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雙11”國貨熱賣背後 核心“硬實力”成競爭關鍵

發布時間:2023-11-12 13:56:00來源: 人民網

 

  今天是“雙11”的“正日子”,但很多平台的重頭戲已於(yu) 昨晚8點正式開啟。天貓方麵數據顯示,截至11月11日零點,402個(ge) 品牌成交破億(yi) ,38600個(ge) 品牌同比增速超過100%。其中,國貨品牌全麵爆發。今年天貓“雙11”,243個(ge) 國貨品牌進入“億(yi) 元俱樂(le) 部”。

  國貨消費為(wei) 什麽(me) 能夠搶占“雙11”風頭?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與(yu) 過去促銷靠打價(jia) 格戰不同,隨著“中國智造”不斷崛起,如今,國貨品牌正在向注重品質、凸顯特色、創新產(chan) 品品類等方向加速轉化。

  “國貨消費”熱度不減

  今年國貨品牌在互聯網上很熱鬧。蜂花、鬱美淨、蓮花等一些老牌國貨頻頻登上熱搜,不僅(jin) 迎來熱賣,而且越來越會(hui) “玩”。

  過去喜歡買(mai) 國外化妝品的北京消費者小於(yu) ,在“國貨熱”影響下,開始對國產(chan) 品牌有了更多了解。尤其是最近一些新國貨推出的跨界聯名活動,更激發了她的消費熱情。“聽說很多國貨價(jia) 廉物美,也越來越懂年輕人需求,我想嚐試一下。”小於(yu) 說。

  拚多多數據顯示,今年大促開始後,國貨美妝、服飾新品成為(wei) 入駐拚多多百億(yi) 補貼數量最多的類目。其中,蜂花、鬱美淨、上海藥皂、孔鳳春、百雀羚、珀萊雅等國貨美妝銷量增長顯著,部分熱銷單品銷量增長超過20倍。

  來自天貓方麵的數據稱,10月31日晚8點,天貓“雙11”大促正式開售,國貨戰績亮眼:85個(ge) 國貨品牌開賣即破億(yi) ,超7萬(wan) 個(ge) 國貨品牌首日成交翻倍。新老國貨品牌在各行業(ye) 都展示出強勁勢頭。美妝行業(ye) ,國貨全麵崛起,佰草集增長315%,花知曉增長689%,可複美增長1745%;家居行業(ye) ,老牌國貨一騎絕塵,林氏木業(ye) 、源氏木語、全友等率先破億(yi) 。

  唯品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今年“雙11”,一方麵年輕消費者對於(yu) 國貨的熱情居高不下,95後成為(wei) 平台上國貨購買(mai) 量增速最快的群體(ti) 之一。另一方麵,國貨也在破圈,80後乃至70後也越來越認可國貨品牌,唯品會(hui) 數據顯示,80後在服飾、美妝等方麵越來越偏愛國貨品牌。

  國泰君安證券點評化妝品“雙11”第一階段銷售時表示,“雙11”第一階段行業(ye) 表現平淡,但國貨排名提升顯著。持續看好國貨品牌在發力產(chan) 品創新後,進入市場份額快速提升的階段。

  “國貨從(cong) 靠性價(jia) 比取勝到以品牌綜合實力取勝,消費者對外國品牌的品牌溢價(jia) 逐漸發生認知轉變。”小熊電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加之國貨品牌也加強了品牌建設,在競爭(zheng) 中更具影響力。

  核心“硬實力”成競爭(zheng) 關(guan) 鍵

  一個(ge) 掃地機器人和一個(ge) 洗地機,這是河北消費者李女士今年“雙11”唯一的購買(mai) 記錄。“兩(liang) 個(ge) 品牌都是國貨裏口碑比較好的。”李女士說,通過比較,發現國產(chan) 品牌在保持親(qin) 民價(jia) 格的同時,整體(ti) 質量和配置也不遜色。

  如今,越來越多“好用不貴”的國貨退出了國際品牌“替代品”身份,華麗(li) 轉身的背後,是消費者與(yu) 日俱增的信任與(yu) 青睞。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yu) 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表示,“國貨熱”一方麵源自國人的民族意識和愛國熱情,另一方麵源自國貨品牌產(chan) 品質量、品質的提升。中國有能力塑造高品質國貨品牌,也有能力針對國潮文化供給個(ge) 性商品,滿足市場需求。

  “國貨品牌的核心競爭(zheng) 力還是在於(yu) 創新。”簡一集團品牌與(yu) 市場中心總經理郭文愷認為(wei) ,國貨品牌更懂中國消費者的需求,為(wei) 客戶創造價(jia) 值是戰勝競爭(zheng) 的關(guan) 鍵。對於(yu) 簡一而言,每一次創新都是滿足消費者不同階段的需求。

  作為(wei) 新國貨品牌,衛龍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餘(yu) 風介紹,未來衛龍將通過品類拓展、品牌拓展、技術升級等措施,持續不斷研發更多讓消費者滿意、安心的健康新產(chan) 品。

  國貨品牌“支棱起來”了,這既讓人感到欣喜,也會(hui) 令人擔心,如何確保“國貨熱”不是曇花一現?

  “我們(men) 現在的國貨產(chan) 品是具備相當的產(chan) 品質量與(yu) 高性價(jia) 比的。”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講席教授田軒對此給予肯定。他說,雖然“國貨熱”與(yu) 品牌營銷有一定關(guan) 係,但是細究深層次原因,有其必然性。經曆漫長沉澱期的國貨具備市場競爭(zheng) 的基礎,需要趁此機會(hui) ,持續創新,把握新的消費潮流,不斷豐(feng) 富產(chan) 品,維持商品質量。同時,保障價(jia) 格合理、誠信經營,強化市場競爭(zheng) 力,實現長遠發展。

  相關(guan) 閱讀:

  “雙11”用戶消費鏡像:理性與(yu) 品質升級並存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