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市探索打造學前融合教育發展“新路徑”
日前,麗(li) 水市成立了浙江省首個(ge) 學前融合教育發展共同體(ti) ,該市22所幼兒(er) 園作為(wei) 首批成員單位參與(yu) ,共同探索適應特殊兒(er) 童、普通兒(er) 童共同成長的融合教育模式。
據了解,學前融合教育是指讓學前特殊兒(er) 童和普通兒(er) 童一起接受平等資源的學前教育,其目的是促進學前特殊兒(er) 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快樂(le) 成長。現實中,很多幼兒(er) 園都會(hui) 存在隨班就讀的特殊兒(er) 童,但由於(yu) 教師缺乏相關(guan) 知識和經驗,無法給予他們(men) 適宜的教育支持。
特殊教育是教育事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麗(li) 水市保障和改善民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重要內(nei) 容。2022年12月,麗(li) 水市出台《麗(li) 水市“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提出“加強學前融合教育研究,提高學前融合教育質量”的要求,為(wei) 麗(li) 水市發展學前融合教育指明了方向。
作為(wei) 麗(li) 水市實施學前融合教育的主要陣地,麗(li) 水市欣苑幼兒(er) 園已連續三年對學前融合教育進行了實踐探索。
“大家動起手來,跟我一起來練習(xi) ……”近日,在麗(li) 水市欣苑幼兒(er) 園戶外活動操場上,老師朱菲菲正帶領大二班的同學做《毛毛蟲找媽媽》融合手語早操。“我們(men) 借助手語課程、手語早操等方式,讓聽障兒(er) 童和健聽兒(er) 童初步了解手語和有聲語言的聯係,理解並學習(xi) 語言的多種表達方式。”
把特殊教育課程融入到普通的學前課程之中,是該校融合教育支持策略之一。此外,欣苑幼兒(er) 園還通過提供個(ge) 別化教育支持、創設融合環境、提供融合教學活動支持、建立聽障兒(er) 童個(ge) 別成長跟蹤記錄等多種方式,全方位、多方麵幫助聽障兒(er) 童健康成長。
“學前融合教育模式的意義(yi) 在於(yu) 讓聽障孩子和普通孩子相互成就,雙向奔赴。”麗(li) 水市欣苑幼兒(er) 園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對聽障孩子而言,可以更好地參與(yu) 社會(hui) 活動、體(ti) 驗生活場景、獲得更多互動交流與(yu) 語言發展的機會(hui) ;對普通孩子而言,讓孩子了解不同的生命形態,培養(yang) 善良、友愛、同理他人等優(you) 秀品質,更加珍惜擁有的健康、美好生活。
目前,麗(li) 水市欣苑幼兒(er) 園共有126名學前兒(er) 童,其中,有7名不同程度聽損的聽障兒(er) 童分散在各個(ge) 班級,在老師們(men) 的“特殊”關(guan) 照下健康成長。
好的經驗做法如何進行轉化、推廣?鑒於(yu) 此,麗(li) 水市教育局結合實際,成立麗(li) 水市學前融合教育發展共同體(ti) ,通過擬定職責,確定首批成員名單,共同推進麗(li) 水市學前融合教育進一步發展。具體(ti) 來看有四項職責,一是認真落實國家省市融合教育相關(guan) 工作部署,打造具有浙西南特色的學前融合教育服務體(ti) 係;二是發揮融合示範幼兒(er) 園輻射引領作用,統籌建立跨幼兒(er) 園協調聯動推進機製;三是組織開展多層次研訓活動,有目標、分階段地引領不同體(ti) 製、不同等級幼兒(er) 園學前融合教育質量提升;四是搭建課程資源平台,實現區域內(nei) 學前融合教育成果和資源共享。
麗(li) 水市特殊教育指導中心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學前融合教育發展共同體(ti) 的成立,將促進各地優(you) 質資源互相轉化,進一步發揮融合示範幼兒(er) 園輻射引領作用,為(wei) 發展學前融合科學賦能、提質增效,推進該市學前融合教育普惠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