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國企青年人才培訓班開展“跟著社區書記長本事”現場教學活動

發布時間:2023-11-06 14:22:00來源: 人民網-北京頻道

  近日,國企青年人才培訓班38名學員分成10個(ge) 研學小組奔赴北京西城區9個(ge) 街道的10個(ge) 社區,開展 “跟著社區書(shu) 記長本事”現場教學活動。

  解民所憂,體(ti) 察民情排難事

  西長安街街道社區書(shu) 記譚道亮帶領學員們(men) 進入居民院落實地走訪,學習(xi) 了如何與(yu) 居民溝通協調居民院落整修事項,如樹木剪枝、處理廢舊物品等,切身感受了居民事無小事。

  廣安門內(nei) 街道的核桃園社區書(shu) 記潘瑞鳳介紹了社區通過逐棟建立實時工作聯係群、為(wei) 居民設立具有轄區特色的“好商量議事廳”、建立“紅牆同心”共建共治網絡等特色方式,及時了解居民需求,多維度化解糾紛,踐行未訴先辦的工作方法。

  在地域特征較為(wei) 複雜的德勝街道安德路北社區,亓永紅書(shu) 記始終將百姓的需求擺在第一位,主動發現問題、解決(jue) 問題,激發社區居民的參與(yu) 意識和責任意識,與(yu) 居民互助互愛,共創有序社區。

  椿樹街道的椿樹園社區書(shu) 記劉飛帶領學員走進社區,走訪物業(ye) ,了解車輛注冊(ce) 登記情況;深入底商了解是否存在安全隱患。過程中,書(shu) 記談及之前在平房區與(yu) 現在在樓房區做社區工作的相似和不同,講述了以人民為(wei) 中心建設幸福社區的生動一課。

  溝通有道,和風細雨暖人心

  學員們(men) 跟隨新街口街道西四北六條社區書(shu) 記張建實地了解了西四北區域曆史文化與(yu) 北京四合院建築文化特色,隨後前往西四北七條開展下戶工作,跟隨張書(shu) 記協調解決(jue) 居民設置晾衣竿事宜,張書(shu) 記的耐心疏導分析獲得居民的支持。

  天橋街道留學路社區書(shu) 記王玉華帶領學員們(men) 走進胡同,走訪詢問獨居高齡老人的生活狀況和健康情況,配合書(shu) 記及社區工作人員向居民宣傳(chuan) “電三電四”整治工作,耐心傳(chuan) 達相關(guan) 政策。

  武嘉萌書(shu) 記介紹了廣安門街道三廟街社區的基本情況,學員們(men) 與(yu) 書(shu) 記一同走訪社區,了解各棟樓的產(chan) 權情況、居住情況、樓宇情況,走訪三廟街社區申請行政複議的居民,參觀社區調解工作站,對居民等待解決(jue) 的問題,逐一進行了解答。

  見微知著,於(yu) 微末處見真情

  月壇街道汽南社區的惠胤傑書(shu) 記給學員們(men) 做了“肩負曆史責任,凝練有解意誌”的主題演講,通過分享轄區內(nei) 核桃園、興(xing) 華等四個(ge) 先進社區的精細治理理念及“六情”工作準則、“12345”分樓包戶責任製、常態化居民小組會(hui) 議製度等汽南社區因地製宜的好政策,真正讓學員們(men) 了解了如何才能走好群眾(zhong) 路線。

  展覽路街道的百萬(wan) 莊西社區書(shu) 記王雪蓮引導學員們(men) 給社區樹木刷白做了準備工作,隨後幫忙對退役軍(jun) 人服務站的現場做了布置,鋪設照片牆,大家對這個(ge) 沒有專(zhuan) 業(ye) 物業(ye) ,居委會(hui) 工作人員經常一人身兼數職卻從(cong) 未忽略細節工作的社區表達了敬意。

  “上邊千條線,下邊一根針”,本次活動的開展,讓學員們(men) 深刻認識到提升群眾(zhong) 工作能力的基石作用,切身感受到“為(wei) 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一奮鬥目標在基層工作的展現。學員們(men) 紛紛表示,在今後的工作中,將在紮根基層中磨煉自己,在不斷實踐中提高自己,肩負起前輩交付的重擔,投身到為(wei) 人民服務的第一線。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