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白薑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填補安徽該項目空白
人民網合肥11月12日電(記者汪瑞華)11月12日,記者從(cong) 安徽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獲悉,安徽銅陵白薑種植係統通過專(zhuan) 家評審,被聯合國糧食及農(nong) 業(ye) 組織正式認定為(wei) 全球重要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
據介紹,此次我國入選的項目共3項,還有河北寬城傳(chuan) 統板栗栽培係統、浙江仙居古楊梅群複合種養(yang) 係統。銅陵白薑種植係統的入選實現了安徽省在該項目上“零”的突破。
銅陵白薑是銅陵“八寶”之一,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栽培作物,因薑嫩皮白而得名,素有“中華白薑”之美譽。薑塊成佛手狀,瓣粗肥厚。薑指飽滿,色白鮮嫩汁多,味辣而不嗆口,屬多功能食用產(chan) 品,以“塊大皮薄,汁多渣少,肉質脆嫩,香味濃鬱”等特色而久負盛名。
銅陵白薑的種植可追溯至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曾在宋明清時期被列為(wei) “貢品”。在千百年的傳(chuan) 承和發展中,銅陵白薑形成了包括薑閣保種催芽、高畦高壟栽培、搭棚遮蔭生長等栽培技藝,並被形象地概括為(wei) “深挖起壟,切芽播種,搭棚遮陰,收獲手撥,薑閣儲(chu) 種,爐火催芽”二十四字口訣。
目前,銅陵市白薑種植麵積6000多畝(mu) ,開發出糖醋薑、醬汁薑、糖冰薑等80餘(yu) 種產(chan) 品,總產(chan) 量超1萬(wan) 噸,年綜合產(chan) 值約10億(yi) 元。
2008年,銅陵白薑加工製作技藝被列為(wei) 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2009年,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銅陵白薑”實施地理標誌產(chan) 品保護;2017年,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公布了第四批中國重要農(nong) 業(ye) 文化遺產(chan) 名單,安徽銅陵白薑生產(chan) 係統入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