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鄉村行 看振興)
秋日暖陽下,一望無際的果樹整齊排列,紅彤彤的錦繡海棠掛滿枝頭。果樹下,果農(nong) 正忙著采摘、分揀、裝箱。清風拂過,果香撲鼻……
這裏是內(nei) 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希伯花鎮萬(wan) 畝(mu) 錦繡海棠示範區。近年來,科爾沁左翼中旗將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理念與(yu) 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相結合,將生態改善與(yu) 富民增收、生態宜居相貫通,依托“三北”工程等,建成以沙棘、錦繡海棠等為(wei) 主的經濟林基地58萬(wan) 畝(mu) 。
“希伯花鎮沙地麵積大,前些年每到春秋季節風沙大時,對麵都看不見人。”希伯花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鎮長魏晨輝告訴記者,“2012年以來,我們(men) 大力推廣錦繡海棠種植,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的同時擴大林地麵積,如今風沙小多了。”
走進錦繡海棠保鮮冷庫,一箱箱果實整齊碼放。“今年我們(men) 實現了錯季銷售。果子不僅(jin) 行銷全國,還賣到了東(dong) 南亞(ya) 。”希伯花鎮希伯花嘎查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霍慶信說,“我們(men) 通過與(yu) 內(nei) 蒙古自治區林業(ye) 科學研究院開展技術合作,不斷強化樹苗林地管理,果實含糖量遠超同類產(chan) 品。”
如今,希伯花鎮錦繡海棠進入掛果期、盛果期的麵積超過1萬(wan) 畝(mu) ,總效益可達5000萬(wan) 元。每年果樹管護、秋季摘果臨(lin) 時用工達5萬(wan) 人次以上,為(wei) 村民增加務工收入超過500萬(wan) 元。
“錦繡海棠推廣之初,周期長、投入大,種植技術有難度,村民種植積極性不高。”科爾沁左翼中旗委組織部副部長孟瑋說,“我們(men) 充分發揮基層黨(dang) 支部與(yu) 黨(dang) 員的帶頭作用,由5戶黨(dang) 員戶帶頭嚐試栽植。見到實實在在的收益,村民們(men) 發展林果產(chan) 業(ye) 的信心更足了。”
離開希伯花鎮,路邊是一望無際的玉米地。科爾沁左翼中旗是玉米種植大旗,針對地力貧瘠、水資源缺乏、效益不高等問題,當地近年來以玉米單產(chan) 提升、化肥減量增效等舉(ju) 措為(wei) 抓手,以種植大戶、農(nong) 民合作社等經營主體(ti) 為(wei) 依托,推廣應用玉米密植高產(chan) 、綠色防控、淺埋滴灌水肥一體(ti) 化等標準化種植技術,糧食總產(chan) 量突破55億(yi) 斤,同時實現了農(nong) 藥化肥用量持續負增長。
“通過技術攻關(guan) ,結合本地積溫充足的特點,我們(men) 推廣淺埋滴灌技術。經測算,相較傳(chuan) 統灌溉模式,可實現畝(mu) 均節水64%、節肥25%。”科爾沁左翼中旗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梅園雪說。
今年,科爾沁左翼中旗實施玉米單產(chan) 提升工程20萬(wan) 畝(mu) ,探索“滴灌+密植”整建製協同增產(chan) 模式,畝(mu) 均節本增效10%以上。
作為(wei) 科爾沁左翼中旗重點打造的園區,花吐古拉工業(ye) 園區吸引了不少綠色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企業(ye) 入駐。
“未來還將有更多的綠色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企業(ye) 入駐園區。”花吐古拉工業(ye) 園區管理委員會(hui) 主任查國梁介紹,“園區配套水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園區產(chan) 生的廢水經回收處理,可以給園區提供用水。未來,園區有望實現地下水‘零使用’。”
“下一步,我們(men) 將繼續以生態興(xing) 推動產(chan) 業(ye) 興(xing) ,持續發展好現代農(nong) 牧業(ye) 、培育壯大特色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真正把生態優(you) 勢轉化為(wei) 發展優(you) 勢,努力實現生態美、產(chan) 業(ye) 興(xing) 、百姓富。”科爾沁左翼中旗委書(shu) 記於(yu) 久彥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03日 07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