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力鞏固就業向好態勢(權威訪談)
就業(ye) 是最基本的民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今年以來我國就業(ye) 總體(ti) 形勢如何?推出哪些穩就業(ye) 舉(ju) 措?下一步將采取哪些措施?記者采訪了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黨(dang) 組書(shu) 記、部長王曉萍。
就業(ye) 穩定增長、失業(ye) 率平穩回落,對保持就業(ye) 局勢穩定充滿信心
記者:今年以來,就業(ye) 形勢怎麽(me) 樣?人社部門采取了哪些穩就業(ye) 舉(ju) 措?
王曉萍:今年以來,我國就業(ye) 形勢總體(ti) 改善,保持基本穩定。1至9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ye) 1022萬(wan) 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85%。9月末城鎮調查失業(ye) 率為(wei) 5%,低於(yu) 2019年同期水平。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基本穩定、持續好轉,農(nong) 村勞動力外出務工規模繼續增加,3297萬(wan) 脫貧人口實現務工增收。
在經濟運行不確定因素增多的情況下,我們(men) 實現了就業(ye) 穩定增長、失業(ye) 率平穩回落,成果來之不易。黨(dang) 中央、國務院將就業(ye) 擺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優(you) 先位置,把穩就業(ye) 提高到戰略高度通盤考慮,各方麵加力推進,廣大企業(ye) 家和勞動者努力進取,為(wei) 就業(ye) 局勢穩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經濟持續恢複向好有力支撐了就業(ye) 改善。前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5.2%,這一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ti) 中名列前茅,是拉動就業(ye) 增長的關(guan) 鍵所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就業(ye) 帶動力不斷增強。
政策紅利加速釋放為(wei) 就業(ye) 增長注入了強勁動力。穩就業(ye) 政策調整優(you) 化,穩崗返還政策持續實施,吸納就業(ye) 補貼延續拓展,一次性擴崗補助及時重啟,形成了穩崗擴就業(ye) 的係統性、全鏈條政策支持體(ti) 係。今年以來,各級政府各類資金直接支持就業(ye) 創業(ye) 超過2000億(yi) 元。
就業(ye) 服務和職業(ye) 培訓擴麵增效提升了匹配效率。春風行動等就業(ye) 服務活動高頻率開展,“技能中國行動”深入實施,補貼性職業(ye) 技能培訓規模超過1300萬(wan) 人次,第二屆全國職業(ye) 技能大賽成功舉(ju) 辦,一大批青年勞動者走上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重點群體(ti) 精準幫扶兜牢了民生底線。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抓早抓實抓細,就業(ye) 創業(ye) 推進計劃深入實施,市場化就業(ye) 機會(hui) 和政策性崗位穩中有增。就業(ye) 援助製度不斷健全,城鄉(xiang) 困難群眾(zhong) 就業(ye) 得到積極保障,零就業(ye) 家庭至少有一人實現就業(ye) 。
從(cong) 走勢看,經濟回升向好勢頭將持續鞏固,穩就業(ye) 積極因素不斷累積,我們(men) 對保持就業(ye) 局勢穩定充滿信心。與(yu) 此同時,市場崗位需求總量雖然多於(yu) 求職人數,但與(yu) 老百姓對工作收入、社會(hui) 保障、穩定發展等方麵的期待仍有一定差距。下一步,我們(men) 將強化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健全就業(ye) 促進機製,著力穩崗擴崗,切實做好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工作,加力鞏固就業(ye) 向好態勢,全力確保就業(ye) 目標任務完成。
不斷健全促進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工作的長效機製
記者:當前,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備受社會(hui) 關(guan) 注,請問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將采取哪些舉(ju) 措,更好促進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
王曉萍: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關(guan) 係民生福祉、經濟發展和國家未來。近年來,我國青年人口總量穩中有增,高校畢業(ye) 生規模繼續增加,促進就業(ye) 任務依然繁重。我們(men) 將堅決(jue) 貫徹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統籌把握青年特點和就業(ye) 工作規律,不斷健全促進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工作的長效機製,更好支持青年在奮鬥中出彩圓夢。
一是在工作格局上,注重將市場決(jue) 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緊密結合。一方麵,強化政策激勵經營主體(ti) 吸納就業(ye) ,進一步拓展數字經濟、綠色經濟、新型消費等領域的知識型、管理型、技能型就業(ye) 機會(hui) 。另一方麵,全力穩定公共部門崗位供給,加大基層就業(ye) 服務項目實施力度。
二是在方式方法上,注重將普遍服務與(yu) 精準施策緊密結合。一方麵,提高公共就業(ye) 服務均衡可及水平,讓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無論在戶籍地、學籍地還是求職地,無論是離校前還是離校後,都可以享受到均等便捷的基本公共服務。另一方麵,圍繞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工作特點,提供多層次、多樣化培訓見習(xi) 機會(hui) ,提高服務的精準性有效性。
三是在能力提升上,注重將短期培訓與(yu) 中長期培養(yang) 緊密結合。一方麵,對接當前所急,針對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能力與(yu) 企業(ye) 需求錯配的問題,加強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培養(yang) 一批急需緊缺技能勞動者。另一方麵,服務長遠所需,協同教育部門健全人才需求與(yu) 學科專(zhuan) 業(ye) 調整聯動機製,加快建設與(yu) 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相適應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jun) 。
四是在服務供給上,注重將數字賦能與(yu) 基層治理緊密結合。適應青年特點,以他們(men) 喜聞樂(le) 見的方式提供更多便捷化的線上服務。同步夯實線下服務根基,健全主動聯係、按需服務、定期回訪機製。
五是在觀念引領上,注重將尊重意願與(yu) 加強引導緊密結合。尊重青年人的意願,對自主創業(ye) 、靈活就業(ye) 的青年,提供項目推薦、場地支持、金融服務等一攬子扶持。同時,加強正麵宣傳(chuan) 、見習(xi) 實習(xi) 、政策激勵,引導青年在投身國家重大戰略中追逐人生夢想,在推動科技創新中發揮聰明才智,在服務奉獻社會(hui) 中創造青春業(ye) 績。
加快構建部門協同、係統聯動、服務精準、管理科學的高質量充分就業(ye) 工作體(ti) 係
記者:下一步,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將采取哪些措施,持續鞏固就業(ye) 恢複向好態勢?
王曉萍:穩定和擴大就業(ye) ,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關(guan) 鍵所在,也是鞏固經濟恢複發展基礎的重要支撐。下一步,我們(men) 將以強化就業(ye) 優(you) 先為(wei) 導向,以促進供需匹配為(wei) 關(guan) 鍵,以夯實基層服務為(wei) 基礎,以推進數據賦能為(wei) 支撐,以加強監測預警為(wei) 底線,加快構建部門協同、係統聯動、服務精準、管理科學的高質量充分就業(ye) 工作體(ti) 係,推動就業(ye) 形勢持續好轉。
一是全力強化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導向。堅持目標優(you) 先,將就業(ye) 作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優(you) 先目標,將就業(ye) 工作成效納入高質量發展評價(jia) 體(ti) 係。堅持政策優(you) 先,推動財政、貨幣、投資、消費、教育等經濟社會(hui) 政策與(yu) 就業(ye) 政策聯動,集成政策對就業(ye) 的牽引力,提升經濟社會(hui) 發展對就業(ye) 的帶動力。堅持保障優(you) 先,強化責任落實,構建黨(dang) 委和政府統籌領導、部門橫向協同、係統縱向貫通、社會(hui) 廣泛參與(yu) 的就業(ye) 一體(ti) 化工作推進機製。
二是全力促進市場供需匹配。著力引導需求,推動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與(yu) 人力資源協調發展,支持發展吸納就業(ye) 能力強的產(chan) 業(ye) 和企業(ye) ,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挖掘新的就業(ye) 增長點。著力優(you) 化供給,深入推進“技能中國行動”,大力推進技工教育高質量特色發展,加快塑造素質優(you) 良、總量充裕、結構優(you) 化、分布合理的現代化人力資源。
三是全力夯實基層就業(ye) 服務。強化基層治理,構建壯大基層社區專(zhuan) 業(ye) 化服務隊伍、提升便民化服務能力、滿足群眾(zhong) 多樣化就業(ye) 需求的“家門口”服務機製。強化黨(dang) 建引領,對就業(ye) 任務重、百姓需求量大的社區加強力量配備和資源傾(qing) 斜。強化便捷高效,推行15分鍾就業(ye) 服務圈,增強公共服務均衡性、可及性。
四是全力推進數字賦能就業(ye) 。加快數字化轉型,構建覆蓋勞動者求職就業(ye) 創業(ye) 全過程、橫向縱向互聯互通的一體(ti) 化、數字化信息平台。加快業(ye) 務重塑,推進就業(ye) 、社會(hui) 保險、勞動用工、人才人事工作協同,通過業(ye) 務聯動、數據共享、實名管理,打造“拿數據說話、靠數據分析、用數據決(jue) 策、依數據執行”的工作新模式。
五是全力加強就業(ye) 監測預警。注重兜底保障,完善重點群體(ti) 就業(ye) 支持體(ti) 係,著力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ye) 生、農(nong) 村勞動力特別是脫貧人口、就業(ye) 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切實兜住兜牢民生底線。注重底線思維,健全形勢監測、趨勢研判、風險預警、即時響應的風控體(ti) 係,堅決(jue) 防範化解規模性失業(ye) 等重大風險,確保就業(ye) 局勢總體(ti) 穩定。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07日 04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