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劉世虎: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係
《人民日報》2023年11月9日13版 版麵截圖
原題:加快構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
構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nei) 容。今年7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江蘇考察時強調:“要把堅守實體(ti) 經濟、構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作為(wei) 強省之要,鞏固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領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推動數字經濟與(yu) 先進製造業(ye) 、現代服務業(ye) 深度融合,全麵提升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和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水平,加快構建以先進製造業(ye) 為(wei) 骨幹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加快構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有利於(yu) 提升產(chan) 業(ye) 發展質量、促進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增強產(chan) 業(ye) 發展的接續性和競爭(zheng) 力;有利於(yu) 發展壯大實體(ti) 經濟,為(wei) 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提供堅強物質支撐;有利於(yu) 維護我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確保我國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zheng) 中贏得戰略主動。
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強調“推進產(chan) 業(ye) 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明確了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重要特征。我們(men) 要深刻把握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智能化特征,充分認識到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蓬勃興(xing) 起,世界經濟正加速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能否抓住機遇推動產(chan) 業(ye) 體(ti) 係智能化轉型,關(guan) 係我國能否在激烈的國際競爭(zheng) 中贏得主動。要深刻把握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綠色化特征,充分認識到當前全球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應對氣候變化共識不斷增強;推動產(chan) 業(ye) 綠色化發展既是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態環境、實現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關(guan) 鍵,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要深刻把握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融合化特征,充分認識到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不是若幹產(chan) 業(ye) 門類的簡單拚盤,而是一個(ge) 內(nei) 部存在有機聯係、功能互補的複雜生態體(ti) 係;推動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促進三次產(chan) 業(ye) 以及上中下遊、大中小企業(ye) 等協同發展,有利於(yu) 發揮各地區比較優(you) 勢,形成優(you) 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江蘇是全國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鏈最完整、配套設施最完善的省份之一,構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具有良好基礎。要緊緊圍繞推進產(chan) 業(ye) 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不斷提升產(chan) 業(ye) 發展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價(jia) 值鏈中的位置,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著力培育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中心。深入實施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guan) 工程,全力攻克“卡脖子”難題。加強科技創新和產(chan) 業(ye) 創新對接,加強以企業(ye) 為(wei) 主導的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chan) 業(ye) 化水平。
著力建設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圍繞生物醫藥、智能製造裝備、集成電路、新型電力(智能電網)、新能源、人工智能、物聯網、高端軟件及信息服務等領域,打造一批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群。超前謀劃布局,培育未來網絡通信、第三代半導體(ti) 等未來產(chan) 業(ye) 集群。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加快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應用,助力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提升智能化水平、向價(jia) 值鏈高端躍升。
大力推進產(chan) 業(ye) 跨界融合。促進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之間、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與(yu)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之間互動相長、融合發展。推動先進製造業(ye) 和現代服務業(ye) 深度融合發展,打造一批先進製造業(ye) 和現代服務業(ye) 深度融合服務平台、示範載體(ti) 和標杆企業(ye) 。推動產(chan) 城融合發展,支持不同區域圍繞產(chan) 業(ye) 發展實際,謀劃城市(際)交通、高校院所和公共基礎設施布局,形成以產(chan) 促城、以城興(xing) 產(chan) 、產(chan) 城融合的發展態勢。
完善現代化產(chan) 業(ye) 政策體(ti) 係。推動產(chan) 業(ye) 政策由差異化、選擇性向普惠化、功能性轉變,加大對中小企業(ye) 產(chan) 業(ye) 創新、知識產(chan) 權保護、科技成果轉化等領域的政策支持力度。統籌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扶持政策,引導企業(ye) 在技術攻關(guan) 、產(chan) 業(ye) 創新、市場拓展等方麵持續發力。增強產(chan) 業(ye) 政策協同性,加強政策設計和實施方式與(yu) 國際通行規則接軌,形成“產(chan) 業(ye) —科技—金融—教育—人才”高效聯動局麵。
(作者為(wei) 江蘇省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省政府研究室理論研究基地主任)
《人民日報》2023年11月9日13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