了總有照顧不過來的情況,怕他們(men) 丟(diu) 東(dong) 西或者跌了碰了,“曾經有位遊客甚至忘記把車停哪了,我陪他走了3裏地才找著。”

  基層治理“千道題”,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家門口”優(you) 質服務和精細管理是最大的追求。“這一兩(liang) 年,眼見著生活越來越方便。”村民劉名友告訴記者,村裏現在不僅(jin) 有公共活動室,還有了養(yang) 老院,配備了理發師、助浴員、營養(yang) 搭配師……400平方米的居家養(yang) 老服務站內(nei) 無處不透露“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最厲害的是咱們(men) 這智慧化管理平台,和鎮裏、市裏都連著網。現在大家辦點啥事、查個(ge) 文件,根本不用來回跑。”就在不久前,在村裏協辦員幫助下,劉名友完成了新農(nong) 合醫療保險辦理,“除了準備好證件,我啥都不用操心,辦好了還會(hui) 送上門。”

  劉名友“眼見著”的變化,是江蘇持續推進群眾(zhong) “家門口”精細化服務和管理的縮影。據省委政法委所提供數據,今年《強化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行動方案》實施以來,我省已改造提升和新建社區綜合服務中心300個(ge) ,開工改造555個(ge) 社區助餐點,基本建成村(社區)醫保服務點近1.2萬(wan) 個(ge) 。

  糾紛解決(jue) “隻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

  “之前跑了很多部門,找了這家奔那家,都說不好解決(jue) 。現在好了,來一次就解決(jue) 了問題!”“一進門就有人引導辦理,連起訴書(shu) 都有現成的電子模板,真讓人省心。”記者在全省多個(ge) 矛盾調解中心走訪,“方便”“快捷”成為(wei) 聽到的高頻詞。

  “依靠群眾(zhong) 就地化解矛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堅持好、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是推動全省社會(hui) 治理取得新進步、邁上新台階的關(guan) 鍵一環。近年來,江蘇因地製宜加快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建設,打造出一批叫得響的矛盾調解工作品牌。今年7—8月,我省接連在蘇南蘇中蘇北召開3個(ge) 現場會(hui) ,總結推廣基層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典型經驗,進一步加大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力度。

  “僅(jin) 今年上半年,入駐吳江區矛盾調解中心的法院速裁團隊就受理登記案件775件,其中293件實現訴前調解。”吳江區委政法委副書(shu) 記、區矛調中心主任沈正華說。蘇州各縣級矛盾調解中心確立“前店”+“後廠”的建設思路,如今這種模式正在江蘇各地逐步推廣。“前店”即公共服務區,按常駐、輪駐、邀駐進駐條線部門;“後廠”則是集中辦公區,根據實際條件,提供矛盾糾紛全口徑受理、全周期調處和全要素服務。目前,蘇州全市各縣(市、區)矛盾調解中心入駐部門共計300家,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jue) 。

  隨著矛盾糾紛源頭治理持續深化,我省各地矛盾糾紛調解的精準度和專(zhuan) 業(ye) 度不斷提升。針對家事矛盾,南通如皋市建設了一批“家事糾紛調解工作室”、“五老”調解工作室等,培育一批“金牌調解員”,構建“家事聯動調解網”。連雲(yun) 港市贛榆區的“點調台”設有包括金牌調解員、心理谘詢師、醫學專(zhuan) 家等的120人專(zhuan) 業(ye) 團隊,向群眾(zhong) 點對點提供解紛谘詢服務……目前,我省實現矛盾糾紛95%在鎮村得到有效化解。

  網格吹哨部門報到,有效應對重大突發事件

  從(cong) 人、房、地、事、物到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等各類組織,在南京市江寧區綜治中心聯動指揮中心數字大屏上,社會(hui) 治理各類數據不斷更新。突然,一條信息跳躍閃爍起來,來自穀裏街道荊劉社區專(zhuan) 職網格員劉芳。信息工單顯示:該街道鄂兒(er) 崗路一下水道窨井蓋被車壓壞、出現明顯破損,亟待維修。

  幾分鍾後,網格員到達現場。通過數字大屏,事故情況清晰照片得以發送給綜治中心調度員。調度員隨即將這條工單推送至相關(guan) 區級部門,一小時內(nei) 維修隊人員完成現場情況勘察,隨即進行搶險維修,並於(yu) 天黑前修複完成。網格員勘驗現場、點擊工單辦結,一個(ge) 安全隱患在最短時間內(nei) 得到消除。

  據了解,江寧區共有社會(hui) 治理網格2367個(ge) 、微網格6283個(ge) 。依托於(yu) 智能化信息平台,這些網格被串聯起來,專(zhuan) 職網格員、微網格員、誌願者每日行走在“網格中”,傳(chuan) 統社會(hui) 治理中“看得見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見”難題正在逐漸破解。“平時群眾(zhong) 的訴求‘即時通、不推諉、快辦結、可追溯’,一旦發生重大突發事件,指揮中心將迅速通過工單流轉予以處置辦理,確保得到及時解決(jue) 。”江寧區綜治中心工作人員張亮說。

  “小網格”撬動基層“大治理”。江蘇現已實現市、縣(市、區)、鄉(xiang) 鎮(街道)三級社會(hui) 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綜治中心、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建設全覆蓋,通過一張數字大屏,各類重要區域部位和各類突發案事件實現一網統攬已是常態。全省設網格10.5萬(wan) 個(ge) ,進而劃分“微網格”41.7萬(wan) 個(ge) ,近25萬(wan) 名專(zhuan) 兼職網格員助力構建“鄉(xiang) 鎮(街道)、村(社區)、網格、微網格、戶”工作體(ti) 係,群眾(zhong) 對網格工作滿意率達到97.60%。

  “我們(men) 將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切實抓好《強化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行動方案》貫徹落實,不斷健全城鄉(xiang) 社區治理體(ti) 係、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機製、基本公共服務體(ti) 係、高質量教育體(ti) 係、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省委政法委相關(guan) 負責人說。(陳珺璐)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