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海澱區人工智能產業集群獲評國家級優秀產業集群

發布時間:2023-11-09 16:24:00來源: 人民網-北京頻道

  海澱區擁有的頂尖科學家和產(chan) 業(ye) 領軍(jun) 人才,占全市的4/5、全國的1/5;已集聚人工智能基礎軟硬件設施、關(guan) 鍵核心技術、行業(ye) 應用等環節全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近千家;在全國率先形成AI大模型集聚區······這一組組數據展現著海澱區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硬核實力”。

  今年,國家發改委組織對2019年布局建設的第一批66個(ge) 國家級產(chan) 業(ye) 集群開展評審,在北京市的4個(ge) 首批國家級產(chan) 業(ye) 集群中,海澱區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集群成為(wei) 唯一獲評優(you) 秀等級的產(chan) 業(ye) 集群。海澱區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集群蔚然成勢,人工智能引領的新一輪技術變革也正在加速演進。

  六大舉(ju) 措推動人工智能發揮“頭雁效應”

  作為(wei) 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戰略性技術,人工智能具有很強的“頭雁效應”。為(wei) 發揮好這一效應,海澱區從(cong) 六方麵發力,助力新一輪科技革命,為(wei)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此前,海澱區加強政策支撐,出台了《關(guan) 於(yu) 加快中關(guan) 村科學城人工智能大模型創新發展的若幹措施》和《中關(guan) 村科學城通用人工智能創新引領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針對大模型所需底層技術、算力、數據、場景等關(guan) 鍵要素給予精準引導和資金支持,推動大模型軟硬件技術體(ti) 係布局、鼓勵高質量數據集開放共享和大模型應用示範,推動賦能實體(ti) 經濟。

  支持雲(yun) 端訓練芯片/GPU、大規模認知推理等關(guan) 鍵核心技術研發,支持智源研究院牽頭建設FlagOpen飛智大模型開源開放技術體(ti) 係,建設大模型評測平台及工具FlagEval……這些做法就來源於(yu) 海澱區在推動大模型關(guan) 鍵技術攻關(guan) 方麵所做的努力。

  在推動數據開放共享方麵,海澱區發揮新型研發機構優(you) 勢,支持智源研究院開源數據清洗、去重、過濾等訓練數據處理工具,幫助大模型研發主體(ti) 提高訓練數據處理效率,發布首個(ge) 大規模可商用的中文指令數據集COIG,一期已開放19.1萬(wan) 條指令數據。

  算力不僅(jin) 是當下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重要支點,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誰的算力強,誰就能抓住先機,搶到製高點。海澱區建設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為(wei) 大模型研發提供高質量、低成本算力支撐。

  多家企業(ye) 先後發布了多款大模型產(chan) 品,被業(ye) 內(nei) 成為(wei) “百模大戰”。海澱區將打造中關(guan) 村人工智能大模型產(chan) 業(ye) 集聚區,以東(dong) 至學院路、南至知春路、西至萬(wan) 泉河路、北至清華西路—清華東(dong) 路約9.5平方公裏區域為(wei) 核心區,以首批正在建設的五道口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園、北大西門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園、中關(guan) 村西區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園、清華科技園等4個(ge) 人工智能特色產(chan) 業(ye) 園為(wei) 核心,推進大模型場景應用落地,總建築麵積約67萬(wan) 平方米,已入駐智譜、深言、麵壁等大模型企業(ye) ,並已獲得北京市授牌。

  通用大模型具備融入產(chan) 業(ye) 、推動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能力已成為(wei) 業(ye) 內(nei) 共識。海澱區也積極推進大模型示範應用,聚焦城市治理、政務服務、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領域,首批發布“大模型+接訴即辦”“大模型+教育”“大模型+醫療”“大模型+醫保”“大模型+產(chan) 業(ye) 空間”“大模型+辦公應用”“大模型+政務服務”等7個(ge) 標杆場景,賦能社會(hui) 治理能力提升的同時,促進大模型技術落地和持續升級迭代,後續將持續梳理其他具有落地價(jia) 值和可行性的場景,按照成熟一批、支持一批的原則分批次推進。

  AI大模型讓人工智能“如虎添翼”

  AI大模型是近年來最為(wei) 熱門的人工智能細分領域,被視為(wei) 實現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研究方向。海澱區已在全國率先形成AI大模型集聚區。今年6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發布“悟道3.0”大模型係列,並宣布進入全麵開源的新階段。據了解,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是國內(nei) 最早係統化布局大模型的科研機構。

  在過去幾年,以大模型為(wei) 代表的人工智能突飛猛進,海澱區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碩果累累。中科院自動化所發布全球首個(ge) 圖文音三模態預訓練模型“紫東(dong) ·太初”,實現了跨模態理解與(yu) 跨模態生成;第四範式發布“式說”等自主創新成果;百川智能成立4個(ge) 月內(nei) 即先後發布了70億(yi) 、130億(yi) 、530億(yi) 參數大模型;今年9月,北京市的5家大模型率先完成網信辦備案,均位於(yu) 海澱區……這些也隻是海澱區人工智能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的縮影。

  “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加快壯大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培育良好發展生態。海澱區也將持續發揮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集群的示範引領作用,推動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更好發展。同時,海澱區將不斷創新有利於(yu) 人工智能技術和產(chan) 業(ye) 發展的體(ti) 製機製,加快人工智能前沿技術研發,增強算力和數據統籌供給,持續培育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和技術主導權的產(chan) 業(ye) 集群,進一步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