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觀長白丨寒冬來臨,他們吃住有著落嗎?記者探訪吉林舒蘭受災群眾新家

發布時間:2023-11-20 10:31:00來源: 人民網-吉林頻道

  “這屋敞亮、暖和!”11月1日,吉林舒蘭(lan) ,新建好的房子裏,69歲的王寶玉和老伴正在擺放新添置的家具。“剛下過第一場大雪,屋子裏也沒覺得冷。住自己的房子更心安、舒坦!”

  王寶玉一家的新房子位於(yu) 吉林省舒蘭(lan) 市青鬆林場,這裏是8月3日舒蘭(lan) 遭遇暴雨的降雨中心,暴發的山洪令青鬆林場一度變成“孤島”。

  8月中旬,記者前往青鬆林場時,工人們(men) 正在搶修水毀路段,道路旁已經立起整齊排列的電線杆,林場職工們(men) 在清理街路上的淤泥和垃圾,生活正有序恢複。10月中旬,記者再次前往青鬆林場,道路通暢,珠琦河水靜靜流淌,正值枯水期,涓涓細流清澈見底,施工隊正在沿河進行水利設施的加固。

  青鬆林場的場部位於(yu) 群山環抱中的一塊空地,此前,周圍的房屋受損嚴(yan) 重。如今,場部旁已建起青鬆新區,一棟棟新建的房屋整齊排列,青頂白牆,美觀大方。

  “集中安置房主體(ti) 結構已經建設好,達到交付標準,10月底我們(men) 已經把第一批房子交給20戶著急入住的居民。”青鬆林場安置房災後重建項目施工組組長高峰說。

  青鬆林場安置房災後重建項目規劃總占地麵積6.67公頃,建設71棟平房,同時配套建設商超、衛生室各1棟。“8月末施工以來,每天天剛亮工地便開始緊張有序開始建設,10多台大型機械和近200名工人每天工作到傍晚,搶在入冬前把房子交給村民,讓居民在家溫暖過冬。”高峰介紹。

  “氣溫一天天低了,心是越來越熱乎。”10月17日,村民王書(shu) 平成為(wei) 青鬆新區第一批接收新房的受災群眾(zhong) 。

  此前,王書(shu) 平的家被洪水無情衝(chong) 毀,一家老小五口人被緊急轉移到安置點過渡生活。房子,成為(wei) 一家人最關(guan) 注的事。“想在自家房子裏溫暖過冬。”王書(shu) 平的父親(qin) 王寶玉滿是期待。

  “比預期要好很多,外牆鋪了幾層保溫材料,室內(nei) 裝了電地熱,比之前燒炕省心多了。”王書(shu) 平在120平方米的新房子裏,細心規劃著室內(nei) 裝修。“三個(ge) 房間老中小三代人各住一間,我家還新裝了抽水馬桶,冬天上廁所不用再冒著嚴(yan) 寒出門了。”王書(shu) 平高興(xing) 地說。

  下午4時許,溫暖的陽光逐漸匿去,氣溫逼近零度,屋內(nei) 仍覺暖意。

  “我家新房選裝的是電地熱,整個(ge) 屋都熱乎乎的。”王書(shu) 平走到調溫器前,將室內(nei) 溫度調至25攝氏度。“裝了電地熱,老人不用再燒炕了,告別費心費力點火掏灰的日子,還減少了火災隱患,就算老人自個(ge) 兒(er) 在家我們(men) 也放心。”

  “一場大水把房子衝(chong) 沒了,把過冬的柴火等物資也衝(chong) 散了。現在裝的電地熱,還能精確控製每個(ge) 屋子的溫度,我們(men) 給老人的房間升升溫。等裝好了網絡,在手機上就能控製溫度,可方便了。”王書(shu) 平還算了一筆賬,吉林冬季漫長,從(cong) 十月底到來年四月中旬,電地熱的費用約為(wei) 3000元,和采購煤燒炕的金額差距不算太大。

  距離青鬆林場約20公裏的開原鎮新開村是舒蘭(lan) 市洪災後唯一整體(ti) 搬遷的村莊。因毗鄰河道,地勢較低,新開村原址受災嚴(yan) 重,246 戶村民房屋受損。鑒於(yu) 大部分受損房屋成為(wei) 危房,且老村莊仍麵臨(lin) 山洪風險,鎮上充分征求村民意願後,決(jue) 定選擇地勢平坦、地質條件穩定的新開屯南崗異址重建。

  “新址與(yu) 原來的村子直線距離約200米,地勢平均高出11米左右。”開原鎮黨(dang) 委組織委員、新開村異址重建項目臨(lin) 時負責人譚宏鵬介紹,“重建房屋分60平方米、80平方米和100平方米3種戶型。”

  在新開村異址重建工地入口,一張規劃圖清晰標注著超市、養(yang) 老服務中心、汙水處理廠、活動廣場、農(nong) 機具停放區、儲(chu) 糧倉(cang) 區等。步入工地,新建房屋整齊排列,新房主體(ti) 結構已全部完成,外牆保溫和室內(nei) 建設正在加緊進行。“ 為(wei) 讓村民放心,村裏專(zhuan) 門成立了由我們(men) 4名村民代表組成的房屋質量監督小組。”監督小組組長莫立君說。建設期間,他每天都帶隊在工地巡查,看砂石含土量是否超標、鋼筋水泥標號是否符合要求、磚瓦質量是否合格。

  災後,吉林省立即開展住房重建修繕工作,要求突出把握節點、加快進度,抓緊推進受損房屋安全鑒定和修複重建,異地重建房屋要高地勢、高標準、高質量建設,確保入冬前受災群眾(zhong) 都能安全回家或搬入新居。

  舒蘭(lan) 市副市長、災後重建指揮部重建組組長蔡俊鋒介紹,截至10月27日,舒蘭(lan) 市1206戶修繕房屋已全部維修完畢,829戶重建房屋基本完成建設,貨幣化安置的838戶已全部兌(dui) 付。“重建房屋中,依據群眾(zhong) 意願,計劃今年入住的485戶選定搬家日期後即可入住;計劃明年入住的344戶房屋已全部完成主體(ti) 施工,正式入住前村民已按租房、投親(qin) 靠友等方式得以妥善安置。”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