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10年“一路生花”
11月4日,作為(wei) 我國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的標誌性援建項目,由中國二冶集團承建的蒙古國棚戶區改造項目在烏(wu) 蘭(lan) 巴托市托勒河畔全線封頂,在蒙古國彰顯了中國大國擔當的良好形象,也擦亮了駐包頭央企品牌。
同一天,在上海召開的中蒙礦山一體(ti) 化產(chan) 業(ye) 鏈合作會(hui) 議上,中國距離蒙古國最近的工業(ye) 城市包頭市發出合作邀約,將進一步加強與(yu) 蒙古國方麵的務實合作,打造更多高效、安全、綠色的“一帶一路”合作項目,用更多更好的發展成果造福兩(liang) 國人民。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間,包頭市開放發展之路走得步履堅實、“一路生花”。
在蒙巴薩至內(nei) 羅畢標軌鐵路即蒙內(nei) 鐵路及延長線內(nei) 馬鐵路項目中,包鋼集團貢獻鋼軌4.9萬(wan) 噸。
匈塞鐵路是中國與(yu) 中東(dong) 歐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的標誌性項目。7個(ge) 月前,包鋼集團為(wei) 匈塞鐵路專(zhuan) 門定製的2.26萬(wan) 噸優(you) 質鋼軌漂洋過海,開啟了“包鋼製造”的歐洲之旅。項目投運後,匈塞兩(liang) 國首都之間的旅程將由8小時縮短至3小時。包鋼鋼軌將助力全麵提升“匈塞效率”,向世界展示中國速度、中國質量、中國品牌。
數據顯示,10年間,包鋼集團產(chan) 品出口國家數量由最初的22個(ge) 增加到如今的60個(ge) ;年出口“一帶一路”鋼材量持續攀升,最高年份達到187.74萬(wan) 噸;出口種類逐步拓展至板、管、軌、線各類產(chan) 品。2013年至今,包鋼集團向“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累計出口鋼材已達1300餘(yu) 萬(wan) 噸。
在內(nei) 蒙古北方重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電動輪總裝車間,一批用於(yu) 大型礦山裝卸、運輸的電動輪礦用自卸車正在開足馬力生產(chan) 中,它們(men) 將遠渡重洋出口到印度尼西亞(ya) 地區。
內(nei) 蒙古北方重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非公路用自卸車研發與(yu) 生產(chan) 的龍頭企業(ye) 。近年來,該公司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主動走出國門,積極參與(yu) 國際市場競爭(zheng) ,目前國外市場已拓至全球67個(ge) 國家和地區。
“一帶一路”建設10年間,不僅(jin) 有在海外“開疆拓土”“一路生花”的包鋼集團、北方股份等企業(ye) ,在國內(nei) 同樣幹得風生水起的,還有駐包頭市央企中國二冶集團等多家企業(ye) 。
近年來,中國二冶集團以“立足西北、拓展南方、走向海外”的戰略布局,在“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完成了一個(ge) 個(ge) 重大工程、精品項目,這些工程項目用火一般的“速度與(yu) 激情”,搭起發展的骨架,讓“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互聯互通。
位於(yu) 包頭市達茂旗的滿都拉口岸,滿載進口煤炭的集裝箱、等待查驗的出口商品車、接連裝卸的調運現場……盡管已是天寒地凍時節,現場卻是一片火熱繁忙景象。
10年間,隨著“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深入人心和持續實踐,滿都拉口岸由季節性對外開放至單年貨運量突破300萬(wan) 噸,一步一個(ge) 腳印,逐漸登上了大舞台。來自海關(guan) 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1至10月,包頭市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進出口貿易額達144.7億(yi) 元,同比增長36.8%。11月份以來,滿都拉口岸日均過貨量約3萬(wan) 噸,且屢刷單日貨運量新紀錄。
“今年,我們(men) 進口煤炭與(yu) 去年相比又有大幅增長,我們(men) 對口岸發展充滿信心。”內(nei) 蒙古元北國際貿易有限責任公司業(ye) 務負責人賀西格圖說。(記者 蔡冬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