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社區小食堂 服務大民生(消費視窗·完善社區服務 提升生活品質)

發布時間:2023-11-15 14:3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社區食堂是居民家門口的消費場所,是關(guan) 乎千家萬(wan) 戶的“關(guan) 鍵小事”,也是關(guan) 係居民生活的民生實事。商務部等13部門聯合發布的《全麵推進城市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提出,探索發展社區食堂。近年來,各地多措並舉(ju) 、積極探索,推動社區食堂建設,改善居家老年人“吃飯難”問題。同時,一些社區食堂創新經營模式、優(you) 化餐食供給,吸引全年齡段社區居民用餐,豐(feng) 富了社區消費業(ye) 態。

  優(you) 化老年助餐服務,更好便民惠民

  中午11點半,陝西西安市雁塔區中鐵尚都城社區的社區食堂飯菜飄香,剛開餐,前來就餐的居民就排起了隊。

  “土豆雞塊、木須肉,再來個(ge) 地三鮮、燒豆腐!”今年60多歲的劉亞(ya) 傑打好了菜,準備帶回家跟老伴兒(er) 一起享用。“今天買(mai) 了兩(liang) 葷兩(liang) 素,社區對65歲以上老人每樣菜都有兩(liang) 到三元的優(you) 惠。”劉亞(ya) 傑笑著說。

  今年5月社區食堂正式營業(ye) ,劉亞(ya) 傑老兩(liang) 口的午飯晚飯幾乎頓頓都在這裏吃,“食堂的菜品一直在增加,一個(ge) 人一頓飯10塊錢就能吃飽吃好。炒菜米飯、蒸碗稀飯、包子麵條應有盡有。”

  在四川成都市成華區華林社區一處餐飲店,煎炒烹炸,鍋鏟翻飛,廚房裏的香氣四溢。毛血旺、回鍋肉透著麻辣鮮香,白灼菜心清新撲鼻,剛出爐的烤肉格外誘人,色香味俱佳的菜品陸續端上台。飯點剛到,食客已經排起長隊。

  這裏可不是“網紅店”,而是社區食堂。華林社區這家“你身邊的社區食堂”,每天接待300多人,開業(ye) 不到半年,已經成為(wei) 附近小有名氣的用餐去處。

  “食堂采取自助取餐、稱重計費的模式,60歲以上的老人還能享受優(you) 惠,平均下來吃一餐僅(jin) 需13元。每日有30多種菜品提供,每天不重樣。”店長王華說。

  商務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餐飲業(ye) 是促消費、惠民生、穩就業(ye) 的重要領域,推動餐飲業(ye) 高質量發展對更好滿足人民群眾(zhong) 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義(yi) 。商務部將從(cong) 提升服務品質、創新消費場景等方麵發力,更好地服務社區助餐工作。

  “西安市不斷織密老年人助餐服務網絡,現在全市有各類老年助餐點771個(ge) ,政府對符合條件的助餐點位給予最高10萬(wan) 元的一次性建設補助和最高每年3.5萬(wan) 元的運營補助。小食堂背後是‘大民生’,社區食堂受到老人喜歡,在堅持公益性的同時,我們(men) 充分延展社區食堂的服務人群、服務內(nei) 容和服務半徑,不僅(jin) 便民,更能夠提升社區食堂的經營效益,實現社區食堂的可持續化運營。”西安市民政局相關(guan) 負責人說。

  西安市新城區從(cong) 2018年底開始探索老年助餐工作,打造自己的品牌“飯大爺”,統一規範經營模式、管理製度、服務標準,目前,全區累計建成“飯大爺”助餐點25家,助餐服務社區覆蓋率達77%。

  “我們(men) 引導社區、企業(ye) 、社會(hui) 組織等通過公建民營、自建自營、民建公助的形式開展老年助餐服務。隨著各社區食堂服務能力的提升,我們(men) 積極回應群眾(zhong) 需求,鼓勵社區食堂開展多元經營,比如銷售農(nong) 副產(chan) 品、為(wei) 企業(ye) 提供團餐等。”西安市新城區民政局局長朱增理說。

  不僅(jin) 專(zhuan) 注助老,也把社區其他居民覆蓋進來

  走進位於(yu) 四川成都市錦江區成龍路街道糧豐(feng) 社區內(nei) 的R29社區生活空間,新鮮感滿滿。咖啡廳對麵是茶室,有自習(xi) 室的靜謐,也有健身房的火熱,社區食堂與(yu) 它們(men) 一樣,是社區生活中的一塊拚圖。

  “不僅(jin) 專(zhuan) 注助老,還把社區內(nei) 其他居民覆蓋進來。”R29社區智惠食堂運營總監王靖奇向記者介紹,現在,食堂能產(chan) 出上千種菜品,從(cong) 老人的健康餐到牛排意麵、兒(er) 童甜點,食堂都能提供。

  “社區食堂需要融入社區生活。”糧豐(feng) 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龍賜強說。智慧食堂開展烹飪技能培訓、美食品鑒會(hui) 等活動,每逢節假日,就成為(wei) 社區最熱鬧的場所之一。社區引入專(zhuan) 業(ye) 餐飲公司負責運營,良好的機製為(wei) 食堂發展打下基礎。

  “餐飲業(ye) 與(yu) 人民群眾(zhong) 的生活密切相關(guan) ,很多餐飲企業(ye) 在小區周邊都開了門店,這些企業(ye) 和門店是發展社區助餐服務的重要力量。”商務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支持餐飲企業(ye) 以及具備資質和能力的物業(ye) 企業(ye) 和家政企業(ye) ,通過運營社區餐飲服務設施,在社區門店開辦老年餐桌等方式,參與(yu) 社區餐飲服務,提供便利的社區用餐條件。

  清晨,一輛載滿包子、稀飯、小菜等早餐的冷鏈配送餐車駛入了西安市新城區太華路街道含元西路“飯大爺”社區餐廳,熱騰騰的早餐端進食堂,吸引了不少上班的年輕人和鍛煉歸來的老年人。

  這個(ge) 社區餐廳采用的是“社區+餐飲企業(ye) ”模式。西安飲食集團運營經理龐濤介紹,“我們(men) 有蔬菜基地,產(chan) 品研發部門,不僅(jin) 有統一的餐飲製作標準,菜品也是經過專(zhuan) 業(ye) 營養(yang) 師精心調配,保證食品品質和口味,還能降低成本,讓群眾(zhong) 享受到優(you) 惠的價(jia) 格和豐(feng) 富的口味。”

  “飯大爺”運營方還開發了小程序,可以實現提前訂餐、送餐上門等功能。太華路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馬鳳說:“為(wei) 了服務更多居民、豐(feng) 富和完善15分鍾便民圈,我們(men) 還在公交站附近、小區門口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設置便民餐車,年底將達到23輛。”

  “社區食堂聘請星級大廚掌勺,有炒菜機器人,還有共享廚房,這些新做法很吸引人。”在太華路一幢寫(xie) 字樓工作的小江起初感到新奇,體(ti) 驗過後,對菜品和環境都很滿意:“現在,社區食堂在努力貼近年輕人生活,陸續有了訂餐自取服務、外賣小哥等新就業(ye) 群體(ti) 的折扣,桌麵都設置了無線充電功能。”這些讓小江願意成為(wei) 常客。

  進一步完善政策支持體(ti) 係,推動高質量發展

  與(yu) 社會(hui) 化餐飲相比,社區食堂公益屬性強,離不開政府部門、社區等提供的支持。

  在成都市成華區華林社區“你身邊的社區食堂”,記者碰到了捧著筆記本走進食堂的黃大爺。“社區食堂多了,我們(men) 的選擇標準也在提高。”從(cong) 菜品味道到用餐秩序、後廚衛生,黃大爺邊看邊記,“要選出附近辦得最好的食堂,推薦給鄰裏。”

  現在,成都市建成老年人助餐點超過400個(ge) ,覆蓋城鄉(xiang) 的15分鍾老年人助餐生活服務圈正在成型。

  錦江區成龍路街道糧豐(feng) 社區R29社區智惠食堂引入了牛肉幹等特色商品售賣,如今食堂二期建設完畢,早餐和夜宵即將上市,還會(hui) 有外賣服務。

  西安市雁塔區中鐵尚都城社區的“寶媽”韓燕萍在社區微信群裏看到要開社區食堂的消息,便來“打探”。“因為(wei) 要給老人和孩子吃,食材、衛生安全是最重要的。社區邀請業(ye) 主代表進行監督,反饋很不錯,這才放下心來。”韓燕萍說,“餐廳增添了漢堡、三明治等孩子愛吃的餐品,不僅(jin) 實惠放心,菜單也越來越豐(feng) 富了。”

  專(zhuan) 家表示,推動社區食堂高質量發展,要在社會(hui) 化管理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政策支持體(ti) 係。比如,發放運營補貼、減免租金、免費提供運營空間;加強頂層設計,根據城市發展情況規劃布局社區食堂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等。

  商務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重點從(cong) 推動餐飲業(ye) 高質量發展、發揮餐飲經營主體(ti) 的作用、鼓勵餐飲企業(ye) 履行社會(hui) 責任等三方麵促進老年助餐服務發展。下一步將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鼓勵結合老舊小區改造、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建設,充分利用社區空間資源,支持設立早餐點、老年食堂等社區餐飲網點,為(wei) 廣大社區居民提供質優(you) 價(jia) 廉、信得過的助餐服務。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15日 19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