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幸福康巴什成為宜居“桃花源”

發布時間:2023-11-07 15:33:00來源: 內蒙古日報

  從(cong) 烏(wu) 蘭(lan) 木倫(lun) 湖到後備箱集市,從(cong) 百康橋草坪到賽車小鎮,林木蔥鬱,碧水迢迢,千萬(wan) 花草點綴其間,萬(wan) 千氣象沿湖揮灑……

  1000多年前,晉代詩人陶淵明筆下描繪的“世外桃源”令人神往。1000多年後的今天,在荒漠上拔地而起的現代新城康巴什,已是全國首個(ge) 以城市為(wei) 載體(ti) 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一個(ge) “無工業(ye) ”的花園式城市、一座“幸福宜居之城”。聚焦“大生態”格局,以“環城籠翠、四季常綠、三季開花”為(wei) 目標,康巴什完成了由一張白紙到一幅絕美風景畫的跨越,實現了從(cong) 貧瘠荒原到幸福宜居之城的美麗(li) 蛻變,繪就了一幅現代版的幸福宜居“桃花源”。

  從(cong) “地下”到“地麵”滿目皆“綠”

  “這裏的秋天真是美得不可方物!”家住康巴什區康城小區的居民李雅娜說,她會(hui) 在周末專(zhuan) 門帶著孩子到康巴什各大公園“找秋天”。

  其實不隻是秋天,康巴什一年四季的風景都能讓人有驚喜。

  眾(zhong) 所周知,從(cong) 前的康巴什是一片沙地。然而,“地下沒礦”並未讓康巴什陷入落寞,而是轉變發展思路,將眼光瞄準“地上”。不斷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充分利用原有山形地貌、河流走勢拓展城市空間,形成舒展大氣、錯落有致的城市風貌。

  “出門見綠,推窗見景,移步入園,景在城中、城在景中。”暢遊大半個(ge) 中國、見慣了“大場麵”的杜鵬飛絲(si) 毫不吝給康巴什的讚美。“綠草繁茂、樹木成蔭、蟲鳴鳥叫,就連空氣中也彌漫著滿滿的清新之氣,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將閑置空地變成花海、將沿河周圍改造成健身小公園……康巴什讓人眼前一亮的不隻是它的“顏值”,還有那“枝繁葉茂”的綠色實踐。

  建設主題公園,打造開放式草坪、花田花海、慢行步道……公園、花海、綠道逐漸成為(wei) 市民休閑娛樂(le) 重要載體(ti) 。

  截至2022年底,康巴什城區常住人口12.45萬(wan) 人,綠化覆蓋率達42.63%,人均公園綠地104.47平方米。

  從(cong) “地下”到“地上”,康巴什以豐(feng) 厚的綠色“家底”解鎖花園旅遊城市“密碼”。

  從(cong) “青山”到“金山”激發動能

  “細品慢看探尋,康巴什有詩意山水,是一座綠色之城——天然氧吧,是一座文化之城——底蘊深厚,似夢裏老家,行走此間,遇見美好。”一位來自杭州的遊客在自己的朋友圈裏,深情“表白”康巴什。

  深情的話語,並非一人之感,太多人在此刻得到了心靈的共鳴。

  如何讓城市的厚重底蘊在新時代文化旅遊發展中熠熠生輝,讓新業(ye) 態、新經濟不斷湧現?

  近年來,康巴什區以文旅融合為(wei) 抓手,通過環境藝術聚集人氣、節慶賽事吸引人氣、全域旅遊疏通人氣、文化生態聚攏人氣,係統建構康巴什區的“留量路徑”與(yu) “流量路徑”,開發出多種消費新業(ye) 態和新場景。同時,大力塑造文旅品牌、打造文旅產(chan) 品,注重流量挖掘,通過鮮活、更具故事性和話題性的表達方式,以直播帶貨、康城有約、馬上遊城等“出圈”新路徑不斷提升公眾(zhong) 價(jia) 值認同,獲得一定成效。

  靜態之中有美好,律動之下顯張力,康巴什文旅正如是。僅(jin) 在中秋國慶假期,康巴什區累計接待遊客52.5329萬(wan) 人次,其中累計接待過夜遊客10.5353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約2億(yi) 元。

  從(cong) “青山”到“金山”,康巴什正在持續打通“綠水青山”與(yu) “金山銀山”的雙向轉化通道,一幅文旅融合的畫卷正在緩緩鋪開,成為(wei) 中國資源型城市發展轉型的一個(ge) 縮影。

  從(cong) “風景”到“風尚”詩意棲居

  行走在康巴什,頻頻為(wei) 城市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而感歎。

  “生活在這座城市別提有多幸福了。”康巴什區濱河街道園丁社區居民祁蕊說,生活、休閑、娛樂(le) 、就醫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幸福感可強了。

  一日三餐,社區食堂解決(jue) ;特殊需求,送餐上門;健康診療,專(zhuan) 人“把脈”;便民生活,不必“出圈”;優(you) 質教育,蓬勃發展……康巴什將幸福感映射在每一位居民身上,讓居民“看得見”“摸得著”這座幸福之城的精彩律動。

  幸福感“滿格”的背後,是康巴什將民生工程放在心上的真實寫(xie) 照。近年來,康巴什區積極推進“一刻鍾便民生活圈”的建設,全麵提升社區公共服務水平,大力推進購物、娛樂(le) 、醫療等便民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衣食住行、教育、醫療、養(yang) 老等基本服務保障……確保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病有所醫、弱有所扶,大幅提升了居民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

  此外,康巴什的幸福感還源於(yu) 尊重生活、關(guan) 懷人文的康城精神。暖心驛站、慢時光小院、幸福時光、暖城e站……在康巴什遍地開花,讓更多群體(ti) 感受康城之暖、康城之福。(內(nei) 蒙古日報記者 郝雪蓮 鄂爾多斯市融媒體(ti) 中心記者 王慧豐(feng) )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